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阶段:班会准备阶段
以下为自我认知环节(第一环节)。
在课前准备环节,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针对班里的卫生情况,你发现了哪些问题?”提出问题之后,我留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去观察班里的卫生。在班会正式举行之前,就陆陆续续有孩子来找我说卫生的问题,我让学生把看到的问题写了下来。
孩子们的眼睛往往比我们看到的更细致,班级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发现班里的问题往往比我们更容易。很多我看不到的问题他们都能发现,提出的问题总是让我眼前一亮。
(二)第二阶段:班会实施阶段
在孩子们和我的期待中,班会如期举行。
致谢:
由班长致谢:感谢同学们对班级的贡献。
鼓掌:全班起立鼓掌。
以下为分享环节(第二环节)。
1.四人小组分享。
前后桌为四人小组,分享以讨论的形式进行,边讨论边分享。在班会过程中,孩子们提出了卫生方面的很多问题,例如:地面总有纸屑,黑板擦不干净,桌子腿之间有黑泥,桌椅摆放不齐等。果然他们发现的问题比我发现的更多、更细致。学生通过与熟悉的同伴分享自己的见解,获得同伴肯定之后寻找价值,从而有信心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
2.全班分享。
课前我始终担心,孩子们才上三年级,年龄小,找不到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果然孩子们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专家”。在引导孩子们分享原因时,他们也能毫不费力地说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不禁让我反思我是不是过于担心他们的能力。
他们不仅能发现问题,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得更贴合自己的实际,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这对于解决问题,并在今后进行自我监督,无疑是最有帮助的。我则在分享时增加学生发言机会,并及时抓住学生分享时的亮点进行适当点评,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进一步培养价值感与归属感。(www.xing528.com)
以下为达成共识环节(第三环节)。
课上的最后一步便是讨论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孩子们集思广益,讨论得很热烈。孩子们提出的建议都能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孩子们站的角度是最贴合他们实际的。比如:每一位同学都负起责任来,看看自己脚下是否有纸屑,并当堂选出四名地面负责人;制定行为惯例表格,每一块卫生区域落实到人;分成小组,互相评分等。
孩子们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往往比我们提出的更容易被所有同学接受,认可度很高。在达成共识阶段全员参与,共同商讨。
根据课堂讨论内容,我们达成了下列共识:
1.每一位同学都负起责任来,看看自己脚下是否有纸屑,并当堂选出四名地面负责人。
2.制定行为惯例表格,每一块卫生区域落实到人。
3.分成小组,互相评分。
(三)第三阶段:会后阶段
以下为落实行动(第四环节)。
根据班会内容,我们班制定了卫生行为惯例表:
三七班卫生惯例表
我是卫生小标兵
一下课,我就看到班里顾紫涵同学拿起扫帚,开始打扫自己负责的讲台,我及时给予表扬,小负责人们立即行动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