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亲子阅读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亲子阅读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如何投其所好,让孩子爱上阅读不少家长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孩子拿到书本后,随便翻了翻,就丢到一旁,无论怎么劝说都不肯认真阅读。只有“投其所好”,给孩子他喜欢的书,他才会坐下来,认真地阅读。所以我们说,零岁,正是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年龄。即便是选择同一本读物,父亲和孩子共读的方式也和母亲很不相同。(三)亲子互动培养孩子阅读兴

亲子阅读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一)如何投其所好,让孩子爱上阅读

不少家长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孩子拿到书本后,随便翻了翻,就丢到一旁,无论怎么劝说都不肯认真阅读。一些家长会责备孩子“不听话”、“没有上进心”等,可是家长却没有考虑到孩子是否对所阅读的书籍感兴趣。任何人都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孩子也不例外,而且每个孩子的喜好不同,喜欢的书的类型也不一样。只有“投其所好”,给孩子他喜欢的书,他才会坐下来,认真地阅读。下面这几条原则可以帮助家长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引导他们选择自己最爱看的书:

1.投其所好让孩子主动读书

有的家长习惯于把“识字”和“阅读”混为一谈,结果常会给孩子买来一堆识字卡片、古诗读本,等等,也不管孩子喜不喜欢读,能不能读懂。其实,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感到阅读没有乐趣,久而久之,就会变得不爱阅读。因此,做家长的要顺应孩子的特点,选一些他喜欢、感兴趣、愿意去看的书,哪怕在家长看采,书的故事情节实在是太简单了,但只要内容健康向上、画面清晰美观,孩子又喜欢读,就可以给孩子购买。

2.阅读时尽量让孩子做主

孩子的天性总是充满好奇、喜欢新鲜的事物,拿到书后,他们很可能—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觉得每本都很有意思。对此,家长不必过多地干涉,因为,这种表现是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的,只要孩子愿意拿着书津津有味地翻看,就说明他们已经走出了阅读的第一步,家长应该感到欣慰而不是动不动就横加阻止,非让他们把一本书从前到后看完。

3.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兴趣点所在

5岁以下的孩子也许不一定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还不具备独立选择图书的能力。对此家长要仔细观察,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像案例中丁先生所做的那样,根据孩子平时的喜好来确定给他们选择什么样的图书。而且孩子的兴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喜欢百科知识,明天也许又对童话故事非常狂热。所以家长在给孩子买书或读书时,要多问孩子:“你喜欢不喜欢这本书啊?”“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啊?”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更好地给孩子选择读物。

4.尽量让薑子多看不同类别书摹

这一点的目的在于拓宽孩子的视野,令孩子觉得书本内容多姿多彩,才更容易寻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像漫画推理、科幻等书籍都可以让孩子增长知识,因此都可以适当地让孩子读一读。如果家长担心让孩子自己选书会选到坏书,那就要尽量避免带孩子到地摊小贩处买书,而是要到大书店的儿童读物部买书,或是到图书馆里去借阅,那里的书都是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

(二)和宝宝一起进行亲子阅读

人一生中大多数的知识,还是来源于书本,即便是在网络时代。阅读的能力,实际上决定了一个孩子的学习是驾轻就熟,还是举步维艰。在西方国家,每一年,由于患有阅读障碍而不能和同龄人一起读书上学,不得不进特殊学校的孩子都有成千上万。部分孩子固然有先天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问题,但大部分的阅读障碍,还是由于后天环境造成的心理疾病。

人生来就是渴望学习的。对周围世界的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可是,没有任何孩子是生来就喜欢阅读的,因为文字这种载体,对于习惯了通过声音、图像来接受外界信息的孩子来说,是过于抽象、缺乏意义的东西。在孩子还不具备辨识和理解抽象符号的时候,就开始让孩子读书甚至背书,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并造成他对阅读的厌恶。这应该引起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警戒。其实我们大人又何尝不厌恶读书的附加任务?既然我们自己都厌恶,为何要强加给孩子?

