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视点和内容构成的优化方法

研究视点和内容构成的优化方法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假如忽视包括宗教信仰在内的农村社会成员的精神行为,就很难理解中国传统戏剧的发生与展开。但是,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与发展田仲一成有关中国乡村戏剧演出关联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祭祀这一视点?

研究视点和内容构成的优化方法

将传统戏剧的发生和乡村戏剧的特征作为理解中国社会结构与文化契机的田仲一成,不仅利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且数十年间对香港和华南地方的戏剧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通过乡村祭祀关联的戏剧演出,也就是说从人们的集团性信仰行为来把握传统中国社会基层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态和结构的田仲一成,长期研究所累积起来的庞大成果对中国戏剧史研究,对有关的中国历史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持续的影响。

假如忽视包括宗教信仰在内的农村社会成员的精神行为,就很难理解中国传统戏剧的发生与展开。换句话说,在考虑农村社会戏剧的发生及其关联事项时,从祭祀来思考的视点非常重要,而且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探讨跨地域或大地域的戏剧,乃至考察覆盖全国大多数地域的戏剧形成与发展时,只强调祭祀这一视点,是难以整合性地掌握京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与机制的。覆盖大地域或跨地域的全国性戏剧基本框架形成之后,戏班的营业性演出活动,特别在农村社会中的表演活动确实与乡村社会的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思考戏剧的形成、展开及其戏剧的特质时,农村社会的祭祀活动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功能?祭祀仪式等活动中为什么需要戏剧?戏剧又发挥了什么样的社会功能?弄清楚这些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与发展田仲一成有关中国乡村戏剧演出关联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祭祀这一视点?同时,我们将京剧以及传统戏剧当作一个文化艺术的形态来讨论的时候,如何克服仅仅从戏剧内部和狭小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来探讨这一过去研究中的局限性?即在考察中国的传统戏剧时,超越乡村范围的大地域戏剧的展开以及营业性娱乐表演活动、不断流向城市的地方戏剧和戏班,以及整合地域性戏曲诸元素的综合性戏剧的形成和戏班的存在状态等课题,对弄清传统中国的戏剧、京剧的实态都是不可或缺的。

本研究的目的从戏剧与社会的关系,特别是戏剧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侧面,以京剧的形成及其展开为中心,探讨作为传统中国戏剧的京剧是如何从乡村性的或地域性的戏剧剧种,转变成大地域性的,乃至超地域性的戏剧剧种的?在作为一种“表象”性文化的京剧形成过程中,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和经济的诸要素是以何种形式参与其中的,另外,在一种传统的戏剧形成之后,又是如何在与市场发生关系的同时展开和变化的?

具体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阐明京剧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吸收了各地方的戏剧表演的形式和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政治和经济契机形成的?亦即理论性地描述京剧形成的过程,总结京剧形成的机制。

第二,论证一种戏剧形态定型之后,它是如何在演艺市场中展开下去的?在演艺市场中“游泳”的戏班又是如何与邀演地建立联系的?演艺市场的秩序又是如何被维持的?

第三,提出关于传统中国戏剧艺术形成及其发展研究的新视角,探索新的研究方法。

近年来,我主要关注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特别关注了田仲一成等日本学者的研究,在这些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广范围地收集了有关中国传统戏剧,特别是京剧的形成和发展的文献资料,并且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

本书为了更加清晰地说明戏剧的形成和展开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亦即为了说明大地域和超地域的戏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形成的机制,我们必须关注当时的社会经济网络的形成,然而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戏剧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变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为了阐明农村社会的戏剧经由市镇进入城市,经过各种各样的契机在城市中的交流和融合,逐渐演变成大地域以及超地域戏剧的过程,本书从社会网络论的角度出发,将在下面基于网络理论制作的两幅图中作具体的说明〔17〕

图1

图2

图1是根据美国著名的中国研究学者施坚雅的“原基市场”理论制作的一个显示最小市镇与各周边邻近乡村之间的关系图〔18〕,但图1只是形象地展示了最小的市镇与周边农村的社会经济关系,而不是施坚雅“原基市场”理论中的所谓六角形结构。换言之,在图1中,每个村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单位,从事日常性的生产,经营着自己的生活,最低限度地与市镇——集市发生经济方面等的交换关系。随着交换关系的发生,以最小市镇为中心,形成小型化的社会经济网络回路,各种不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关联的信息、人员与物资通过这个网络回路传送、移动。

图2是以最小的市镇为小交叉点,以普通都市为大交叉点,将庞大的政治和经济都市作为各大交叉点的交汇点,它显示出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经济的回路,亦即网络的结构形态。市镇在图1中是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经济网络回路的中心,而在图2中,市镇是一个很小的小交叉点的同时,它也成为以大交叉点为中心的大范围社会经济的网络回路的基点。

