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教学中应用文物的优化策略

在教学中应用文物的优化策略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物的介入,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尽快培养形象思维。所以,我们要全面研究教学中应用的文物,了解其优缺点,明白使用的利弊,以搞好文物教学。我们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容易应用不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对文物史料的这些特点,希望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妥善利用,以期发挥其优势,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

在教学中应用文物的优化策略

中学历史教师往往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教学。这种艰苦,倒不是指物质条件恶劣,而是指教学过程中工作的艰苦。工作伊始,教师就面临时间少、任务重的局面,全靠大家苦心孤诣,才能走出一条道路。

在广大中学历史教师中,有埋头苦干、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专业学习和专业积累的教师,他们讲起课来洋洋洒洒,丰富的知识和精准的把握使学生在听课时如醉如痴—我们可称其为“知识覆盖型”教师。有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常年钻研历史著作,笔耕不辍,写下大量有分量的历史论文,在一些领域可以和专家媲美的教师,他们讲起课来旁征博引,把看似简单的历史事件讲得惊风密雨,分析时滴水不漏,点评时一针见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到历史的魅力,有叹为观止之感—我们可称其为“严谨细致型”教师。有业余时间广泛收集历史文物的教师,他们集腋成裘,所藏蔚为大观,将收藏的文物作为历史教具,巧妙运用于教学之中。学生上课时能直接触摸到历史的遗存,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气息,喜不自胜,纷纷效法,成为小收藏家,历史学习的兴趣空前高涨—我们可称其为“善假于物型”教师。诸如此类,这些教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只要我们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发现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向,就一定会在历史教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创造出满意的成绩!

接下来,笔者就如何更进一步搞好文物教学,不揣浅陋,提出四个基本策略与大家商榷。

1.注意单个文物在课堂教学中的特点,争取成组、成系列地运用文物,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文物的史料价值。

一线教师完全可以将文物当作第一手史料去介绍、运用。在历史教学一线根本不必争辩史料的科学定义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史料指可以作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依据的东西。打个比方,史料相当于语文教学中议论文三要素之一—“论据”。西方学术界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和第二手史料(secondary source)。前者是指可较直接作为历史研究的根据的史料,我国学者多称其为原始史料;后者是指后人通过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诠释,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例如《史记》就很难确定是一手还是二手史料)。一般中文所称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

史料是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资料,对历史研究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教师讲授历史知识、学生领会历史知识的基础。有位老教师(北京市中学历史特级教师李秉国)曾经对笔者说:“对中学生而言,历史课应该强调形象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妙哉斯言!这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奉为圭臬的原则之一。

文物的介入,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尽快培养形象思维。文物的特点就是直观和时代特色鲜明。例如,唐代的雕塑刻意突出男性肌肉的强劲、线条分明,整个雕塑作品给人以强烈的阳刚之美的感受。这种“大唐雄风”的直观感觉,在教学中很容易被学生获得和感知,从而大大减轻教师讲授的难度,使教学效果更佳。

史料还可以根据载体的不同,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文物即属于非文字史料,它基本上能够客观真实反映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除了刻意制作的赝品),这是它的最大价值。另外就是它非常直观,保存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直接触摸到它背后的历史,宛如亲历古代。不过,文物有时又是碎片化的史料,与文字记载相比,它是孤立的,所反映的历史是片断的、零散的,我们很难从它们身上获得关于某个历史事件系统全面的历史信息。所以,我们要全面研究教学中应用的文物,了解其优缺点,明白使用的利弊,以搞好文物教学。

我们要努力发掘文物各种各样的史料价值,弥补其中的重大缺憾:它是以孤立个体的形式呈现的,难以对原有的社会面貌进行全面展现。我们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容易应用不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对此,历史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策略来应对。

例如,我们获得一枚古代钱币—秦代的半两,不论它保存得多么完整,我们也不可能从中洞悉整个秦代货币使用的全部历史。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能更多会一组组地使用文物,从而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消弭孤立性带来的弊端,比如将秦半两和战国的六国货币作为一组(比较流通中使用方便与否),将秦半两与汉三铢钱、五铢钱,唐开元通宝作为一组(比较货币币值中反映出来的时代经济发展水平),或将秦半两和成串的钱币、郢爰等作为一组(比较战国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程度),依此类推。这样做就既能发挥文物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又能对文物史料价值不齐备、不系统的缺点有所弥补。

史料教学是落实历史资鉴功能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教育后人,实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目标,这就是历史的资鉴作用。历史的这种资鉴作用通过对个人历史观的培养来实现,使个人形成高屋建瓴的思维和一针见血的眼光,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对广大中学生来说,他们还处于历史知识比较薄弱的人生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主要依靠的是对具体史料的把握与学习,这还有赖于教师的培养。学生从历史课堂中不仅要学会着眼于大的历史方针策略和历史原则去考虑问题,而且要学会从具体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中掌握、领会以史为鉴的方法。

对文物史料的这些特点,希望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妥善利用,以期发挥其优势,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

2.注意重点文物的信息收集,发挥历史细节的教育作用。许多历史概念只有落实在具体历史细节上才能发挥资鉴作用。例如,中学阶段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历史的教学,从历史观念培养方面来说,可以简单归纳为正义力量是必胜的,人类社会必将昂首前行。可是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不落实在细节教育上的话,就失去了历史课程具体的指导价值。

例如,2003年笔者在北京某个普通中学做问卷调查,那是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文科班,30多名学生在被问及“‘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是怎样取得最后胜利的?”这个问题时,一些学生的回答竟然是:“‘二战’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历史事件就是几次会议德国日本法西斯表面挺凶,世界各国一开会,他们就相继倒台!”