不喜欢阅读,对一个孩子来说,他丧失的绝不仅仅是人生中最主要的一种学习能力,同时丧失的,也包括他能从书中体验到的丰富情感和多种多样的人生价值观。而最最重要的是,他丧失了和自己的朋友、家人在阅读同一本书的时候,那种无可替代的分享和交流的乐趣。

每个父母、至少是有爱心的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聪明的头脑、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灵和幸福的人生。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阅读、至少对好书的阅读中获得。但是如何把书合适地引进到孩子的世界里,使他们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家长必须知道5件事——

1.为什么阅读要从零岁开始

胎教观点已经被大多数家长接受的今天,零岁阅读的概念却鲜有人理解。大多数人头脑中仍然有着一个“阅读=识字”的老观念。

问题是,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你是不是就不和自己的孩子说话了呢?显然,任何一个父母都是从孩子一出生起,就开始和孩子说话了,即使那时候孩子并不能完全听懂父母在说什么,他们仍然能通过父母的表情、语调和声音大小来了解父母想对他们表达的意思。而就在这个了解的过程中,孩子才学会了语言,学会了说话。

同理,阅读对于识字的大人来说,是通过文字了解信息的一个过程,而对于还不识字的孩子来说,他一样可以通过大人讲故事的声音、书籍中的插图,毫不费力地去感受到一本书带给他的快乐,并在他还没有开始认识书籍上的字句之前就产生对阅读的兴趣。所以我们说,零岁,正是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年龄。

2.为什么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阅读

一个妈妈,或者一个爸爸带着孩子一起看书,这种在阅读过程中一对一的模式,最能培养孩子集中的注意力。而孩子又是最喜欢模仿父母行为的,父母参与的活动都会让孩子的兴趣大大增加。而且,在父母参与阅读的情况下,孩子不仅仅能得到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在阅读中建立的情感交流,是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营养成分。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父母所能给与孩子的这种爱,而正是这种爱让孩子在人生的最初,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幸福,并让他一生爱书。

3.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让父亲和孩子共同阅读

在中国,给孩子讲故事的常常是女性,可能正因为这种东方教育的传统模式,我们在对中小学开展阅读状况调查时吃惊地发现:爱读书的几乎都是女生;而男生,则更多会把课余时间用来做体育运动和其他游戏。

不管引起这种读者性别严重失衡的原因究竟在哪里,父亲这个教育者的角色,在早期阅读中都绝对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性别的不同会让父母选择的读物也有很大不同,比如,母亲往往会喜欢那些细腻动人的故事,而父亲会更偏向于选择那些幽默的、有知识的或是有思想内涵的故事。即便是选择同一本读物,父亲和孩子共读的方式也和母亲很不相同。对一个孩子来说,得到多种类型的阅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三)亲子互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

给宝宝讲故事是很多家长会做的事情,也是加强亲子沟通颇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中国早教联盟华中区运营管理中心教研主任、台湾蒙特梭利研究会高级讲师陈宏表示,对于幼小的婴儿来说,绘本的美丽图画和妈妈动听讲述所带来的阅读享受,是其他活动无法比拟的。早期阅读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从书中得到快乐。这种快乐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对书的有益的态度,养成一生的欣赏趣味。

1.亲子阅读,先培养兴趣再培养习惯

0~3岁的宝宝是抽象的,我们就是要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可感知的具体的东西,变成嗅觉、听觉、触觉、视觉等。如指着书本说苹果,就不如给孩子一个真正的苹果,让他摸让他闻,让他吃。这样由画面带出多元的东西,强化画面的内容,让宝宝在阅读的时候,将快乐同书本进行联想,这样宝宝就会越来越爱看书。

很多妈妈习惯睡前给宝宝指着书本读故事,然后会问宝宝这是什么,这种方式会把阅读变成考试,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对阅读产生不悦感,从而对阅读失去兴趣。

有妈妈认为,宝宝根本不会静下来认真地读书听故事,他们就喜欢拿着玩具满世界瞎跑瞎玩,怎样让宝宝喜欢阅读、喜欢书本甚至从书本里学到更多东西呢?

陈宏认为,家长在进行亲子阅读时,首先培养的应该是阅读兴趣,其次才是阅读习惯。

美乐婴早教中心的负责人洪津认为,给宝宝讲故事其实并不一定需要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一个读,一个听,而是可以结合故事情节,将音乐训练、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五感训练甚至宝宝的玩具等融入这个过程之中。

