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位于希腊之北的马其顿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达到顶点。国王腓力进行了各项改革,把国家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他的手中。腓力实行了军事改革,加强了他对军队的统率权,扩充了军队,改良了军备,建立了一套新的战斗体系。这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使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超过了任何希腊城邦的军队,马其顿发展成为一个军事强国。腓力国王对外积极推行扩张政策,在公元前338年的喀罗尼亚战役中击败了反马其顿的联盟军,从而奠定了马其顿对全希腊的控制的基础。公元前337年,腓力国王在科林斯召开了泛希腊会议。此次会议上,腓力国王宣布了向波斯进军的远征计划。但科林斯会议不久,腓力国王在宫廷阴谋中被刺死。
腓力国王死后,其子亚历山大继位。历史把机会推到了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面前。在父亲和亚里士多德的培养下,已经脱颖而出的亚历山大承担了历史的重任。他迅速平定了内部的骚乱,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帅的身份发动了对波斯的远征。
亚历山大向东方侵略的政策,得到了希腊奴隶主阶级的支持。由于当时希腊城邦制度危机四伏,大奴隶主阶级为在城邦危机中巩固自身的地位,就酝酿着对东方进行侵略,他们认为只有这种侵略才可以解救希腊城邦的危机局面。雅典的雄辩家苏格拉底就曾经大声疾呼:“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而把亚洲的财富带回希腊!”东方的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无穷无尽的财宝是希腊奴隶主阶级梦寐以求的。因此,当亚历山大踏上亚洲土地的时候,他就不仅是以一个军事野心家的面目出现在历史上,也代表了希腊的奴隶主阶级。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大军出发,其主力部队是马其顿的重装步兵和骑兵,此外还有希腊各城邦的雇佣兵。总兵力包括步兵3万、骑兵5000和战船160艘。当时的波斯帝国正处于深重的内部危机之中,政权濒临崩溃。国王大流士三世昏庸无能,其军队也是腐败残弱,不堪一击。
亚历山大的军队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后,绕道特洛伊古城拜谒了阿喀琉斯墓。在马尔马拉海岸的格拉尼科斯河畔与波斯军队首次交锋,很快就击败了大流士三世率领的波斯大军。亚历山大以解放小亚细亚希腊城市为号召,沿海一带的城邦纷纷响应。继而亚历山大进军叙利亚,于公元前333年在伊苏斯战役中再次大败大流士三世,并俘虏了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和妻女。为彻底打垮波斯舰队,亚历山大即刻进军腓尼基,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经过提尔围攻战役,将叙利亚最后征服。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进犯埃及,笼络埃及的祭司,并于公元前330年被拥戴为埃及众神之王阿蒙之子,成为埃及新的法老。(www.xing528.com)
亚历山大取得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以后,于公元前331年回师叙利亚,在底格里斯河东岸的高加米拉彻底击败了波斯军队,大流士逃往米底。亚历山大顺利地夺取了波斯的首都苏撒和巴比伦,获取了无数财宝,并将大流士赶往埃克巴坦那。征服波斯以后,亚历山大自称“王中之王”,并身穿波斯服装,引起一些部队对他的不满而造反,亚历山大处决了叛乱首领,平息了这场叛乱。
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开始了对亚洲的征战。首先,夺取了大夏(今阿富汗)周围的地区,建立了最东部的亚历山大城,而后折向东南,入侵印度,进行了著名的奥尔诺斯包围战和艰苦的希达斯皮斯河战役。至此,亚历山大的征程自马其顿到印度的比亚斯河,行程1万多里,军队增至12万人。到达印度以后,其部下拒绝继续征战,一齐驻马不前,亚历山大只得让步回军。
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23年抵达了巴比伦,在准备进行阿拉伯战役时染上热病,不治而亡。亚历山大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也随即分裂,亚历山大帝国陷入了长期混战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