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文物的三个优化步骤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文物的三个优化步骤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前文已经阐述很多。教师讲这段历史,假如用到《李秀成供状》,注意到这些问题,经仔细比较选择原件,就可以达到使用文物辅助历史教学的效果。历史教学中教师所选择的文物的时代特征要鲜明。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文物的三个优化步骤

文物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前文已经阐述很多。那么如果有教师想要在自己的课堂中尝试进行文物教学,又该如何进行呢?笔者认为,有三个步骤可以帮助教师尽快地展开文物教学课堂。

1.从繁多的文物资料中,精心选择适合用于自己的历史课程教学的文物。

首先要琢磨一下历史学科教与学的特点。其实在历史学习中,大家一般感受、理解的,还是历史的具象。事实上,对于每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件来说,即使与同类型的历史事件相比,其源头、发展和结局还是有着很大的具体差异。我们可以说,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中,迄今我们还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或者基本相似的历史事件。历史在按照历史规律发展的时候,不同的事件各有其独特性,这是偶然因素起作用的原因。历史是一个个鲜活的人通过自己的活动集体创造的,连同一时代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同,不同时代的人思想差距就更大了,所以历史总是以崭新的面貌示人,这才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用时代特色鲜明的文物来辅助教学,这个差别就会显现无遗,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历史。因此,关键是怎样去选择这个合适的文物。选择的原则是:所选文物与所讲授的历史应有着直接的、紧密的关系,能起到画龙点睛或者一针见血的作用,这样的文物就是最合适的文物。

试举一例。从前,研究近代史的历史研究者,以清政府公布的《李秀成供状》为证据,断定李秀成是叛徒或变节者。后来去中国台湾的曾国藩曾孙,将家藏的李秀成亲笔供状原本交给近代史学者研究,他们将李秀成的原始供状影印出版。这时我们才知道,末路奔逃的李秀成远非一个“叛徒”或“变节者”那么简单。原来清政府公布的《李秀成供状》,是经过曾国藩大量删改后的作品,已经面目全非。据复原后的《李秀成供状》(《李秀成亲供手迹》)来看,李秀成在被俘后,确实有大量文字存世,究竟是供状还是其他内容很难确定,因为原件现在看来已经是无头无尾。供状主要回顾了太平天国的发展经过,提出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至于涉及李秀成投降的字句,现在还不能断定其真实性,因为涂改的痕迹太重,已经不大好判断哪些文字是原文了。历史文献有时哪怕只是加一个字或减一个字都会文义颠倒,何况这样直接涂成个“花脸”?

图3-1 《李秀成亲供手迹》局部(中国台湾世界书局影印本)

这种历史材料中的偏差,我们无法回避或无视。就是今天的定论,也许有一天有新的证据出现,还要重新改动甚至颠覆性重修。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教师讲这段历史,假如用到《李秀成供状》,注意到这些问题,经仔细比较选择原件,就可以达到使用文物辅助历史教学的效果。

2.熟悉所选文物的相关资料,越熟越好。在教学应用前,对用于辅助历史教学的文物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我们仍以上文中的《李秀成供状》为例,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必须掌握以下各个方面的内容。

(1)文物收藏流传情况:1864年7月22日,李秀成护送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不成,在南京附近被本地村民俘获,押解至清军营中。30日,曾国藩命人审问李秀成并令其书写供词。8月7日,李秀成遇害,之后,曾国藩将李秀成所写供词删改,命人抄写两份,一份送往清廷军机处,另一份则交其子曾纪泽保存,并于安庆找到书商进行刻板,命名为《克复金陵贼党供招李秀成述》。此即后世所称“九如堂本”,共27000多字;而李氏供词手迹原稿则秘不示人。直到1962年7月,曾国藩之曾孙曾约农将李秀成供词手迹交给中国台湾世界书局影印,名为《李秀成亲供手迹》,至此“湘乡曾八本堂藏”原稿始公布于世。

(2)文物特点:李秀成在供词中对太平天国的兴衰过程及人物、战役等皆有记录,供词史料价值甚高,且系其亲笔所写,一气呵成,可靠性较大。曾国藩派人删改供词,从字迹与涂改中,可以考订出很多史实。

(3)文物与教学中的匹配点:李秀成的自述,描述的实际上就是太平天国起义的历程;李秀成所说的几个教训,实际上也都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罗列这些内容?我们从经验中可知:学生只有知道文物的外形与状貌,才能有直观的印象,否则文物的辅助作用要打很大折扣。要了解文物的形貌,一张图片往往不够,必须有三张以上,正面、背面、侧面,最好再有一张描述细节的照片,对应着教师讲课时的相关内容。学生对文物的流传情况要有所了解,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解读与辨别能力,很多时候只有找到史料的原始出处,才会搞清楚最原始和最直接的史料究竟是什么,它们的可信度是最高的。学生对文物特点的了解,就是对文物知识的重点记忆,没有对这些重点知识的了解,学生对这个文物的认知会很快湮灭。

历史教学中教师所选择的文物的时代特征要鲜明。有价值的文物直接反映历史的原貌,时代特征明显。不同的朝代在社会生活层面留下丰富的印记,表现为不同的器物式样,如商周鼎樽、秦汉壶缶、唐宋杯盘、明清碗碟;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喜好,如秦代尚黑、唐朝喜紫、明清贵黄;表现为不同的材质使用,如汉以前青铜器、宋元瓷器、明清铁器和木器,都留有鲜明的历史特色。掌握好这些历史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快地学习历史。

