【导读】
本篇与前篇《形篇》为姊妹篇,主要论述在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发挥将帅的杰出指挥才能,积极创造和利用有利的作战态势,出奇制胜地打击敌人。所谓“势”,孙子认为就是兵势,亦即根据一定的作战意图而部署兵力和掌握运用作战方式方法所造成的一种客观作战态势。孙子认为要造成有利的作战态势,关键在于妥善解决战术上的“奇正”变化运用问题,指出“战势不过奇正”,用兵打仗必须做到“以正合,以奇胜”;而“奇正”关系又是变化无端的。所以,高明的将帅,必须根据战场情势的变化而灵活变换奇正战法。孙子还充分考虑了“势”与“节”的关系,主张在“任势”时,要善于控制距离,捕捉战机予敌以打击。在“任势”问题上,他认为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择人而任势”,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同时孙子指出了造势、“任势”的主要手段——“示形”“动敌”,即用谋略迷惑敌人,调动敌人,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孙子的“势”论,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军事学术史和哲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篇篇题,汉简本作“埶”,“埶”为“势”的古字。武经本作《兵势》,“兵”字当为《武经七书》编者所加。势,态势、气势、形势。故曹操注云:“用兵任势。”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1,分数是也2;斗众如斗寡3,形名是也4;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5者,奇正是也6;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7,虚实是也8。
【注释】
1治众如治寡:治,治理、管理,意为管理人数众多的部队如同管理人数极少的部队一样。汉简本无“孙子曰凡”四字。
2分数是也:分数,此处指军队的组织编制。曹操注:“部曲为分,什伍为数。”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偏裨卒伍之分,十百千万之数。”可见,分就分类而言,数指人员数量。
3斗众如斗寡:斗众,指指挥人数众多的部队作战。斗,使……斗,使动用法。
4形名是也:目可见者为形,耳可闻者为名。曹操注:“旌旗曰形,金鼓曰名。”此处指的是军队的指挥号令。
5必受敌而无败:必,“毕”的同音假借,意为完全、全部。此句张预注云“人人皆受敌而无败”,甚是。“必”,汉简本作“毕”。
6奇正是也:奇正,古兵法常用术语,其含义非常广泛。一般以常法为正,变法为奇,它包括正确使用兵力和灵活变换战术两个方面。具体地说,在兵力使用上,守备、钳制的为正兵;机动、突击的为奇兵。在作战方式上,正面攻、明攻为正;迂回、侧击、暗袭为奇。在作战样式上,按一般原则作战为正;采取特殊战法为奇。在战略上,堂堂正正进军为正,突然袭击为奇。
7以碫投卵者:碫,《说文》:“碫,厉石也”,即磨刀石,泛指坚硬的石头。以碫投卵,比喻以坚击脆,以实击虚。
8虚实是也:虚实,古兵法常用术语,指军事实力上的强弱、优劣。有实力为“实”,反之为“虚”;有备为“实”,无备为“虚”;休整良好为“实”,疲敝松懈为“虚”。此处含有以强击弱、以实击虚的意思。
【译文】
孙子说:通常而言,治理大部队如同治理小部队一样,这属于军队的组织编制问题;指挥大部队作战如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这属于指挥号令的问题;统率全军可以使其在遭受敌人进攻时而不至于失败,这属于“奇正”的战术变化问题;军队打击敌人能做到像用石头打鸡蛋一样,这属于“避实就虚”原则的正确运用问题。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1。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2。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3。声不过五,五声之变4,不可胜听5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6,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7,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8,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9,如循环之无端10,孰能穷之11?