2.亲子阅读时,这6点家长别忽略

在给宝宝做亲子阅读之前,家长们要先看看宝宝的状态如何,选对时机,就成功了一半。因此美乐婴的老师建议家长在给宝宝进行亲子阅读时,首先要选择孩子不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时间,最好是睡醒后的运动时间。因为0-3岁的宝宝正是大运动协调发展时期,特别爱动,很难长时间坐下来看书,所以在宝宝的运动时间,将阅读与运动结合起来。第二,在阅读的时候要保持宝宝安宁愉悦的心情。第三,选择孩子兴趣范围内的故事。比如说,0-3岁的宝宝,读本内容应该跟宝宝的生活习惯、物品以及他们的经历相贴近。读本应该颜色简单,以大图、主旨突出为宜。1-2岁的宝宝,喜欢跟动物有关的。2岁半以上的宝宝可以开始选择关于行为习惯的读本,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规则意识高度发展,会听指令、喜欢模仿,可为进儿童园做准备。3岁多的宝宝,开始有个人情绪情感,可以看更抽象一点的书如科普认知、情绪管理等类型书籍。第四,充满戏剧色彩、热情洋溢地朗读故事。第五,深情地和宝宝对视,进行眼神交流,并鼓励宝宝的一切反应。第六,信任宝宝,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很多家长因为在阅读的时候宝宝好动,就认为宝宝不认真,其实,宝宝正处于大运动协调发展时期,亲子阅读不一定就是要坐在那里,可将阅读变游戏,如读一页就去玩相关的游戏,等情绪稳定再看书本画面,只要用正确的阅读方式,持之以恒,宝宝就会越来越爱阅读。

3.准备好道具,一起学互动式阅读

美乐婴早教中心的特色课程“绘本之旅”就是以国内外著名绘本为主线,让宝宝在角色扮演和亲子共读中锻炼他们的大肢体、音乐、艺术、蒙氏数学、蒙氏日常等方面能力。接下来,我们就请美乐婴的老师以绘本《跟我们做,跟屁熊》作例子,来教我们怎样进行事半功倍的阅读方法吧!这是一本适合2岁左右宝宝读的绘本。

在阅读开始前,家长可以准备一下道具,将宝宝装扮成一只小熊,如用盒子做的熊掌,或小熊的衣服,让宝宝扮演故事里的角色,进入游戏。

(1)前庭训练游戏。示范:开始读绘本,当妈妈读到第一页:“春天到了,北方森林里的跟屁熊和妈妈从洞里钻出来。妈妈做什么,跟屁熊也跟着做什么”时,妈妈就可以跟宝宝说:“种花去咯!”然后就让宝宝戴着盒子做的小熊掌,打扮成小熊跟着妈妈去种花,当然花是事先准备的道具,可以是将有花的纸贴在墙上,也可以将树状的玩具摆好,甚至把鲜花或塑料花插进花瓶里。

游戏的目的:宝宝戴上盒子做的小熊掌行走,属于前庭训练游戏,促进肢体运动,可锻炼平衡感,从而提高自控力,达到专注的目的。同时,扮演小熊是属于角色扮演游戏,有助于宝宝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2)音乐潜能。示范:熊妈妈起床了,熊宝宝也要跟着起床。这时候,妈妈就可以唱或是播放“起床歌”,如(“太阳出来咯喂喜洋洋咯喂”等节奏欢快的歌曲)。同时可以将圆形的呼啦圈或其他玩具当太阳随音乐举起来。这时候,妈妈要观察宝宝的动作,如果宝宝有不一样的动作,比如妈妈是左右摇摆,宝宝则是上下摇摆,妈妈就要跟着宝宝一起做,这样宝宝就会觉得自己被模仿,就会促进其音乐潜能的激发。游戏的目的:在游戏过程中插入音乐,让宝宝感觉节奏,同时促进音乐潜能的激发。

(3)艺术手工精细动作。示范:当妈妈念到:“穿过小溪和水塘,爬上树去找蜂蜜”的时候,妈妈可说:“冬天我们要储存好多好多的蜂蜜,我们要和妈妈一起做一个又大又漂亮的蜂蜜罐!”然后就和宝宝一起用橡皮泥来装饰瓶子。

游戏目的:通过用橡皮泥装饰瓶子,锻炼小手精细动作,培养宝贝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四)亲子阅读的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必要的,但这么可爱的东西,为什么要替孩子拒绝呢?我们小时候家住在台湾一个叫宜兰的乡下(跟周渝民是老乡!小编注),书店里只有像《高更传》这样大部头的书,根本不要提什么绘本了。所以经常有父母问:我们小时候没看过绘本,不也这么过来了,而且活得也好好的。但时代有时代的产品,比如我们想寄一封Email给你,而你没有电子邮箱也不想设置,我们只好用寄信的方式,本来不到1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因为你不懂网络只能在10天后才能收到。所以除非你想要在潮流中退隐,否则在这个社会上摸爬滚打,就必须要学习现在的语言和方式。目前大陆和台湾都在大量地引进绘本,大家都在看,而你的孩子没看,以后会不会落伍或遗憾呢?况且绘本中有美美的图画,温馨或搞笑或有启迪的故事,所以,为什么不给孩子看呢?

