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希特勒无力望城莫及:莫斯科会战

希特勒无力望城莫及:莫斯科会战

更新时间:2025-01-12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莫斯科会战自开战以来,德国已吞并了西欧、北欧和中欧的广大地区,现在英国和苏联是德国称霸欧洲的最后障碍。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是:先将英国征服,再发兵莫斯科。相反,剔除希特勒在巴尔干的延误,如果德军在夺取斯摩棱斯克之后,继续对莫斯科发动进攻,德军在冬季到来之前夺取莫斯科不是没有可能的。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正浓,战争狂人希特勒又在咆哮:“我是几个世纪乃至1000年来最伟大的德国人,我也是世界历史上嘴巴最大的人。”

莫斯科会战

自开战以来,德国已吞并了西欧、北欧和中欧的广大地区,现在英国和苏联是德国称霸欧洲的最后障碍。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是:先将英国征服,再发兵莫斯科。但是未料到丘吉尔却是一块硬骨头,凭借大英帝国数百年的根基,就是不步法国的后尘。眼见“海狮计划”在短时间难有作为,而战争的时间拖得越长对德国越不利,希特勒又决定先在东线和布尔什维主义算账,干掉俄国以后再来收拾英国。这样一开始德国就又重犯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两线同时作战的兵家大忌,也注定了它最终失败的命运。

征服莫斯科是希特勒一向的“雄心壮志”,在其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中就鼓吹德国要“夺取阳光下的地盘”,要从南斯拉夫人手中夺取新的生存空间。在希特勒的眼里,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势不两立的,苏联辽阔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也着实让人垂涎三尺,而且现在苏联是德国在欧洲大陆的最后一个劲敌,也是英国敢于和德国对抗的靠山,所以“对欧洲的统治权取决于同俄国的战争”。希特勒决定孤注一掷,于1940年年底正式批准侵苏的“巴巴罗萨”计划,这一决策使德军重蹈1812年拿破仑的覆辙,希特勒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和“闪电战”的作用,过低地估计了苏联的战争潜力和抵抗决心,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941年6月22日(星期天),苏联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天凌晨,当人们还在酣睡的时候,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对苏联西部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了突然袭击,1小时后,德国150多个师以装甲部队为先导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巴巴罗萨”行动正式开始。(www.xing528.com)

由于德军预谋已久,最初的三周内,苏军被迅速击退,在各主要方向德军侵入苏联领土30至600公里,但是消灭苏军主力的目的并未达到,在几周之内夺占莫斯科的计划也未实现。这是希特勒所不能容忍的,希特勒首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军人,军队的任何失败,不管是多么微不足道,都会被看成对他个人的侮辱,其结果是感情常常取代理智,最后给作战指挥带来严重影响。他接过了德国陆军的指挥权后,在战机的把握上又犯了严重的错误,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之后实行南北分兵,使本来可以在8月底发动的对莫斯科的进攻推迟到了10月。这1个多月的时间,对于分秒必争的战争来说是致命的。其结果是,苏军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构筑了更加坚固的防线,并调来了大量的预备队,使苏军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组织防线。相反,剔除希特勒在巴尔干的延误,如果德军在夺取斯摩棱斯克之后,继续对莫斯科发动进攻,德军在冬季到来之前夺取莫斯科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即使在推迟了进攻和苏军布防更加严密的情况下,德军的先头部队也突击到了距离莫斯科仅30公里的地方。

苏联军民用自己的鲜血捍卫着祖国的荣誉,“俄罗斯虽大,但已无路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这是首都保卫者的战斗口号,虽然数度告急,但是莫斯科这座英雄城市始终屹立不动。当10月底德军攻占莫斯科近郊时,希特勒的狂妄也达到了极点,他指示中央集团军群的博克元帅,不准接受苏军投降,并向世界宣布要在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天在莫斯科的红场举行总阅兵式。希特勒的美梦自然没有实现,苏联倒是在这一天举行了阅兵式,受阅部队直接开赴前线,此举大大地激励了全国军民的斗志。

俄罗斯冬季的严寒,对德军来说也是一个致命的威胁,这也正是希特勒暗中担忧的,当初以为苏德战争在3至5个月内就能结束,所以德军甚至连冬装也没有准备,现在战事久拖不决,肯定不是什么好兆头。而苏军这时已做好了反攻的准备,12月5日,苏联红军冒着纷飞大雪,全线出击,重创德军,至次年4月20日,德军全面溃败,数十万德军终于进入了莫斯科城,但却是作为战俘被捉来的。苏军的胜利使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希特勒遭到了开战以来的首次重大失败,给备受战争折磨的苏联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坚定了他们夺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