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挑战

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挑战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师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文物学知识教育,就算是教材中文物学的知识内容有所增加,他们也感到驾驭不了,无法将这种转变真正落实。而在一般的师范类学校历史学科教育中,文物知识所占的比重较低。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几乎没有教师设计用文物来证明历史事实的教学方案。文物学者致力于深耕自己的学科领域,其成果与历史学研究有一定距离,很难直接运用。

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挑战

文物的作用在历史研究者心中一天天地重要起来,可是为什么我们的中学历教育还是显得不太重视文物的教学运用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师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文物学知识教育,就算是教材中文物学的知识内容有所增加,他们也感到驾驭不了,无法将这种转变真正落实。

造成中学历史教师驾驭不了文物学知识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教师培养过程存在问题。目前,学科教育体系基本上将历史学科知识分为历史知识、文物知识这两块,或者说文物知识和历史知识是两个系统的知识。而在一般的师范类学校历史学科教育中,文物知识所占的比重较低。其结果就是很多本科毕业的师范生对中国历史上的文物知之不多。笔者还记得二十多年前念大学时的情况,很多同学曾经表示将来要做历史教师的话,把教材上的历史事实搞清楚、弄熟悉就行了,至于文物,七零八碎的,不成体系,没有什么教学价值。当时持这种想法的同学还为数不少。

这种现象导致历史课堂中,无论是教材中的文物资料还是课外的文物知识,都很少有教师主动讲授。历史课堂中的文物教学运用案例也不太多,愿意在这方面下功夫的教师不多。

归纳起来,这表现为以下三种现象。

第一种,在教学设计上,中学历史教学重教材、文字、图表,轻文物介绍。大量历史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基本上没有涉及教材中相关文物的部分。很多历史教师对于教材中、教参中的文物图片基本忽视,或者认为反正书上有介绍,学生自己看看就行了。

第二种,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历史教师不主动讲解文物方面的知识点,甚至在遇到学生感兴趣的文物知识时也不太重视。比如,讲到宋代瓷器的发展,课本上有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的瓷器图片,很少有教师讲课的时候主动讲解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瓷器、有什么特色,以致内容本来很精彩,课却上得索然无味。

第三种,面对学生有关文物的提问和咨询,不少中学历史教师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甚至无法准确辨识一些带年号的铜钱的基本年代,这反映出部分中学历史教师的文物知识素养还有待提升。这不是一两位教师身上出现的问题,而是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学生会纳闷:历史老师怎么会不懂文物呢?就像一些学生感慨自己的语文老师怎么能不会写古诗一样。

笔者再以自己的工作见闻为例谈一谈个人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是从中也可以一窥端倪。

笔者进入中学历史教育这一行当快30年了,就个人的感觉而言,文物教学至今还不是很受大家关注。但是有部分一线教师在工作中也主动探索了一些文物教学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00年前后,历史教育界重视一句话:“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这个理念引导下,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特别重视史料的展示。大家往往挖空心思去找一些历史资料,诸如稀见的笔记、新出的史学争鸣案例等。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几乎没有教师设计用文物来证明历史事实的教学方案。我们最多也就是能看到某些教师拿一些文物做课堂教学的点缀,或者在课件的装饰上用一下。

那时我们在教学研究的时候也曾经尝试去探询为什么教师不在教学中使用文物。被问到的教师往往先是愣一下,然后不约而同地说:“教材中没有这部分内容啊!”我们再问:“没有这部分内容,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一些,来加强课堂的教学效果呢?”这时候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教师说工作太忙没时间;有的教师说手头没材料,不知上哪儿找;有的教师说不懂文物,不知道找什么样的材料;有的教师说不知道怎样在课堂上使用文物;有的教师觉得时间不够,怕增加文物知识讲解后完不成整体教学任务。总之,课堂上他们不用文物。(www.xing528.com)

2007年,北京市有一堂典型的运用文物进行课堂讲授的课程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程名称是“北宋的社会经济”。授课教师将北宋的社会经济浓缩成农民阿牛去城里卖柴买油的一个故事,领着学生在《清明上河图》里游历。那时候还没有今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他的课件以一张放大的《清明上河图》为背景,里面一点一点地将阿牛的路线标绘出来:①阿牛进城;②阿牛吃早饭;③阿牛卖柴;④阿牛逛街;⑤阿牛买油;⑥阿牛回家。这个故事的讲授用时不到十分钟,效果很好。记得之后几年,只要和当时一起听过这节课的教师见面,大家总这么说:“北宋的社会经济,竟然用那么一张图就全给解决了!学生印象还挺深,简直太神奇了!”