(2)绘本就像一帖中药一样,在慢慢地改变孩子的体质。我们几乎就是用绘本喂我们小儿子长大的,他现在已经18岁了,独自在澳洲念书,我们最不担心的,就是他与人相处的能力,而这可能是人在立足社会之后,比学业成绩更重要的竞争力。人际关系怎么处理、情绪怎么处理、情商好不好……这些都不是教科书完全能给的,但透过绘本的共读,都可以跟孩子分享。教养孩子有很多方式,阅读只是其中的一种。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很少对他耳提面命,因为绘本里一样可以找到规矩和礼仪,积累久了他就会有所得。做阅读推广这么多年,我们个人感觉,读绘本长大的孩子什么样?最大的不同,除了创意,还有就是待人处世这一块。

(3)阅读效果不是在当下,是在未来。即使做了这么多年的阅读推广工作,当被问到“读绘本有什么用?”这类问题时我们也依然心虚,这恰恰就是阅读开展最难的地方。即使孩子读过一些绘本,短时间也不能

(五)亲子共读的三种方式

所谓“亲子共读”,是指爸爸妈妈陪着孩子一起阅读,这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佳方式。尤其是0~1岁的孩子,因为还不了解书本的内容,或是没有能力自己阅读,更需要大人陪在身边,一面看书一面解说。

(1)方式一。0~1岁孩子对任何物品都充满好奇,俨然是个小小破坏王,一旦拿到书籍,常会发生咬书、撕书、乱画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现象。在不破坏书籍的前提下,建议让孩子充分接触书籍,满足其探索的欲望,可选择布书、硬纸书、塑胶书等不容易被撕毁的书籍给孩子阅读间。

(2)方式二。孩子的专注力有限,在阅读过程中总是坐不住,很难安安静静坐下来看书或是听父母讲解。其实,专注力是可以通过时间慢慢训练的,父母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更不可以动怒,应该配合孩子能持续的时间,采取分段训练的方式陪他阅读。

(3)方式三。喜欢快速翻书也是0~1岁孩子的特征之一,父母明明还没说完某一页的内容,孩子却不停地把书往前翻或往后翻。其实,陪0~1岁孩子阅读时应该放轻松,不必过于拘泥于顺序或完整性。当孩子翻到某一页,就配合该页面的内容做说明即可。

营造愉悦的亲子共读氛围,想要营造愉悦的亲子共读经验,爸妈首先要调适自己的心态,将陪伴孩子阅读视为一件促进亲子情感而且有趣的事,让孩子喜欢上阅读。而不是预设目标,要求孩子学会这个、学会那个,让阅读变成一种压力,那就失去亲子共读的意义了。

(六)亲子阅读的四个关键

儿童发展中存在着许多个体差异,包括早期阅读能力发展方面。由于生理、心理、认知过程、社会、智力、教育等方面的因素,在学龄前儿童中间会出现阅读困难者,其主要特征是:“说话延误,在字词识别与事物命名上出现延缓,表达困难,难以准确使用词语,复述押韵的儿歌困难。表现出不同于学校教育阶段的阅读困难的独有特征:

1.感知—运动不协调

即缺乏精确复制感知印象的能力,手眼、手耳配合不协调,对事物的形状、图形—背景知觉不精细,物体再认困难等。

2.听—说不协调

即语言听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差,在语言模仿中经常出现吞音、误音、语言模仿不完整或病句。在儿童园中,有的孩子不能学习有节奏的动作,难以辨别语音之间的微小差别,不能把老师的指令传达给其他儿童或者家长。

3.记忆障碍

阅读困难儿童普遍存在着从感觉中接收信息的短时记忆的困难,在大脑中储存信息的长时记忆以及从长时记忆中搜索提取信息的障碍。他们时常表现出“漏斗型”的学习特征,往往记不住刚刚知觉过的学习内容,一边学一边遗忘。

4.思维能力缺乏

这种孩子难以说出事物ide相同于不同之处,难以正确完成匹配游戏,缺乏顺序排序能力,难以完成根据部分推断全体的拼图游戏等,表现出多方面思维能力的不足。

以上这些表现在孩子的日常活动中能经常观察到。如果家里有孩子时阅读困难者,家长应给予高度重视。除了要有极度的耐心,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之外,还要进行阅读困难的早期教育干预。阅读困难者的特点是很难主动阅读,家长可通过念儿歌、做游戏、画图画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调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让他觉得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其次是要选择与孩子生活经验贴近、情节单纯、画面美丽、色彩鲜艳、人物关系简单的图画书,并与孩子一边陪孩子阅读,一边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和鼓励。再次家长要经常边带孩子看书,边大声地朗读作品给孩子听。可选择节奏感较强的短句让孩子跟读,让孩子在辨音和发音上得到有效的训练。此外有条件的话,可让孩子做掌中木偶的表演游戏,既加强与语音的联系,同时发展他的头、口、手的协调能力,开发孩子的认知潜能,以提高孩子对语音的敏感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和孩子一起读童话书的四要点