作为各大交叉点的都市,以交通网络、经济和行政关系网络的交汇处的政治型大城市为中心,构成更大的社会经济网络回路。在图1和图2中,如果说村落社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单位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乡村社会之上的所有交叉点基本是向周边开放的社会。在各个高级别的交叉点周边,有无数个低级别的小交叉点,而在高级别的大交叉点和低级别的小交叉点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关系,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相互连接。

一个社会经济网络回路其实可以看成是一个市场,复数的低级别网络回路和高级别网络回路构成一个复杂交叉的网络回路,或者说一个市场网络。在这样的网络回路中,人员、物资和金钱的移动呈现出非常多样复杂的形态,具体的状况需要专门的研究,但至少有两种形态是可以考虑的:一方面,人员、物资、金钱和文化从乡村社会,经由市镇和普通城市向大城市移动,这可以称为向上的“上升型移动”。

另一方面,如人员、物资、文化和信息等从大城市出发,通过普通的城市,再向市镇和乡村社会移动。这可以称为向下的“下降型——辐射型移动”。由于人员、物资、金钱和信息在这种网络回路中的移动,进行多样化的文化、信息的复杂加工、融合和创新。

本书基于上述的说明,用以下的视点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方面,从市场和剧场关系的角度,关注从清代的地方戏剧的兴起到凝结孕育出京剧关联的诸文化艺术现象,尝试把握京剧的形成过程。

针对A:相关的学术研究将京剧作为单一的文化艺术形态,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的倾向,B:从地方性共同体的内部把握传统戏剧艺术,这两种传统的研究方法和趋向,本书的研究重点在于关注与戏剧密切关联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变动,分析以京剧形成为中心的社会环境、政治契机、商人的经济网络形成等等地理性、社会性、政治性、经济性的诸因素,以及京剧形成的具体过程,尝试着重构京剧的形成史。

另一方面,从剧场与市场的关系角度,关注广东地方戏班的存在状态、戏班与邀演地(大范围市镇)之间的联系、邀演与承诺关系的履行以及戏剧演出市场的秩序,围绕20世纪上半叶广东地方的戏剧表演中介机构,探讨戏剧演出市场的特质、国家权力对戏剧演出这一公众性活动干预的状况。

这里使用的“市场”和“剧场”概念是本书中展开探讨时很重要的两个关键词。下面,我想就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加以解释和说明。

在本书第一部分中,所谓“市场”主要是指经济学上广义的市场,与一定的场所、时间无关,是存在于相互竞争状态的无数的需求、供应之间的交换关系,即这一抽象性的市场。所谓“剧场”不仅是指具体的舞台与戏剧演出的固定性设施,而且主要是指抽象性的戏剧演出这一社会空间,换句话说,在考虑“剧场”这一问题时,我们应该重视戏剧演出为什么被需要?戏剧演出是如何被接受的?戏剧演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样一些问题。

在第二部分中,所谓“剧场”的概念包含抽象的戏剧演出的社会性空间,同时我们也考虑它是一个狭义上的舞台、戏剧演出的固定设施和场地,比如城市中的“茶园”,农村社会中的寺庙、宗族组织等专用的舞台,以及临时舞台和某个“场”所。而所谓“市场”的概念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市场含义,在这里主要是指以戏剧演出这一特殊“商品”的需求与交换关系,换言之,主要指城市社会经济结构中戏剧演出这一消费空间的形成,农村社会中每年按惯例举行的仪式活动对戏剧演出的需要和消费等等。

在本书中将“市场”与“剧场”的概念作为标题来使用,这是为了更加清晰地说明中国传统戏剧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相应的机制。第一部分中的“市场和剧场”这一标题,意在指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前面所述的社会经济网络回路中,地方戏曲经过空间移动、相互交流、借鉴、加工与融合的复杂过程,发展成为大地域、超地域的戏剧形态。

第二部分中所谓的“剧场和市场”是指大地域、超地域的戏剧形态形成以及定型之后,在娱乐演出这一“市场”中戏剧演出展开的过程和状况。在第一部分中,我将市场和大地域、超地域的戏剧形成作为重点,而在第二部分中,则侧重于戏剧演出与娱乐演出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因此,“市场”和“剧场”的前后位置也反映出了本书在讨论这一问题上的逻辑关系。

本书重视发掘新的材料、提出新观点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通过新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解释京剧形成和展开的过程及其机制,特别是不仅从戏剧艺术的内部,而且还要从国家权力、民间社会和戏剧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从媒体的角度,通过对戏剧的形成与发展问题的探讨,对至今为止还未能充分理解的各种复杂因素进行整合性的说明。

