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从《三字经》、童谣、神话到四大名著,民族文化的血脉在一本本具有独特价值的书籍的阅读学习中得以代代传承。古人手不释卷,除了展现其读书态度以外,也包含了读书方法。孩子们在阅读文学名著的同时,感受到了有声音、有气息、有温度的文字,运用相应的阅读策略,完成阅读并完成任务,并从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实现应用与创新。
2.促进深度阅读,发展学生核心能力
强调语文教学中整书阅读、跨学科阅读的做法,是对学生未来场景的再现,是培养社会人必备能力的务实选择。它真正的旨归,不在于学生读完了多少本(套)书,而在于通过阅读的训练使学生成为语言感受力与运用能力强、视野开阔、阅读习惯良好、思维质量高,且具有一定审美与探究能力的阅读者。
3.优化教学策略,生成教师课程智慧(www.xing528.com)
项目式阅读课程的实践作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不是惯常意义上的课外阅读,需要教学的支持,需要打破课内外的壁垒,贯穿课内外的阅读时空,需要整体的课程谋划。教师课程智慧的有效生成,促进教师建构不同类型的教师个人课程。它不仅是教师课程实践经验的总结,还是教师课程知识的创造,更是教师在课程观引领下,发挥教师课程指导和服务教学活动的价值呈现。
4.推进项目式研究,改变教师研修方式
聚焦小学阶段“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课程建设,以“小学生项目式阅读课程建设”为研究方向,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相吻合,使老师们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工作室的运作将往常以传授为主的研修方式改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研修;将再现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老师们处于“自我塑造”的学习状态。教师与课程是同生共建的互动整体。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是教师职后教育中颇具成效的研修方式。
项目式阅读课程的推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整个阅读过程的观察、追踪,确保其阅读的成效,对教育者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升了教师阅读教学的能力和教科研水平。教师从“规划者”走向“促进者”,从“促进者”成为学生的“同行者”。随着学生的成长,教师将成为学生生命个体的“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