童话是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营养。甚至有学者说,小时候没有读过童话的人,会有心理缺陷。听起来好“恐怖”呀!——因为我们小时候也没怎么读过。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童话”至今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请中国、日本、美国的研究者们坐在一起,就算讨论十天半月,他们也不会达成统一的意见。做个普通的读者其实是蛮幸福的,我们只需泛泛地知道,童话是一种属于儿童的文学形式就足够。给孩子读童话,并非所有大人都很坦然。缺少童话阅读经验的大人,往往不习惯童话大多不说“人话”的毛病。它们还堂而皇之地“胡思乱想”,基本上不切实际,因此很让人怀疑“缺乏知识性”。更让大人头痛的是,许多挂着“经典”标签的童话,不但有善与美的内容,还有恶与丑的东西——给孩子读这样的东西,岂不是会教坏了孩子、吓坏了孩子?

关于童话,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点常常被我们忽视——它是一种文学形式。给孩子读童话,最需要一种文学阅读的心情。文学有什么用呢?它的知识性在于想象力的激发,在于一种社会性的体验。这种体验虽然是虚构的,却是必不可少的,它让我们的生命得以扩展、延伸和升华。

作为文学的童话非常了不起,它能让孩子们在舒适的摇篮里、温暖的怀抱里、温馨的房间里,去体验人世间的形形色色,不拘于任何时空的限制。童话中的矛盾可以是非常温和的,也可以是相当激烈的,但不管如何发展,最终都是和平美好的——“他们快乐地生活在一座美丽的城堡里”。永远回归平和,是童话与一般大人的文学在处理矛盾的态度上最显著的区别。无论孩子在想象世界如何恣意遨游,他们最后总是在摇篮里、怀抱里、房间里“安全着陆”。优秀的、经典的童话,总是这样了不起!

以一种文学阅读的心情给孩子读童话,需要注意这样几个基本要点:(www.xing528.com)

1.故事就是故事

不少人在文学阅读中习惯于“对号入座”,在给孩子读故事的时候,这种倾向更为明显。比如常听大人劝喻孩子,故事中的某人如何如何,请孩子也如何如何吧。这是一种解读故事的方式,但作为文学阅读来说,总这么做未必是好的,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糟糕的。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灰姑娘》的故事,但把自己变成“等待王子拯救的灰姑娘”的女性应该是极少数吧。今天,虽然故事主人公的性格和人生取向我们未必赞同,但《灰姑娘》的故事依然美丽。因为“故事就是故事”,读故事的高手懂得如何从故事中“跳出来”,也会懂得如何引导孩子跳出来。

学会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欣赏故事。故事中有善与美,也会有恶与丑,它们都是人生中宝贵的体验。不知丑恶,也不会懂得美善。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故事中的丑与恶(假如不可避免的话)越是形象逼真,故事才会越完美。而在童话中,孩子们终会安全着陆。

在充分考虑孩子智力与情感的接受能力的前提下,我们想不必刻意去回避童话故事中看来阴暗的一面。同时,不必将故事变成道理,也不必用故事来讲道理。故事就是故事,真正优秀的故事,本身具有强大的道德力量。

2.语言的重要性

童话是文学的,而文学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我们给孩子读童话,也是在帮助孩子享受、学习文学语言。真正优秀的童话大师常常也是语言大师。收集整理《格林童话》的格林兄弟两人,本身就是语言学家。为孩子创作过经典童话的中外作家,如安徒生、狄更斯、卡罗尔、王尔德、格雷厄姆、波特、林格伦、怀特、苏斯博士、恩德、扬松、达尔、巴金、冰心、张天翼、叶圣陶、陈伯吹、孙幼军等等,在语言上都有很深的功力,也非常懂得儿童的心理。我们一向很顽固地建议大人们,在给孩子读童话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原著(包括原著的好译本),少用各种去皮卸骨的改写本、缩写本。

3.图画的重要性

除了能直观地培养孩子形象思维能力外,图画在儿童阅读中最大的功能是愉悦,它使孩子能很容易接受,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文学的、艺术的熏陶。给孩子读童话,尽可能选择插图好的读本,最好是选择真正的图画书。真正的图画书,不是那种文字配上说明性的插图的书,图画书中的图画本身也是能讲故事的,文字的叙述和图画的叙述各有优势,不可替代,相映成趣。

