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过一则小品。小品中的主人公“高峰”是个农科所的农科员,他在与一位乡村姑娘的爱情逗趣中,为自己并非“高峰”式的矮小个头作了一次精妙的辩护: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品!闻之令人激赏!
“浓缩”的,是否“精品”?答案是“可能”!这可从物理学中找到答案:含金的矿石经过冶炼浓缩后得到黄金,其密度大大增加;氢和氧浓缩成液态后,可作导弹和火箭的燃料,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在班级集体中,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班级集体中,就有这么一个经过“浓缩”的非正式群体:一群年龄小、个子矮的学生。当然他们并非有意“浓缩”而成,而是或年龄小,或发育迟。这一群“浓缩”的小个子群体中也有品行、学业已是“精品”的,而其他的小个子学生,能否成为“精品”一族,产生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呢?答案也是:“可能”!
理由是:
第一,小个子年龄小,身心发育比大个子迟,很少“少年维特的烦恼”。
第二,小个子学生生活阅历比大个子少,很少或不会成为“非正式群体”的头领“酋长”,交际少,浪费的时间与精力少。
第三,小个子学生在体育竞技活动中往往冒不了尖,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的机会少,因此他们需在其他学习竞智方面实现自我、证明自我。
第四,小个子学生在低年级段时,有些顽皮,学习上似乎处于“冬眠”状态,但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均不差。到了初三时,又如醒狮,大显身手了。(www.xing528.com)
那么,又如何才能激发“小个子”学生真正地臻于“精品”呢?有实践者提供了几条可行的措施:
1.强化宣传。即强化小个子“核裂变”的意识,激发群体的自信心和自驱力、内聚力。
2.强化刺激。一是表扬刺激,二是互补刺激。互补刺激的思路即是“小个子”学生哪一方面稍差,就让其担任这一方面的班干、小组长、科代表等。
3.强化控制。和其他群体一样,“小个子”学生也往往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控制”就是“制约”这些不良习惯,使之日臻进步与完善。
总之一句话,设法激发“小个子”群体的“我并不‘小’”,“我并不‘差’”,“我能行”,“我更行”的意识与自我成功感的体验与追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他山之石,目的在于为我所用。之所以可用,是因为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具有相通的艺术思维,运用思维的相似性原理,人们可以从其他相异的事物、现象、原理中,找到相似的规律和法则,最终激发自己的艺术灵感,产生创造。“借石”趣谈,正是要阐述这一道理。当然,这里的“石”所攻的“玉”,是班级管理的泛艺术,主要是影响、改善或激活我们班级管理的思想、思维、方法、过程,以取得大面积、高层次的收效。而非借鉴别的班主任一个成功的范例来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具体个案,或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环节。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