看到这个反馈,笔者也很惊讶。学习“二战”历史后,学生的印象竟然是这样,这足令大家反思!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固然很多,然而不重视历史细节教学,肯定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随着我国近代、现代历史研究的发展和进步,以及西方史学观念和方法的不断传入,我国学者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对史料的认识更加深入,扩大了史料收集与整理的原则与范围。举凡历史上有考古价值的遗存,均可通过发现、收集、整理而作为史料来利用。这个观点的提出,使得历史研究的史料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大,出现了大量的历史细节材料。例如,我国南方一位市民有买菜记账的习惯,而且长年坚持不懈,从1956年一直记到1986年,几乎没有间断,这个记账本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研究该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济史的宝贵史料。2006年,北京首都博物馆将北京首汽股份有限公司司机于凯的一辆夏利出租车作为文物收藏,作为首都交通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史料。这些都是明证。

很多之前因为史料不足导致的历史细节缺失的情况,正在一点点改变。在这种情形下,文物的涵盖范围大大扩展,原来不值一提的旧物甚至被视为“破烂”的东西,也可以走进大雅之堂。这样做可以极大地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与历史知识的资鉴性。例如,很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喜欢展示我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行的粮票、布票等票证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当时我国的经济建设。我国最后一种粮票退出历史舞台是在1993年,这些实物的通行距今不足30年。笔者记得有一节课,当教师发掘出“1964年一张100斤面额的全国流通粮票几乎能决定一个人的性命”的历史细节后,学生表示惊讶。他们无法理解当时我国“有钱无票”就几乎买不了一切食品的历史现象,当教师解释后,他们受到的触动是巨大的,因而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程和今天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多了一层深刻的理解,这堂课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www.xing528.com)

再如,很多教师喜欢使用活字印刷术来印证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但是却很难解释为什么活字印刷术出现后,中国古代雕版印刷仍然大行其道,活字印刷的古籍反而非常罕见。活字印刷这种不常使用的印刷技术,为什么被称作重大发明?诠释这个现象,教师要仔细分析活字印刷的利弊,必须将活字印刷作品和雕版印刷作品一一进行比较,再从中国古代社会对书籍的欣赏标准和保存的目的来看,才能阐明由于活字印刷有行列不齐、字迹不整、印痕深浅不一等问题,其印本往往不被古人所珍视,因而流传不广,在中国古代保存的数量有限。但活字印刷术流传到国外,用于字母文字印刷,再加上工艺改进,质量提高,反而得以推广,促进世界文明的传播,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才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可见,运用文物资料时一定要时刻注意发挥其具体而微的历史作用,在文物讲述中要准确描述细节,用足、用好细节,这样才能更加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运用外国文物或资料时,需认真研读,提高文物利用水平。我们在世界史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西方的文物知识,或者会有意识地去查询一些西方文物史料,在课堂上运用。这些外国的文物资料,尤其需要我们多加注意。

外国的史学与我国的传统史学,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差异之外,有些基本观点,如对历史记述客观、真实性的追求,对历史人物高尚道德品质的歌颂,还是一致的。我们在教学中,尤其是世界史教学中,遇到一些国外的历史资料时,可以借鉴使用。

但是运用外国的文物资料教学时,笔者认为还是有许多值得教师注意的地方。例如,西方很重视文物,或者说他们比较重视历史的形象化教学,并且有很多成熟的经验与成套的资源。我们的教师借鉴转化这些内容没有问题,但是有些人对部分文物资料了解不多,闹出笑话的也不少。例如,有的教师在“美国南北战争”一课的教学中,运用一幅南方和北方军队交战的油画作为场景描述,图上穿灰色军装的军队向穿深蓝色军装的军队发起攻击,穿深蓝色军装的队伍溃散,死伤惨重,士兵的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这位教师把这幅绘画作品作为南北战争末期北方军队即将获胜的图片介绍给学生,很明显,他认为这是北方军队获胜的场面。殊不知,美国内战时期,南方军队穿灰色军大衣,北方军队穿深蓝色上装,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如此使用该图片肯定是用错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大家还是要严加注意,谨防这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笔者总结了一下教师在世界史教学中运用西方文物资料时比较容易遇到的难题。