另外,分析和研究农村社会的营业性表演活动——传统戏剧、戏班的实际状态、农村社会的戏剧演出“市场”的特质,以及国家权力对戏剧演出等公共性活动干预的情况,不仅对于京剧研究,而且在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方面可能提供新的见解,提出新的研究方法。

本书力图克服近年来京剧、传统中国戏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从戏剧表演这一艺术形式的内面、一些特别的地域(局部地区)、某些特殊的情况,而且还将其放在中国社会经济变动这一大的外部社会环境之中,重视内在机理与逻辑关系,对京剧的成立与展开进行整合性研究。其内容由两个大部分构成。

在第一部分“市场与剧场清代的城市社会与京剧的形成”中,主要通过社会环境、地方戏剧诸要素相互融合的契机、广域地理空间中形成的商业网络、各地方性文化流向城市以及融合等实证性研究,考察京剧形成的过程及其机制。(www.xing528.com)

第一部分共分为3章,第一章为“由乡村社会到城市的戏剧”,第二章为“地方戏剧整合的契机”,第三章为“地方戏剧的融合与京剧的形成”。

具体而言,在第一部分中,关注当时的社会变动,将以围绕京剧形成的各种社会环境、政治契机、商人经济网络的形成、扬州盐商的奢侈消费、乾隆皇帝的南巡、北京外城的会馆和戏园、“徽班”进京等作为研究素材,重视经济意义上的城市与城市之间,以及经济性城市与首都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京剧形成的地理性的、社会性的、政治性的、经济性的因素,以及具体过程,重构京剧形成的历史过程。

在第二部分“剧场与市场广东地方戏剧演出的展开”中,主要利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收藏的清代民国时期广东地方的戏班文书资料,考察传统戏剧形成之后,如何与邀请演出地方取得联系,如何维持戏剧演出市场的秩序,进而探讨戏剧演出这一市场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等问题。

第二部分共分为3章,第四章为“广东戏班文书与广东地方的戏剧演出市场”,第五章为“中介机构与戏剧演出市场”,第六章为“被操控的娱乐机构”。

具体而言,在第二部分中,将思考以下的问题:广东地方的戏班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的?从事营业性表演的大多数戏班与邀演地(广范围的市镇、乡村)之间,以戏剧表演为中心发生了什么样的联系?戏班与邀演地之间的邀演与应诺关系如何实施?戏剧演出市场秩序又是如何维持的?进一步而言,通过对戏剧演出这一“市场”的状况、戏班与邀演者之间的契约以及戏剧演出(戏班与邀演者)的市场秩序等问题的探讨,在弄清市场环境中的戏剧演出与戏班状况的基础上,解释在大地域环境中的新戏剧的形成机制。

作为定期仪式的一部分的戏剧演出活动,虽然在乡村社会这一公共圈的形成和维护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戏剧演出与戏班并非能够在这一需求与供给的“市场”中如鱼得水地自由发展。正如我们从清朝国家和民国政府一系列禁止演戏的规定中所理解的那样,当现代报纸等媒体出现之前,戏剧演出活动和戏班被视为对国家政权和社会习俗与秩序具有很大影响的媒体的一种形式,受到严格的控制与管理。

总而言之,一个传统戏剧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单纯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国家和民间社会的各种法令、规定与习惯的制约。因此本书中不只是从戏曲的内部,而且还从国家权力、民间社会与戏剧的关系,以及公共媒体这一视角来理解传统戏剧的形成及其展开。进一步在综合性把握复杂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传统戏剧的生成和展开的内在机制与特质。

本书探讨的传统戏剧生成和展开的“场”,并不限于田仲一成所重视的乡村社会祭祀的这一地理空间,而是放在广阔的地域范围中加以考察的。戏剧演出和社会以及广域地理空间的联结点是市场,在广域地理空间中使需求供给的交换关系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商业网络的形成。但是,正如前所述,戏剧演出并不是普通的商品,直到现代的报纸、广播、电视等电波信息传送出现之前,戏班和戏剧演出是一个特殊的商品,是一种流动性的媒体。因此戏剧演出不能像普通商品那样在“市场”中自由地伸展拳脚,而是受到国家权力、社会规则,乃至于戏剧组织内部各种要素的制约。

为有效地推进上述研究课题,在研究展开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市场的意义的同时,通过利用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运用网络理论的方法来分析各种各样的艺术信息的生成、流动与传播、变化与融合,并在第一部分中整理考察京剧的成立及其展开。此外,重视戏剧行业内部的行会组织的中介性作用,在第二部分中,重视运用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分析戏剧演出的市场秩序的生成与维护。为了更好地探讨戏剧演出与社会风俗以及国家权力的关系,引入了媒体理论,将戏剧、戏班视为传统社会的媒介进行考察。

