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累素材,培养思考能力

积累素材,培养思考能力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他再次出门的时候,已经非常憔悴了,简直像患了重病一样。其实不是这些同学缺少生活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生活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观察力。不仅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观察习惯,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力。观察的第一要义是精确。因此,我们提倡有意识地主动观察,反对为观察而观察的形式主义做法。究其根源,缺乏观察导致描写缺乏个性、流于俗套,或者直接用某种观念、哲理的象征义等同甚至取代景物描写。

积累素材,培养思考能力

写作过程是凝神聚思的过程。培养写作能力,专注力必不可少。

观察讲究角度。立足点不同,选择重点不同,写作目的以及态度不同,这些都会影响观察中的专注程度和专注效果。除了观察事物,写作过程中也需要专注力。狄更斯说他每次构思小说的时候,几乎是废寝忘食,他所有的心思都用到小说的构思当中去了。小说中的情节会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直到他把整个小说都写完为止。一次,他为了描写一个场景,曾一个月闭门不出。当他再次出门的时候,已经非常憔悴了,简直像患了重病一样。大作家写作都需如此专注,更何况初学写作的人呢?当你到公园时,你如果只看到形形色色的游客,那说明专注力不够,如果你能看到花花绿绿的衣服,说明专注力较高。看文章亦如此,观察文字中的语句特点,能够提高你对词语的敏锐度。

有些同学总抱怨写作文没生活素材,但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很多同学眼中普普通通的百草园,在鲁迅眼中却是妙趣横生,异彩纷呈。这是什么缘故呢?其实不是这些同学缺少生活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生活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观察力

观察力是写作基本功。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知觉过程,也是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验和认识过程。因此,观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观看,它需要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丰富学生的人生经验。只有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学生的情感、想象和思维才会丰富起来。不仅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观察习惯,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力。观察不是目的,而是写作的基本手段。写作者不可能关起门来就冥想出写作内容。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人可记,其根本原因就是平时生活中缺少观察,没有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导致一旦写作就临时抱佛脚,搜肠刮肚,生硬拼凑。(www.xing528.com)

观察的第一要义是精确。精确观察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静态观察,要准确客观地把握事物的外在形态特点,做到“明察秋毫”。不仅要正面观察,而且侧面、反面等各个角度都不可放过。若为动态观察,则更要关注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表象,并用准确的语言将其描述下来。除了精确,观察还讲究层次和体悟。俄国教育家冈察洛夫说:“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转引自兰州晚报,2018-4-27)写作者要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充分融入客观事物中,由表及里,从客观到主观,全面而深入地观察,这样往往能收到“物我合一”的奇效。

因此,我们提倡有意识地主动观察,反对为观察而观察的形式主义做法。尤其是模式化的写景,例如“星期天的早晨,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比如,有学生在题为“春”的习作中,引用“春风又绿江南岸”“清明时节雨纷纷”等古诗,罗列“燕子飞来”“春雨绵绵”等套话,却看不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映在他独一无二的眼中,正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面貌。学生提及秋天无非红叶,提及春天通常就是描写繁花,行文随意而轻率。究其根源,缺乏观察导致描写缺乏个性、流于俗套,或者直接用某种观念、哲理的象征义等同甚至取代景物描写。著名作家、学者曹文轩曾说过,这是一个“失去风景的时代”,他对于现代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的缺失痛心疾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