【注释】
1以正合,以奇胜:合,交战、合战。胜,制胜、取胜。此句意为,以正兵合战,以奇兵制胜。张预注:“两军相临,先以正兵与之合战,徐发奇兵,或捣其旁,或击其后,以胜之。”
2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言奇正变化有如宇宙万物之变化无穷,江河水流之滔滔不竭。竭,竭尽。汉简本“不竭”作“无竭”,“江河”作“河海”。武经本“江河”作“江海”。
3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去而复来,如春、夏、秋、冬四季之更替。
4五声之变:五声,五音,古代把宫、商、角、徵、羽五个基本音阶称为五声(五音),以区分声音之高低强弱。《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章为五声”,杜预注:“宫、商、角、徵、羽。”变,变化。
5不可胜听:意为听之不尽。胜,尽、穷尽的意思。
6五色之变:古代以青、赤、黄、白、黑五种基本色素为五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发为五色”,杜预注:“青、黄、赤、白、黑。”
7五味之变:五味,指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气为五味”,杜预注:“酸、咸、辛、苦、甘。”
8战势不过奇正:战势,指具体的兵力部署和作战方式。言作战方式归根结底就是奇正的运用。
9奇正相生:意为奇正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变化无穷。汉简本作“奇正环相生”。
10如循环之无端:循,顺着。环,圆环。无端,无始无终。此句意为奇正变化转换,就如顺圆环旋转一般,永无尽头。汉简本作“如环之毋端”。
11孰能穷之:孰,谁、何者。穷,穷尽。之,指奇正相生变化。武经本“之”下有“哉”字。
【译文】
一般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因此,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法变化有如天地那样不可穷尽,像江河那样不会枯竭。终而复始,就像日月的运行;去而又来,如同四季的更替。声音不过五个音阶,然而五音的配合变化,却是听不胜听;颜色不过五种色素,然而五色的配合变化,却是看不胜看;滋味不过五样味道,然而五味的调配变化,却是尝不胜尝。作战的方式方法不过“奇”“正”两种,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奇”“正”之间的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转一样,无始无终,又有谁能够穷尽它呢?
激水之疾1,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2之疾,至于毁折3者,节也4。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5,节如发机6。
【注释】
1激水之疾:激,湍急。疾,快、迅猛、急速。《易·说卦》:“动万物者,莫疾于雷;挠万物者,莫疾于风。”汉简本无“激”字。
2鸷鸟:凶猛的鸟,如鹰、雕、鹫之类。《说文》:“鸷,击杀鸟也。”
3毁折:折物。此处指捕捉擒杀鸟雀。
4节也:节,节制、节度,审度长短。指动作爆发得既迅捷、猛烈,又恰到好处。张预注:“鹰鹯之擒鸟雀,必节量远近,伺候审而后击。”
5弩:,弩弓张满的意思。同“”,《说文》:“,满弩也。”弩即张满待发之弩。
6发机:机,《说文》:“主发之为机”,即弩之机关(弩牙),类似今天枪上的扳机。发机,即引发弩机的机关,将弩箭突然射出。
【译文】
湍急的流水以飞快的速度奔泻,以至于能冲移漂浮巨石,这就是流速迅猛的“势”;鸷鸟高飞猛击,以至于能捕杀鸟雀,这就是在短促距离内发起攻击的“节”。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战斗态势是险峻的,发起冲锋时的接敌距离是迫近的。险峻的态势就像张满的弯弓,临敌的距离如同即将触发的弩机。
纷纷纭纭1,斗乱而不可乱也2;浑浑沌沌3,形圆而不可败也4。乱生于治5,怯生于勇6,弱生于强7。治乱,数也8;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9者,形之10,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11。
【注释】
1纷纷纭纭:纷纷,杂乱无序。纭纭,众多且混乱。此指战场混乱的样子。
2斗乱而不可乱也:斗乱,谓在纷乱状态中指挥作战。不可乱,言做到有序不乱。武经本无“也”字。
3浑浑沌沌:混乱迷蒙不清的样子。形容战场尘土飞扬迷乱不清。
4形圆而不可败也:形圆,指摆成圆阵,保持态势,周到部署,首尾连贯,与敌作战应付自如。武经本亦无句末之“也”字。
5乱生于治:于,此处作根据解。意谓示敌混乱,是由于有严整的组织秩序。又一说:混乱产生于严整之中。
6怯生于勇:示敌怯懦,是由于自己具备勇敢的素质。杜牧注:“欲伪为怯形以伺敌人,先须至勇,然后能为伪怯也。”又一说,“怯” 可以由“勇”产生。汉简本“怯”作“胁”。
