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好普通话
要提高教师的表达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深挖地基,从学习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开始。首先利用每年推普宣传周集中专项培训,带领老师们明确汉字的发音方法,利用齐读、个别读、一条龙读多种方法,对全体教师进行常用字正音、易错字正确书写等普通话常识培训,做到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并组织过关考试,提高了教师整体普通话的水平。其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技巧——实践体验——过关检测”的模式逐层推进。在保定学院李立臣教授的指导下,教师了解了演讲与朗诵的区别,知道了更多朗诵的形式,体会了朗诵的夸张性、服装和发式、眼神以及如何练出有“穿透力”的嗓音。由李立臣教授和我校骨干教师贾君梅、牛颖老师以诗歌《教师赞》为教材,对全体教师进行逐字逐句的朗读实践培训;由校骨干教师就典型教材分类示范,教师逐篇练习体验。最后组织检测过关,并颁发朗诵证,大大促进了教师对普通话的重视和运用能力。
(二)读书指导,丰厚底蕴
1.读什么样的书。
教师真正要表达好,单单发音标准还远远不够,必须多读书,丰厚自己的底蕴,才能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洒脱。我们对教师进行了阅读指导。
首先提倡教师开卷有益,读书要有多样性。读个人成长专业书,读教育学、心理学公共课程的书,读古今中外历史经典的书,与时俱进读前沿的书,传承文明读古今中外历史经典的书,读闲情雅趣怡情书,读孩子们喜欢的书,读本乡本土经典的书。
其中,特别提醒教师读书切忌贪大、贪多。每个人阅读基础不同,由简单白话文到读原版作品,循序渐进,做到常读常新。当然,还可以先看网上介绍,借助相关电视、电影帮助理解等。每个学段,每个学科都有相应的专业书籍。同时还有一些教育理论的书籍,它不是摆在单位图书馆,而是放在自己的案头,随时翻阅,用笔随时记下。在本专业之外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可以是书法、朗诵,也可以是骑行、烹饪、摄影,读一些这方面的书,增加生活的情趣,可以丰富内涵,晕染气质。要和学生拉近,就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广泛流行于孩子之间的书,即使不能都拿来读,最少要把有代表性的书浏览一下,做到了解,方便与孩子沟通,走进孩子内心世界。(www.xing528.com)
2.怎样读书。
教师教学任务中,读书往往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美国作家弗格森说:“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教师的门也只能自己打开。
我们鼓励教师读书要做到四结合。即读书时间集中分散结合;个人读书和集体分享结合;古今中外作品结合;专业发展和个人爱好结合。另外,鼓励教师读书不能一味死读书,一定要与生活相联系。有效的读书指导,让教师慢慢将读书成为一种自觉,一种需要。
我们提倡读书要与生活相联系。多参加如读书会、朗诵会、作家见面会、读书分享会,以及读书打卡等活动,还可以利用旅游机会,将自己阅读和现实生活紧密连接,比如“跟着课本去旅行”就很有意义,这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从单一教书到实际体验的分享,增强新鲜感、增强教师的自豪感。参与本学科相关的社会团体,促进交流,提升专业水平。可利用假期为社区的居民和孩子进行书法、朗诵、读书等方面的指导,增加读书分享,提升职业幸福感。
从普通话的培训到读书的指导,都起到了丰盈教师内心的灵魂、晕染气质的作用,日积月累,教师的积累充实了,表达内容更丰富了,教师逐渐走向自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