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中,“画面感”的提法并不鲜见——北宋文学家苏轼曾用“诗中有画”来评价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著名作词人方文山也说,写作就是“把脑海中想到的或眼睛观察到的画面具象地用文字表述,利用必要的元素建立起画面感”。确实,好文章要具象地表达,要像中国绘画里的“万绿丛中一点红”那样醒目、耀眼,如此方能使自己的记叙文具有很强的辨识度与感染力。
写作中如何生成“画面感”呢?至少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多感官并用
“多感官”包括人的眼、耳、鼻、口、触这五种感觉器官,多感官并用就是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充分接受外界信息(光、声、味、嗅、触等),从而表达出对事物的多重感知。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其中视觉又与色彩紧密相关。如下面两种不同的表述:
例1:纸月上身穿着袖口大大的褂子,下身穿着裤管微微短了一点的裤子,背着一只绣了一朵莲花的书包,正怯生生地看着大家。
例2:纸月上身穿着袖口大大的紫红色褂子,下身穿着裤管微微短了点的蓝布裤子,背着一只墨绿色的绣了一朵红莲花的书包,正怯生生地看着大家。(选自曹文轩《草房子》)
语段1虽也能体现纸月穿什么衣服,但由于缺少了色彩,人物显得呆板;语段2添加了暗色的色彩,这就恰当地点化出纸月“文弱、恬静、清纯而柔和”的性格,文段的画面感也就大为增强。
如果能在描写过程中,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的描写效果。如,鲁迅先生在《社戏》中写双喜他们一起月夜行船去看社戏,描写一路上的见闻感受时,综合调动了嗅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让读者仿佛看到了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闻到了豆麦和水草的清香,又感受到拂面而来的清风……多觉并用,把相关场景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味,可视、可闻、可感,诚可谓逼真而有味。(www.xing528.com)
(二)过程分解
过程分解,指的是把一个完整的过程分解为若干有层次的细小部分来描绘。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写父亲爬月台的文字,向来让人们为之感慨。不过,这一经典语段并非一气呵成,未定稿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后来的定稿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此段文字将人物重要的言行举止细细分解,把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地刻画出来,写作就有了灵气与生命,所形成的画面也十分感人。
(三)有机组合
描写景物时,既要有“特写”,又要有对背景式的画面的“广写”。所谓“广写”,就是把众多场景艺术地组合起来,展现出一幅生动广阔的画面。常见的组合方式有:空间组合,可“由远及近”“由上到下”,也可“由周围到中心”。时间组合,可以是“春夏秋冬”,也可是“晨午昏夜”。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写“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作者注意到了写作的层次和顺序,由每一穗花写到每一朵花,由整体到局部,又由上到下。再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文中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在作家笔下,这幅雪后初晴图层次清晰,以由远到近的顺序来描绘,让我们更加喜爱济南冬天雪后的小山了。
(四)修辞细描
修辞细描即运用联想的思维方式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细加描摹,突出景物的特征,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神韵。例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本段文字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又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荷花,“袅娜”写其饱满盛开,“羞涩”写其含苞待放,赋予荷花以生命力和感情;接着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最后以通感写荷香,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相似之处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