7弱生于强:示敌弱小,是由于本身拥有强大的实力。杜牧注:“欲伪为弱形以骄敌人,先须至强,然后能为伪弱也。”梅尧臣、王皙、何氏、张预诸注皆近杜注。另一说,“弱”可以由“强” 产生。(www.xing528.com)
8治乱,数也:数,即前言之“分数”,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句意为军队的整治或混乱,决定于组织编制是否有序。
9动敌:调动敌人。
10形之:形,用作动词,即示形、示敌以伪形。指用假象迷惑欺骗敌人,使其判断失误。
11以卒待之:用重兵伺机破敌。卒,士卒,此处可理解为伏兵、重兵。汉简本“待”作“侍”。武经本“卒”作“本”。
【译文】
战旗纷乱,人马如云,在混乱之中作战要使军队整齐不乱。浑浑沌沌,迷迷蒙蒙,要布阵周密,保持态势而不致失败。向敌诈示混乱,自身要有严格的秩序。向敌诈示怯懦,自身要具备勇敢的素质。向敌诈示弱小,本身要拥有强大的实力。严整而能示敌混乱,这是组织编制有序。勇敢而能示敌怯懦,这是战场态势有利。强大而能示敌弱小,这是自己实力雄厚。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伪装假象迷惑敌人,敌人一定会听从调动;用小利引诱敌人,敌人一定会前来争夺。用这样的办法积极调动敌人,再预备重兵伺机掩击他们。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1,故能择人而任势2。任势者,其战人也3,如转木石。木石之性4,安则静,危则动5,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6也。
【注释】
1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责,求、苛求。《说文》:“责,求也。”成语有“求全责备”。此句言当追求有利的作战态势,而不是苛求下属。汉简本“不”作“弗”。
2故能择人而任势:选择简拔人才,创造利用态势。择,选择。任,任用、利用、掌握驾驭的意思。一说,择训“释”,不强求人力的意思。
3其战人也:指挥士卒作战。与前《形篇》中之“战民”义同。
4木石之性:木石的特性。性,性质、特性。汉简本“性”作“生”,古代通用。
5安则静,危则动:安,安稳,这里指平坦的地势。危,高峻、危险。《庄子·田子方》:“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此处指地势高峻陡峭。张预注:“木石之性,置之安地则静,置之危地则动……自然之势也。”
6势:是指在“形”(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造成有利的作战态势。王皙注云:“石不能自转,因山之势而不可遏也;战不能妄胜,因兵之势而不可支也。”
【译文】
因此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设法造成有利的态势,而不对部属求全责备,所以他能够选择人才去利用和创造有利的态势。善于利用态势的将帅指挥部队作战,就如同滚动木头和石头一般。木头和石头的特性是,置放在平坦安稳之处就静止,置放在险峻陡峭之处就滚动。方的容易静止,圆的滚动灵活。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将圆石从万丈高山上推滚下去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势”。
【通论】
本篇主要论述在强大的军事实力基础上,充分发挥将帅的杰出作战指挥才能,积极创造和运用有利的作战态势,出奇制胜地打击敌人,夺取战争的胜利。
“势”,是古代兵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主要是指军事力量合理地积聚、运用,充分发挥威力,表现为有利的态势和强大的冲击力。换言之,即战争指导者根据一定的作战意图,灵活地部署兵力和正确地变换战术所造成的有利作战态势。孙子曾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势”的特征,“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又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孙子认为,合理的编组,有效的指挥,灵活的战法,虚实的运用,这四者乃是“造势”“任势”的客观基础;而快速突然和近距离接敌,造成险峻的态势,把握恰到好处的战机,采取猛烈而短促的行动节奏,则是“造势”“任势”的应有之义和外在表现。即所谓“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
孙子认为要造成有利的作战态势,关键在于妥善解决战术变换和兵力使用上的“奇正”变化运用问题,指“战势不过奇正”,把它看成是“造势”“任势”的基本条件。