4.择优的重要性

给孩子读包括童话在内的书籍,目的在于让孩子获得阅读的习惯,保持对阅读的热情。一般来说,在阅读的问题上,应当给孩子足够的选择自由。但童年的时光非常短暂,孩子也并非生来的阅读专家,所以大人还是应该尽可能为孩子选择优秀的作品,渐渐培养孩子择优的能力。

由于童年的缺憾,许多大人十分缺乏童话阅读的经验,除了知道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外,对中外儿童文学世界的优秀作品几乎一无所知。实际上,这是一个十分广袤而美丽的世界,中外现当代的童话经典多得不胜枚举,而以图画书的形式表现的优秀童话,在当今世界上也已经形成了非常宏大的潮流。如今的孩子们,真是十分幸福!只要我们这些大人,能够静心反思,虚心学习,就能从这个美丽的世界淘得无数的宝贝。

(八)亲子阅读的五大技巧

一项调查显示,半数父母仅偶尔与孩子一起阅读。专家提示,阅读比起广播、电视和网络来,调动脑细胞去思考的成分更多,阅读要从小培养,既要持之以恒,还应讲究技巧。

案例:母亲给一岁半的儿子买了一本小人书。一天,母亲对另外几个好友讲起小人书中的故事情节:“有个叫桑布的男孩儿,过生日时,别人送给他好多好多的礼物。在回家的路上,他遇上了一只凶猛的野兽,把他的礼物全叼走了。桑布哭着回到了家,经过父母的一番安慰,不哭了,高兴地坐在漂亮的餐桌前吃饭。”母亲话音刚落,儿子突然说:“不,他哭的!”说着,便指着小人书给妈妈看。原来,那是封底的装饰画,上面的确画着一个哭着的桑布。

点评:以上是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举的一个案例,说明婴儿和成人对事物的感受、理解是不同的。这在大人给孩子说小人书时会明显地表现出来。所以,父母在给小宝宝说书时,要讲究技巧,慢慢提起他的兴趣,从而让他喜爱上阅读。

1.提前熟悉故事情节

上学时朗读课文的经历告诉我们,再简单的文字,第一次朗读时在字音、断句、重音和连贯性上都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肯定会直接影响你的小听众对故事的理解。所以妈妈在说故事前应先通读一遍,了解故事脉络、角色特征、语言风格等,才能更好地完成朗读。

2.要充满热情地朗读

要想让孩子对阅读感兴趣,父母首先要表现出乐在其中的状态。这样才会让孩子通过模仿向你学习,并被你的情绪所感染。相对逻辑语词记忆、形象记忆和运动记忆而言,这种情绪记忆对孩子来说更为持久和深刻。所以,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父母的热情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3.用手指点画页内容

一般而言,好的童话书包括三条线索:文字讲述线索、图画讲述线索和文字和图画共同讲述线索。因此,认真观察图画能够帮助孩子理解相关内容,并且培养他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对图画符号的领悟能力。所以父母在朗读时,如希望孩子注意的部分可用手指点,更能帮助孩子理解图和文的互补和互动,并关注其中别具匠心的小细节。

4.根据情节改变表情

要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声音表情”非常重要。可以采用声调高低、声音大小、声色粗细,以及生气或开心的腔调来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变化。还可以适当模拟故事中角色的动作和手势,使故事更形象化,以此刺激孩子保持注意力。此外,朗读的时候还要控制好速度,让孩子有时间去理解和吸收。

5.适时地用口头语解释

给孩子读书就是要让他接触丰富的书面语言,但是理解书面语言需要一定的过程,父母可以有意识地用口头语言或半书面语言来解释,譬如“愚蠢的主意”,就是非常笨的主意,那不是一个好主意等。

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意识地使用那些读过的书面词汇,以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书面语。朗读后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归纳和总结故事的大致内容,对孩子积累阅读经验很有好处。

(九)亲子阅读十八种方法

(1)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书。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如果你真诚地喜爱着《红楼梦》,那么就大声地朗读它,把这种快乐和热爱展示给孩子。对于初生的婴儿,声音的韵律和魅力远远比语言的意义更重要。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当然还需要为他选择合适的食粮:文学的、认知的、科普的、益智的、情感的等等。大人仍然可以遵循“我们喜欢,我们选择”的原则。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C.S.刘易斯有一句至理名言:“仅仅让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还算不上是好的儿童文学。”所以,如果一本童书不能唤起你的喜爱和敬意,你大可将它放弃,它未必是一本好书。

(2)为孩子大声读。为孩子大声读书,是公认的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为简易而有效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大声”并不是发出很高分贝的意思,而是指“读出声音来”让孩子能够听清楚。