笔者在北京之外也陆陆续续听过很多节历史课,结果和北京听课时的情形差不多,总体来看,就是很少看到有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定分量的文物讲授部分。

为什么文物走进教学的进展如此缓慢?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还是别有隐情?

笔者就自己的感受略做分析,发现其原因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

首先,太强的专业性抬高了教师学习文物学知识的门槛,妨碍了文物学知识的课堂讲授与传播。当代各个学术领域内研究成果都很丰富,但是成果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外行人基本上看不懂。文物研究领域也一样,成果知识体系浩大、专业性强。乍一看,各种专业术语和细致入微的物体分析令人眼花缭乱,导致擅长说故事的历史教师们难分轻重、不辨西东。历史研究者、教育者即使认识到文物知识的重要性和文物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想掌握它、运用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们觉得与其事倍功半,不如对它敬而远之。

有些教师也曾经做过尝试,在需要文物知识的时候大量查阅文物学方面的书刊资料,但是由于专业水平不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张冠李戴的错误,弄巧成拙。之后,提起文物教学他们就谈虎色变,不愿意再读文物专业书目,更不愿意研究、利用文物教学的方法。

其次,学者的文物研究成果很难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资源。文物学者致力于深耕自己的学科领域,其成果与历史学研究有一定距离,很难直接运用。对于历史学研究者来说,文物的学科体系、学科知识自成一体,术业有专攻,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自然很少会提及。我们历史教师的课堂资源主要来自历史学研究的领域,所以这些历史学研究成果的具体情况,自然也会极大地影响历史教育者的信息收集、消化、迁移等。

不得不说,以前我国文物领域的知识普及工作做得不够好,显得不接地气。文物方面的著作或者考古发掘报告那种标准的解剖式文风,让外行人难以卒读。这种写法原本无可厚非,毕竟文物学研究是科学研究,严谨和规范也是行业的要求。关键是普及类作品不多,这妨碍文物学知识深入人心。好在现在有很多考古学者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普及工作,如韩伟先生介绍法门寺地宫的著作和谭维四先生介绍曾侯乙墓的著作等。但是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还是显得太少。相比较而言,近些年在社会上风靡一时的盗墓小说反而给社会大众上了一堂“考古课”,但也间接导致考古和文物鉴定在一般人心中更加神秘,令人望而生畏。

最后,教师不能积极吸收文物研究成果并转化于教学中。文物工作者不知道中学历史教学的具体需求,没有办法去创作一线教学需要的文物教学作品,事出有因,情有可原。而一线历史教师不去积极寻找文物资源并转化成教学资源,就纯属自己的问题了。现在有很多文物研究的论文、专著,自己稍微用点心就能收获很多。比如宋代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文物—《清明上河图》,目前已经有很多相关研究论文,涉及城市、交通、建筑、服饰、商业体育等许多方面,而且每一个方面又分为很多小的门类,比如关于北宋商业发展,就有研究者从该图中出现的商标、店铺、算盘、幌子、菜单等细节上入手研究,撰写出很多文章,教师们只要专门抽出时间,就可以找到、学习。以目前我们教师的学历和水平,看懂这些文章,其实也不是很大的问题。只不过因为一时倦怠,就白白放着一个大宝库不用,岂不是很可惜!

总之,目前在历史教学界,文物的教学运用和课堂展示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们可以静下心来,仔细琢磨教材中的各个环节,如果先抓住一个典型文物,认真准备,在课堂上勇敢尝试一下,也许就会发现,文物走进课堂后会使大家的教学如虎添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