“用兵之钤键,制胜之枢机”,这是古人对“奇正”地位和价值最富诗意的评论。“奇正”概念最早见于《老子》,但真正把它引入军事领域并作系统阐发的,则是孙子。在本篇中,他用精粹的语言揭示了“奇正”的基本含义:凡开展军事行动,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在兵力使用上,要用正兵当敌,奇兵制胜,“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在战术变换上,则要做到奇正相生,奇正相变,虚实莫测,变化无端。“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在孙子看来,作战指导者如果能根据战场情势而灵活理解和运用“奇正” 战法,做到战术运用上正面交锋与翼侧攻击相结合,兵力使用上正兵当敌与奇兵制胜相互补,作战指挥上“常法”与“变法” 交替使用得当,那么就算是真正领会了用兵的奥妙,也为“造势”“任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孙子确立“奇正”这一范畴后,后世兵家无不奉为圭臬,广为沿用和阐述。如《孙膑兵法(下编)·奇正编》说:“形以应形,正也;无形而制形,奇也”,《尉缭子·勒卒令》说:“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曹操《孙子注》说:“正者当敌,奇兵从傍击不备也”就是这方面的例子。而到了《李卫公问对》那里,“奇正”范畴则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它对“奇正”论述更完备,分析更透彻,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这比孙子的“奇正” 理论显然更全面、更深刻,但它依旧是祖述和发展《孙子兵法》的逻辑结果。
如果说理解和掌握“奇正”变化运用问题,是“造势”“任势”的前提条件;那么,积极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性,巧妙“示形”,“动敌”,则是“造势”“任势”的主要手段。孙子说:“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就是他关于“示形动敌”,以求“造势”“任势”问题的十分扼要而精辟的论述,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
所谓“示形”,就是伪装和欺骗;所谓“动敌”,就是实施机动,调动敌人。“示形”是“动敌”的前提和基础,而“动敌” 则是“示形”的结果。成功的机动是“造势”“任势”的关键。其目的在于创造和利用敌人的过失和弱点,积极争取主动,占据优势的地位。
孙子指出,示形动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自己要做到组织编制严整,将士素质优良,整体实力强大。即所谓“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只有具备这样的前提条件,军队欺敌误敌,实施机动才有可靠的保障。在这基础上,指挥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制造假象迷惑敌人,施以诱饵调动敌人,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伺机攻击敌人,“以利动之,以卒待之”,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值得附带指出的是,《老子》曾说过:“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孙子的示形方法与《老子》之言颇有相通之处,这表明孙子高明兵学思想的形成,乃是借鉴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的结果。这种文化继承发展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孙子还认为,一旦掌握了“奇正”变化,具备了“造势”“任势”的条件;又做到了巧妙的“示形动敌”,具备了“造势”“任势”的手段,那么“造势”“任势”也就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择人而任势”,有利的作战态势便完全造就,战场的主动权便自然到手,便可“转圆石于千仞之山”,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综上所述,孙子的“势”论,包含有“势”的定义,主要外在表现形态,实施的条件(“奇正”)以及具体的手段(“示形动敌”)等,它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思想深邃,形象生动,充满着朴素唯物辩证法的精神,在军事学术史和哲学发展史上都具有珍贵的价值。
征之于史,孙子“势”论的重要意义也一再得到过无数战例的证实。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中双方的得失优劣,就是对本篇基本精神的最好诠释。在此战中,秦军主帅白起用兵如神,“以正合,以奇胜”,使秦军“必受敌而无败”。在作战过程中,白起注重“动敌”,善于“造势”“任势”,做到“其势险,其节短”,终于出奇制胜,聚歼赵军,赢得了这场战略决战的彻底胜利,在沙场上再现了孙子“势”论的风采神韵和无穷魅力。