1985年,大声朗读与持续默读被美国教育部正式确认为最为行之有效的两种阅读教育方法。大声读的益处非常多,能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提高孩子语言学习能力,并能直接引导孩子在阅读上取得更大进步。家长首先应告诉孩子阅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然后再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为孩子大声读书,本身并不困难,难在持之以恒。选择合适的时间段,每天坚持至少20分钟,和孩子一起快乐地享受这个过程,最好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如有可能,至少坚持到孩子小学毕业,直到他明确表示不再愿意继续。

(3)边读边玩。天下或许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却没有不爱玩的孩子。在观念上,不少大人把阅读或者学习活动看作是相当严肃的事情,其实,在早期教育中,孩子所学到的一切几乎都是从游戏中获得的。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本来就是一种游戏。儿童的阅读可以有许多种玩法。比如,有的书本身就是玩具,可以当作汽车在地上滚,可以当作积木搭房子,可以当作拼图变图案,有的可以在洗澡时放在浴盆里,可以铺在地上当作游戏用的地板。不过大多数低幼图书是一般的图画书,大人可以随机变出花样,和孩子边读边玩,如角色表演,画画,做手工等。

(4)他翻页,你读书。在为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孩子参与进来,将会既好玩又有效的事情。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可以翻动书页,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请孩子来主持翻页,由孩子来控制阅读的速度,你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5)阅图漫步。阅图漫步,就是轻松自然地引导、陪伴孩子翻看图书里的图画或插图。这种活动适合图画书或有插图的书。优秀的图画书往往秀很好的图画叙事能力,孩子甚至或以从图画中“读”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来。在这个阶段进行的漫步类似一种预演活动。比如:“不好,大灰狼来了!”“这只小猪为什么叫懒懒?”经过这样的热身,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对书里的故事也充满好奇心。

(6)一边读,一边演。在为孩子大声读书时,如果更多地加入表演成分,会让整个过程变得很开心,而且达到很好的效果,孩子天性喜动,好夸张,喜欢把什么事都当真。表演性的读书,正是要利用孩子这种可爱的天性,把他引到知识的殿堂中来。最简单的表演是富有感情色彩,节奏适当的朗读。最有趣的表演是吸引孩子来参与的分角表演。如果让孩子成为故事书中的一部分,他们会乐此不疲。

(7)引发问题,引导思考。在亲子共读的活动中,孩子往往会提出许多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机会,大人可不要忽视。与孩子共同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分享,分享快乐,分享困惑。如果大人善加引导,可以让孩子获得丰富的体验。

(8)聊书。与孩子一起读完书后,很多大人喜欢向孩子提问或要求孩子复述故事,这样做主要是想考查孩子是否理解、记住了故事。这的确是一种方法,但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不少孩子对这样的考查感到不耐烦,而他们的反应又令大人不满意。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渐渐对共读活动感到厌烦。与孩子聊书通常也是从一些问题开始,但这些问题并不是要考查他是否理解正确,而是要引导他说自己的想法来。因此这种聊书应当是无压力的、发散性的、结论开放的。我们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孩子理解,并从中获得快乐。与孩子聊书最好以“说来听听”这样轻松的用语开始,重要的不是让孩子“答对”,而是通过交流使双方获得认同。

(9)读后行动,拓展阅读。我们要关注孩子在共读之后的反应,因为阅读不是读完就完的事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阅读反应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帮助孩子理解并引导孩子拓展阅读的重要环节。小小孩如果喜欢上一本书,最常见的反应是“再来一遍”,他们喜欢大人反复读。有的孩子会把自己想像成书里的主人公,自编一些好玩的说法。还有的孩子,会把玩具动物排成队,自己捧着书给它们“讲故事”,这都是值得鼓励的积极反应。

(10)给自主阅读留出空间。在亲子共读中,除了大人为孩子大声读外,也应当鼓励孩

子自主阅读。大概从孩子手能抓住卡片时就可以让孩子自主阅读了。自主阅读的培养主要是注意力和习惯的培养。

(11)“书虫”长、长、长。不少家长喜欢为孩子做成长记录,这是非常好的习惯。如果能将孩子的阅读成长经历记录下来,不但会非常有趣,而且会对引导孩子阅读很有帮助。最简单的记录是记下每个阶段孩子读过的书。不过,做这样的记录最好是能让孩子一起参与,而且以有趣直观的形式来记录。可以将孩子读过的书名写在一张张卡片上,摆成一条虫子的形状,孩子读的书越多,虫子就越长。更为细致的记录还可以包含阅读的方法和孩子的阅读反应,如对某些书的好恶,读某些书时提到的有趣问题,读后感等等。

