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管齐下:定攻华北平津战役

多管齐下:定攻华北平津战役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军事部署上,傅作义将他的50多万人摆成以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为重点的长达500公里的一字长蛇阵,呈一种机动态势,一有风吹草动,就可分身而逃。11月23日,随着东北野战军开始秘密行动,平津战役悄然提前到来。1949年1月31日,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多管齐下:定攻华北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之后,以北平、天津为中心的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傅作义集团失去南北两面的依托,陷入十分孤立和混乱的境地,已成“惊弓之鸟”。摆在傅作义面前的有三条路:南撤江南、西撤绥远、固守平津。他为何去何从而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傅作义认为,如果南下,不但自己的嫡系部队很难带往江南,而且在南下后可能被蒋介石吞并,这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傅作义是不会去做的;绥远是自己的“老家”,但他统率下的蒋系部队带不去,而且绥远经济落后,难以扩充实力和长期坚守;对于固守平津,傅作义认为在辽沈战役这样的大仗刚结束后,东北野战军一定需要有一段时间休整,不可能立即入关,华北的生存还不会马上受到威胁。因此,他采取暂守平津、控制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局变化的决策

傅作义毕竟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军人,他懂得政治斗争的作用。所以他还为自己铺下了另一条道路,这就是罢战求和、保存实力。傅作义对蒋介石已失去信心,他看出蒋介石已无力挽回败局。他必须自己想办法,保存实力,以观时局变化。于是,他选择让彭泽湘、符定一给中共带去口信。不过,这时的傅作义只是一种试探,所以,他派去的是他并不十分信赖、不能充当他的代表的人。傅作义同中共接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争取时间,保存自己的军队,再看看形势,以便寻找一条对自己有利的出路。所以,他一方面同中共接触,一方面加紧军事部署,并随时有西逃和南下的可能。

在军事部署上,傅作义将他的50多万人摆成以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为重点的长达500公里的一字长蛇阵,呈一种机动态势,一有风吹草动,就可分身而逃。对傅作义摆开的一字长蛇阵,毛泽东看出其要害不在蛇头,而在蛇尾,因为蛇尾摆的是傅作义的嫡系部队,是他的命根子。这个态势也说明傅作义没有放弃西撤绥远的想法。平绥路是傅作义退守绥远的唯一通路,而张家口则是傅作义在平绥路上的重要基地。于是,毛泽东抓住这个关键,决定在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之前,首先集中华北主力和东野先遣兵团攻击傅作义的要害,包围张家口,把傅作义的几个军吸引到平张线上,使傅作义难于下决心舍弃嫡系主力南撤,从而达到在东野主力入关之前稳住傅作义的目的。(www.xing528.com)

毛泽东早在辽沈战役未结束之时,已考虑使用东北野战军这支强大的机动部队来解决华北问题。11月18日,获悉傅作义派人来和我方接洽,毛泽东敏锐地觉察到,傅作义追随蒋介石的立场已发生动摇,万一此时傅通电起义,蒋系部队将会倾巢南撤,这一新的情况,促使毛泽东做出断然决定:东北野战军立即入关,联合华北解放军,抑留傅作义所部于平、津、张、塘地区。11月23日,随着东北野战军开始秘密行动,平津战役悄然提前到来。11月29日,华北第三兵团对张家口地区发起突然袭击,果如毛泽东所料,傅作义马上命其嫡系三十五军主力和一〇四军一部驰援张家口,并将十六军军移驻南口,这样终于将其嫡系主力大部都吸引到平张线上,并最终将三十五军包围在新保安,从而实现了毛泽东所作的“断其咽喉”的战略部署。战局瞬息多变,战机稍纵即逝,毛泽东对已展开的平津战役做出全局的分析后,于12月11日致电东野:“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从本日起两个星期内基本的原则是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隔而不围(例如对平、津、通州),以待布置完之后各个歼敌。”从12月12日到21日,东北野战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隔断京、津、塘之间的联系。到此时为止,华北、东北解放军成功地执行了毛泽东关于从西线打起,抓住傅系,拖住蒋系,以及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战略部署,切断了敌军东逃西撤的退路,使傅作义集团这只“惊弓之鸟”变成了“笼中之鸟”。

保护千年古都,和平解放北平,这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的共同愿望,是人民的共同愿望。然而实现这一愿望并不比以战斗手段夺取北平来得容易。为了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北平,我党对傅作义做了大量耐心的工作,晓以大义,希望他能走上光明的道路。但毛泽东知道,傅作义正在走着一条艰难的道路,他要完成其个人历史的转变,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傅作义无法战胜他的犹豫,尤其无法战胜他头脑中还存在的幻想。无论他多么不情愿,他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力量推动其完成这一转变,这个力量需要通过战场上的胜利来获得,尤其是在他处于长期的犹豫动摇之时,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事实正是如此,新保安一战,歼灭了傅作义的嫡系主力三十五军,张家口解放又彻底断绝了他的西退之路,这时傅作义才真正接受和谈。到天津解放、解放军兵临城下之时,他才最后下决心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将“北平方式”作为解决国民党军队的三种方式之一,这是在国民党军队主力被歼的新条件下,毛泽东关于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相互结合的思想新的发展和运用,也是北平能够和平解放的一个根本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