【战例】
秦赵长平之战
在战国中晚期的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国贯彻正确的战略指导,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取得一举歼灭四十五万赵军的辉煌胜利,实际上制服了东方最后一个有实力的对手,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秦将白起在这场战争中,以自己的杰出军事才能,指挥秦军给赵军以毁灭性的打击,为秦国的胜利立下不世功勋。他的作战指导,集中体现了孙子“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兵“势”理论原则的强大生命力。
秦国自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后,经过几代的努力,国势日益强盛,西并巴蜀,东侵三晋,南攻荆楚,取得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全面胜利。当时的秦国,已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赵国自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以来,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对外战争节节胜利,势力日见壮大,是当时关东六国中唯一具有实力与秦相抗衡的国家。
公元前270年,魏人范雎入秦,他针对秦国过去奉行的“越人之国”进攻战略的利弊得失,提出了“远交近攻”战略思想。同时他还向秦王提出了“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的作战指导思想,认为不仅要攻夺六国的土地,更要注重歼灭六国的有生力量,最大限度地消耗敌人的国力。
长平之战,就是秦、赵争雄兼并的必然产物,也是范雎“远交近攻”战略与“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作战指导思想在秦国得以全力贯彻、推行的结果。
秦昭王根据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从公元前268年起,先后出兵攻占了魏国的怀(今河南武陟西)、邢丘(今河南温县附近),迫使魏国亲附于己。接着又大举攻韩,先后攻取了陉(今河南济源西北)、高平(今河南济源西南)、少曲(今河南济源西)、野王(今河南沁阳),将韩国拦腰截为两段。韩桓惠王异常恐惧,遂派遣使者入秦,表示愿献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一带)求和。但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却不愿献地入秦,为了促成韩、赵两国联合抗秦,他主动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
赵王目光短浅,在不计后果的情况下,接受平原君赵胜的建议,贪利受地,将上党郡并入自己的版图。赵国的这一举动,无异从秦人口中夺食,引起秦国的极大不满,秦、赵间的矛盾便为争夺上党而激化了。范雎建议秦王乘机出兵攻赵,秦王于公元前261年命令秦军一部进攻韩国缑氏(今河南偃师西南),直趋荥阳,威慑韩国;同时命令左庶长王龁率军攻打上党。上党赵军兵力不敌,退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赵王闻秦军东进,就派遣大将廉颇率领赵军主力抵达长平,以图夺回上党。这样,战国时期规模空前的长平之战的序幕就揭开了。
廉颇带领赵军抵达长平后,即向秦军发起攻击。由于秦强赵弱,赵军连战皆负,损失较大。廉颇鉴于实际情况,及时改变了战略方针,决心转攻为守,依托有利地形,筑垒固守,以逸待劳,以疲惫和挫败秦军。廉颇的这一手段产生了效益,秦军的进攻势头被抑制了,两军在长平一带相持不决。
但是秦国的战争指导者毕竟棋高一着,他们运用谋略来瓦解赵军,为尔后的战略进攻创造条件。一方面他们借赵国使者郑朱到秦国议和的机会,假意殷勤接待郑朱,向各国制造秦、赵和解的假象,使赵国在外交上丧失了与各国“合纵”的可能,陷入被动和孤立。另一方面,秦国针对廉颇起着赵国柱石的作用,采取离间手段,派人携带千金去邯郸收买赵王的左右权臣,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四处散布流言:廉颇不足畏惧,他防御固守,是快要投降秦军的表现;秦军最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流言传入赵王的耳中,他正对廉颇的固守疲敌方略极感不满,于是就轻易地中了秦人的奸计,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谏阻,命令赵括接替廉颇为将。