以上就是文物的相关资料,任课教师在讲课前,对辅助教学的文物,必须了解到这个程度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

3.根据课堂需求,确定使用文物辅助教学的策略。

根据教学需求,辅助教学的文物,在不同的教学时段,有着不同的应用策略。试举几例说明。

(1)导入阶段。

现在评价教师的课堂效果有很多标准,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的听课感受,自然算是评价教学效果最重要的一条。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历史课堂教学上,就是要求教师以生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历史课程喜闻乐见,大有收获,如此才算符合课标精神。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已经有众多的论述涉及,其重要性已经不用在本书中探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导入环节的设计要求是一定要突出生动性,因为导入是一节课能否吸引学生的关键,是决定一节课生动性的关键一环。在这种要求下,以恰当的文物来承担导入的任务,是很见效果的一种范式

历史教学导入可以结合文物实物进行,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气息。我们这里所说的文物,主要是一些大家有能力获得的文物,如价值不高的古代钱币、一些近现代的遗留实物等,也可以用一些精致的复制品来代替。我们并非做专业考古和文物研究,使用文物的目的简单,起到教学导入的效果就行,所以使用复制品也无可厚非,但是应该明确告知学生所用之物为复制品或者仿制品。如果得不到想使用的文物或其复制品,只能被迫使用文物图片教学,这样导入效果就要差一些,可能需要教师多说一点,来补充气氛上的不足。

案例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导入

展示:这是几枚清代的钱币(乾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光绪通宝)。

师问:同学们,请大家轮流观察这几枚清代钱币,它们的面值都是一文,请注意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学生以组为单位传阅。

生答:乾隆通宝最大、最厚;道光通宝次之;咸丰通宝又次;光绪通宝最差,大小厚度只有乾隆通宝的一半左右。(www.xing528.com)

师问:钱币越来越小,这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你去卖商品,愿意要哪种钱?

生答:偷工减料,钱币的信用差。卖商品的人肯定愿意收最大、最厚的乾隆通宝啊。

师说:大家观察和分析得很好。同学们,近代中国的经济在1800年前后已经走到危险的边缘,由于鸦片走私导致大量白银外流,中国对外贸易出现巨大的逆差,产生“银贵钱贱”的不利局面,国家经济面临崩溃。国家发行的钱币越来越小,说明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下滑、货币信用在减弱,清代中期1000文可以兑换1两白银,到了晚期,需要1600文才能兑换1两白银。人民饱受痛苦,近代中国的经济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动。

展示课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这个导入设计得非常简单,却非常有效。几枚小小的钱币在学生手中传看,引起他们很大的兴趣。学习繁忙的学生可能头一次见到真正的清代古钱币,而且大小不一,于是拿在手里又掂分量又量直径,感到好奇和兴奋,对教师的课程导入也感觉顺理成章,很容易饶有兴味地听下去。经济史的内容不好讲,关键在于太过枯燥,学生不容易产生兴趣,这位教师用钱币这个经济学的基本元素作为导入手段,花费不多,效果却很好。

(2)讲授阶段。

一节课进行到讲授阶段时,教师已经开始正常教学,学生的思维被高度调动起来。这时要加上一些承载丰富历史信息,但又需要学生好好琢磨一下才能得出清晰认识的文物辅助教学。

案例二

利用文物—筒车的模拟器物讲授

在历史教学中,可供利用的直观教具很多,有实物、模型、图片、地图、表格以及各种音像设备。这些教具是历代文物的复制或者仿制实物和呈现文物信息的媒介,很是直观。这些教具可以从不同角度刺激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可以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印象,促进其形象思维发展,也可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

在人教版历史课本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三课中,《经济的繁荣》一节讲到筒车这一先进农具的问世,教师总结说:它既省时,又省力;无噪声、无污染、绿色环保,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教师担心学生对筒车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不了解,因此决定制作一个筒车模型。该筒车模型是在博物馆里购买原材料组装的,比例为1∶128。

课堂上讲到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展示筒车模型,向学生详细介绍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学生表现得非常兴奋,好奇心极强,个个都想上台,亲自动手试一试筒车是如何工作的。教师分别请几组同学上台,让他们互相协作,参与筒车汲水的全过程。同时全体学生思考几个问题:竹筒为什么是斜的?筒车是怎样固定的?它适用于哪些地区?筒车的动力是什么?水流是朝哪个方向?如果不需要灌溉了怎么办?……

学生们通过亲手试验,很快就圆满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同时,学生对中华民族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学生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态度。

这种利用文物模型实现“历史再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培养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堂课上无人走神,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跃跃欲试,想上台参与演示。这是课堂的闪光点,教师通过学生在操作演示中自己设疑、自己答疑,推动课堂进入更高境界。

(3)巩固知识阶段。

历史课程一般没有作业,即使有的话,也只有一些史料分析或简答题。留一道有关文物的思考题,让学生练一练、想一想,也很有趣味。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组成一个兴趣小组,发展壮大一下热爱文物的队伍。

案例三

看图,再仔细想一想,并回答问题。

图3-2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观察上图中东汉击鼓说唱陶俑,简要回顾一下相关汉代历史,写一个50字左右的文物介绍或历史故事。

(2)根据这个文物的形貌,写出三个以上成语。

(3)你喜欢这个陶俑吗?说一说你对这个文物的感受。

历史课堂中借用文物辅助历史教学的路很宽阔,笔者之所以在这里列举上述案例抛砖引玉,其实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觉得文物教学真的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以笔者愚钝之资,尚且见猎心喜,何况那些一线教师?衷心盼望大家在这个领域里早日有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