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弋阳腔传入北京并形成独特的京腔

弋阳腔传入北京并形成独特的京腔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弋阳腔”在明代后期传入北京,在传播至北京的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北方地区的方言和音乐,而且还形成带有北京地方特色,即带有京师风味的“高腔”,因此也被称为“京腔”。“高腔”具有“字多音少”、唱腔高亢、一人领唱、众人帮腔的特征。

弋阳腔传入北京并形成独特的京腔

弋阳腔”起源于江西省的弋阳县,属于“南曲”之一种,明代万历年间,“弋阳腔”经文人与戏曲表演者以弋阳地方的戏曲为基础,吸收江西乐平地方和安徽青阳地方的戏曲要素,尤其是接受了浙江海盐县“海盐腔”等地方戏曲的长处,重新整合而成的新“弋阳腔”〔18〕

从16世纪中叶开始,“弋阳腔”传播到了北京、江南、福建和广东等广大地方,在传播与接触各地方戏曲的过程中,融合了各地民间戏曲音乐元素,有不同程度的组合与改进,形成了被赋予“高腔”名目的新的戏曲表演形态。“弋阳腔”在明代后期传入北京,在传播至北京的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北方地区的方言和音乐,而且还形成带有北京地方特色,即带有京师风味的“高腔”,因此也被称为“京腔”。据历史文献记载,清朝初期,满族八旗军为了庆祝在南方取得的军事胜利,骑在马上高唱激越高亢,响彻云霄的“高腔”之类的曲子,得意回朝。可见至晚在清初,“高腔”已经为清朝军队青睐,随着八旗军队一起进入了北京〔19〕

“高腔”具有“字多音少”、唱腔高亢、一人领唱、众人帮腔的特征。加上律动感很强的节奏以及由大鼓和铜制打击乐器的伴奏(无管弦乐器伴奏),配合“以口滚唱”的“滚白”特点,营造出“铙鼓喧阗,唱口嚣杂”的热闹气氛。而且它通过各种技术处理,进行巧妙的搭配与组合,以达到演出的高潮和相当喧嚣的戏剧效果〔20〕。(www.xing528.com)

康熙二十三年(1684),友竹主人在编纂的《新订十二律京腔谱》中指出:“高腔”与“弋阳腔”之间的差别已经形同天壤,“弋阳旧时宗派浅陋猥琐,有识者已经改变久矣。即如江浙间所唱弋腔,何尝有弋阳旧习。况盛行于京都者,更为润色其腔,又与弋阳迥异”〔21〕杨静亭《都门纪略·词场序》中对此也有记载,“我朝开国伊始,都人尽尚高腔。延至乾隆年,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称极盛焉”。可见高腔在乾隆初期在北京的流变已经达到顶峰,受到观众的特别喜爱。

“弋阳腔”的这种变化持续不断,到乾隆年间,“京腔(高腔)”经文人学者的润色、加工改造,使它与江西时代的“弋阳腔”相比,已经面目全非,由此可见戏剧在传播与接触过程中的开放和柔软性,以及各种文化的接触与市场竞争成就了新的戏曲表演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