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只知空谈兵法的人。他到了长平后,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搞得全军官兵离心离德,斗志消沉。他还轻率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方针,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
秦王得知离间计得逞,已由空谈无能的赵括代替廉颇为赵将,也迅速调整部署:立即增加部队,调骁勇善战的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代替王龁。为了避免引起赵军的警惕,秦王命令军中对此严守秘密。
白起针对赵括没有实战经验、鲁莽轻敌的弱点,采取后退诱敌、围困聚歼敌军的正确作战方针,对兵力作了周密的部署,造成了“以碫击卵”的强大兵势。
白起的具体部署是,以原先的前线部队为诱敌部队,等待赵军出击后,即向主阵地长壁撤退,诱敌深入;其次,利用长壁构筑袋形阵地,以主力守卫营垒,抵挡赵军的进攻,并组织一支轻装锐勇的突击队,待赵军被围后,主动出击,消耗赵军的有生力量;其三,用奇兵二万五千人埋伏在两边侧翼,待赵军出击后,及时插到赵军的后方,切断赵军的退路,协同主阵地长壁上的秦军,完成对出击赵军的包围;其四,用骑兵五千插入渗透到赵军营垒的中间,牵制和监视营垒中的赵军。
战局的发展果然按着白起预计的方向进行。公元前260年八月,赵括统率赵军向秦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出击。两军稍事交锋,秦军的诱敌部队即佯败后退。鲁莽的赵括不问虚实,立即实施追击。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定阵地——长壁后,即遭到了秦军主力的坚强抵抗,攻势受挫。这时,预先埋伏的秦军两翼二万五千奇兵迅速出击,及时插到赵军进攻部队的后方,抢占了西垒壁(今山西高平北的韩王山高地),截断了出击赵军与其营垒的联系,构成了对出击赵军的包围。另外的五千骑兵也迅速地插到了赵军的营垒之间,牵制、监视留守营垒的赵军。白起又下令突击队不断出击被围的赵军。赵军数战不利,情况危急,被迫就地构筑营垒,转攻为守,等待救援。
秦昭王听到秦军包围赵军的消息,亲赴河内(今河南沁阳及其附近地区),把当地十五岁以上的男丁编组成军,增援长平战场。这支部队占据长平以北的今丹朱岭及其以东一带高地,断绝赵国的援军和后勤补给,从而确保了白起得以彻底歼灭被围的赵军。
九月,赵军断粮已达四十余天,内部互相残杀以食,军心动摇,局势非常危急。赵括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秦军阵地,希望杀出一条血路突围,但都未奏效。赵括绝望之中,亲率赵军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仍遭失败,自己也丧身秦军的箭镞之下。赵军既无主将,遂不再作抵抗,全部解甲投降。这四十万赵军降卒,除幼小的二百四十人外,全部被白起坑杀。秦军取得了长平之战的彻底胜利。这一战,秦军前后共歼赵军四十五万人,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强劲的对手赵国,慑服了其他各国,为秦日后完成统一六国大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然秦军也为这一胜利付出了严重的代价——伤亡大半。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出杰作,就秦国而言,秦国统治者的正确战略和高超谋略,使秦国战胜赵国具备了可能。而名将白起的杰出军事指挥艺术,则使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白起在这次战争中用兵如神,“以正合,以奇胜”,使秦国军队“必受敌而无败”。在作战过程中,白起善于“造势”“任势”,“其势险,其节短”。注重“动敌”,以利引诱赵军轻易出击,“以卒待之”,运用正确的兵力部署,将赵军包围起来,最后予以聚歼。而秦王在关键时刻任命白起为主将,也做到了“择人而任势”。战斗过程中,秦国上下一体动员,协调配合,从而为白起的正确作战指导的落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相反,赵国方面,赵王不顾敌我实力的不同,一味追求进攻,战争中又临阵易将,让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替代执行正确防御战略的廉颇统帅赵军,昧于“择人而任势”。赵括本人又不知“奇正”变化、灵活运用的要旨,没有也不可能制定正确的作战方针,不“造势”,不“任势”,始终让对手牵着鼻子走。决战伊始,贸然出击,被围之后,又无法摆脱困境,终于导致全军覆灭,丧身而误国。由此可见,长平之战中秦、赵双方的得失优劣,实在是对《孙子·势篇》基本精神的最好诠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