(12)延伸阅读。如果要激发孩子持久的阅读兴趣,就需要特别关注延伸阅读。最常见有基于作者、基于主题的或基于相关事件的延伸阅读,比如孩子在读到成语故事或历史故事时,会对历史上某个阶段的事件产生疑问,大人如果能适时提供相关的图书,一定能获得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基于主题或基于事件的延伸。

(13)让孩子引导孩子。让同龄的孩子进行阅读交流,是另一种既有效又有趣的引导方法。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是相互借书,最好的交流方式是让孩子们一起看书,聊书。

(14)走到哪儿,读到哪儿。阅读是一各生活方式,它是爱书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小书迷来说,到处都可以是读书的好地方。在家里,可以在床上,书桌上看书,也可以在地板上,妈妈怀里看书。外出时,可以在旅途中看,在郊游的山顶上歇息时看,可以让那些需要打发的时间变得更充实。

(15)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最常用的图书公共资源是书店,图书馆和互联网。

(16)书香满家园。用书来装点日常家居环境,在家庭中营造阅读气氛是让孩子爱上书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想让孩子爱上书,关键是大人对书的态度。家庭的阅读活动不但可以在亲子间进行,还可以在整个家庭中进行。大家一起聊书,一同看书读报,遇上好玩的段落,爸爸为妈妈读一段,妈妈为爸爸读一段,那种从阅读中获得的快乐,会很自然地传导给孩子,何愁孩子不爱上书呢?

(17)橱窗原理。我们逛商场时,往往会对精心布置的橱窗特别留意,许多人会在橱窗前流连。多项调查显示,在橱窗中展示的货品往往是成交率最高的。如果我们想向孩子推荐一本好书,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橱窗原理。

(18)享受爸爸的声音。让爸爸也来参与亲子阅读!在现代社会,阅读障碍几乎可以与学习障碍画等号,而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里,几乎都是女人带着孩子阅读,其后果是在小学五、六,出现明显阅读障碍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男生。

(十)儿童亲子阅读指导策略

1.选择合适的读物,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这是开展亲子阅读的最重要的前提。

2岁初期——单个物体画面的读物帮助儿童开始认知世界这一时期正是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求知阶段,他们开始喜欢自己翻书。家长可以为孩子购买一些“撕不烂”的读书或富有层次的立体图书等,让儿童自己摆弄。这一时期的亲子阅读,其目的不是阅读内容本身,而是在于图画书所展示的颜色、画面、文字的韵律、节奏给予孩子脑部的良性刺激。2~3岁——情节简单的读物陪伴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词汇量从250个增加到1000个,并从简单的语句发展到较为复杂的语句,开始学习理解简单的情节、故事画面。因此这个时期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色彩鲜艳、画面清晰、角色不易、图文并茂的大面画读物,鼓励儿童指着画面上的角色看看、讲讲、认认,说说故事中的短句和对话,引导儿童从听讲故事过渡到参与讲故事。3岁后期——情节生动、叙述性强的读物更能使儿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这时,家长可以用手指着读物上的文字讲述故事,并根据儿童的兴趣,教儿童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以便他们以后在看读物是,可以凭借对这些字的认识自己来讲述故事情节。当孩子熟悉读物内容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书中的角色来演绎故事。

2.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调动儿童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1)使用规范的语言,声情并茂地朗读家长在朗读时运用夸张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言使孩子引起注意,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当儿童再次翻阅图书时,他们也会主动地模仿家长的语言和神情,并开始使用规范的数面语言。(2)在游戏中阅读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要避免“功利心态”,把阅读变成“识字教育”,这样会过早地让孩子丧失自主阅读的热情。因此,家长要用游戏的心态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欢笑,让孩子尽情参与,享受阅读的乐趣。这都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也有助于养成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

3.科学地进行阅读指导,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

除了上面的方法外,家长孩子注意阅读的科学性。(1)逐页翻阅讲述;(2)翻阅画面时穿插提问;(3)连续翻阅一组画面;(4)反复阅读,挖掘读物的教育价值。

【注释】

[1]曾淑贤.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建筑及空间改善之探讨[M].台湾图书馆管理季刊,20l0,6(4):8~29.

[2]KPL.Publicconsultation[0L].http://www.kpl.org/central/pl~public:.html.

[3]邵博云.美国公共图书馆少儿专区的空间特色及设计要求[J].图书馆学研究,2011(10)。

[4]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

[5]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6

[6]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6

[7]陈立民.城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与空间的交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6.

[8]陈立民.城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与空问的交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5.

[9]陈立民.城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与空间的交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9.

[10]曹树.《打开一扇扇文化之窗——谈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家庭教育导读》2004年第3期

[11]马兰霞.《在孩子迷上电视之前培养阅读兴趣》,《家庭教育导读》2004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