(1)重要的、关键的文物资料不容易找到,或者找到了也只有只言片语,课堂使用中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比如美国的《独立宣言》,作为一个重要的文物,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出示的却是美国《1783年宪法》。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有些教师手中的世界史资料严重不足且知识不太系统,教师们将来如果用心积攒,分门别类集腋成裘,可能会有一些改变。当然这也有赖于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世界史的文物资料合集出来,为大家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2)西方历史上著名的油画、雕塑等美术作品的相关资料在我们身边相对容易找到,但是由于认知角度不同,现有资料不太注重介绍其历史价值和历史信息方面的内容,这个缺憾就给我们的文物使用带来很大的麻烦。如有一次一位教师问笔者,母狼养育两个男孩的雕塑,除了教参上的版本,还有没有其他的?笔者感到很惊讶,细问之下,得知原来她在媒体上看到一个很漂亮的母狼哺育小男孩的美术作品,想用在教学中,但是感觉不太放心,想验证一下。这下我们都发愁了,因为她没有找到这个作品的中文解说,甚至连作品名称都不知道,单单只有一张文物的照片。我们只好去咨询美术方面的专家,也没有找到确定的说法,最后只好放弃不用,事后我们觉得很可惜。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大家都很伤脑筋,现在虽有图片搜索软件,但其功能和图库都不够完善,我们翘首企盼相关技术进一步发展!

(3)外国的文物实物我们在教学中基本无法直接使用,只能在仿制品和图片这两种形式上下功夫,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一线教师想把外国文物的优缺点弄明白,很是不易。这要求大家特别注意外国的社会习俗和审美情趣,尤其是宗教因素对这些文物的影响。比如,大量包含裸体人物形象的外国美术作品和历史遗物,在中学课堂上怎么运用就是一个大问题。教师使用它们的时候,尤其要谨慎。当然,这些问题主要在古代历史教学方面比较显著,到了近现代就好了很多,但是也不可大意。

(4)运用文物图片进行教学,也要注意史料的校勘,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

我们在教学中一般不涉及文物的造假问题,也无法评定文物研究领域的学术争鸣,对于这些争议,我们教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多使用文物的图片来代替实物。

图片在文物教学中的最大价值在于直观和历史信息含量大。据说人类的记忆有83%来自视觉,直观的图片最适合我们理解和记忆。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浩繁,教师在讲课时有时还会遇上怎么讲也讲不明白或表述不完全的情况,往往这时候一张恰当的图片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图片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历史信息载体,相对而言学起来快捷,令人记忆深刻,所以大量使用图片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加强记忆效果。

但是在使用这些图片时,我们还是要注意检查,以防出错。常言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有时亲眼看见的图片也有作假的(这里主要指的是照片)。图片史料与文字史料一样,作为人类有意保留下来的东西,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一线教师在使用前,需要好好辨别一番才能使用。图片史料作伪,其中一种是拍摄前作假,即布置假的场景再拍摄。我国“大跃进”时期著名的《亩产万斤粮》,照片上两个100多斤重的姑娘坐在田间作物上,以此来证明亩产万斤粮食的真实性。这就是用假的场景拍摄出的真实照片,教师在使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还有一些我国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境内受到中国百姓“欢迎”的图片,那些中国百姓欢迎的场景也是预先布置好的,是假的。大家只要注意照片焦点上的中国百姓,就会看出绝大部分中国人脸上透露出来的仇恨和畏惧情绪,这一下子就戳穿了日寇的虚伪嘴脸。这种真照片假史料还有很多很多,一定要注意辨伪。

另一种作伪是拍摄后作假,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合成技术,将现实中没有发生的场景合成出来。例如,据美国科学界揭露,世界上拍摄到的清晰的外星飞碟或灵异图片,几乎全部是假的,利用的就是合成技术。这些照片现在在社会上很流行,有时也很能混淆视听,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以防上当受骗;尤其不能在课堂上随意展示,以防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图片史料的辨伪是个大难题,要靠专业技术来进行,但是那需要专业的设备,我们教育界不具备这种能力。虽然我们不能辨伪,但是可以防伪,这方面我们就要靠自己的历史知识进行判断了。图片史料是人们根据主观思想操作工具或机器产生的,主观意图肯定会在作品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如果在图片史料上辨伪,首先要分辨作者的主观意图,照片作伪自然是为了掩盖真相,因此凡是与历史常识或生活常识不符合的照片,其真实性就大大值得怀疑。理之所无,事必不能,尽量不用这样的照片,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上当受骗。

除此之外,文物教学的效果还会受到学生感受差异的影响。一件文物在课堂上展出后,有的学生对文物某些方面内容感兴趣,有的则对其他部分感兴趣,众说纷纭之下,教师想妥善引导也是一道难题,课堂教学秩序很容易失控。一节课4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被文物所吸引,这个要看、那个想摸,稍微一耽误,原本的教学设计就会被打乱,好事变成坏事,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文物教学不能由教师一厢情愿来主导,需要大家一起多尝试,长期磨合,才能找到其中的教学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