【注释】

〔1〕“京剧”最初被称为“二黄”“皮黄”“皮黄戏”。根据吴小如的考证,清末前往上海演出的北京“皮黄班”,在上海的新闻报纸上被称为“京调”“京剧”,其名称也被沿用至今。参照《吴小如戏曲文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88~494页。

〔2〕《北京梨园掌故长编》称“清帝虽喜戏剧,而深知戏剧一道利少弊多,然非人情所能免,不过以供一己之娱乐。其种种禁令尤不近理,如内城不准设立戏园,载之国法,其视此途不可谓不重。然满人多游惰不好读书,往往沉溺于此,视同日常功课。至清末叶,内政不修、规律视同具文,上自皇帝、太后,下至贩夫、走卒,皆嗜戏剧,荒时废业”(《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下册,第886页)。

〔3〕地域社会这一概念具有多种含义,它作为方法论上的学术用语运用在传统中国社会的研究中。这里的地域这一空间社会是超越乡村的,大体相当于行政区划的县、府范围,或者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包含方言、文化、行政以及经济要素的区域。大地域大致相当于省级以及省级以上层级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空间,如华南(广东、广西、福建)、江南(江苏、浙江等)的社会空间。超地域主要相当于华北、东北这一类地理空间。

〔4〕川剧是一种以四川地区的方言和各种声腔为中心的传统戏曲类型。其中的声腔有高腔、昆腔、胡琴腔、弹腔以及灯戏。灯戏是本土的东西,其他的声腔则是明清时期由外省传来的。

〔5〕粤剧是以广东地方的方言和各地的地方声腔为中心形成的传统戏曲之一。声腔主要来自外地的“梆子”与“二黄”等。

〔6〕有关京剧形成的具体要素的说明主要参照本书第二章和第三章。本书强调戏剧的外部环境,对成为京剧的地方戏曲要素的说明并未完全展开,相关的内容请参照本书第三章。

〔7〕齐如山:《京剧之变迁》,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出版。王芷章:《腔调考源》,双肇楼图书部1934年出版。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北平邃雅斋书店1934年出版。《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北平松筠阁书店1937年出版,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12月再版。

〔8〕青木正儿:《青木正児全集》,春秋社1972年版。周贻白:《中国戏剧史》(上、中、下),中华书局1953年版。张庚、郭汉城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9〕马少波等编:《中国京剧史》上卷(第1~605页)、中卷(第606~1507页)、下卷(第一分册第1508~2020页,第二分册第2021~2853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有关京剧史的时代区分论,参照《京剧史照》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

〔10〕本书并没有深入到京剧的具体内容中,其原因在于20世纪中国传统戏剧,特别是对京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京剧的内部要素,而且相关研究极为详细,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齐如山、王芷章、周贻白、张庚、郭汉城、马少波、胡冬生、苏移等学者的研究主要将京剧的唱腔流派及结构、台词念白、角色、剧目、演员流派、故事、脚本和剧作家、舞台和道具、戏装和扮装、脸谱、武打戏这一戏剧表演内部的各个要素与侧面作为对象,取得了相当系统性的成果。本书研究的切入点不是戏剧或京剧的内部要素,侧重在中国传统戏剧形成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11〕Colin P.Mackerras:The Rise of the Peking Opera 1770-1870——Social Aspects of the Theatre in Manchu Chin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p190.

〔12〕参照田仲一成《中国演劇史》(东京大学出版会1998年)第1~3页。《中国祭祀演劇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81年),《中国の宗族と演劇》(东京大学出版会1985年),《中国郷村祭祀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89年)。《中国巫系演劇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93年)。

〔13〕马渊昌也《最近の日本における明清時代を対象とする“社会史”的研究について》(《中国史学》第六号,1996年)。

〔14〕前揭田仲一成《中国演劇史》。日本学者也有从戏剧侧面考察社会历史的例子,参照相田洋《清代における演劇と民衆運動》(《木村正雄先生退官記念東洋史論集》汲古书院1976年)。

〔15〕アンドルー·ガー《演劇の都·ロンドン——シェイクスピア時代を生きる》(青池仁史译,北星堂书店1995年)。ジョージ·R.カーノードル《ルネサンス劇場の誕生:演劇の図像学》(佐藤正己译,晶文社1990年)。J.-M.アポストリデス《犠牲に供された君主——ルイ十四世治下の演劇と政治》(矢桥透译,平凡社1997年)。フランセス·A.イエイツ《世界劇場》(藤田实译,晶文社1978年)。Goldstein,Joshua L:Theatrical imagi-nations:Peking opera and China's cultural crisis,1890—1937,Thesis(Ph.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2000.

〔16〕参照Jean-Christophe Agnew:“Worlds Apart:The Market and the Theater in Anglo-American Thought,1550-175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日文版ジャン-クリストフ·アグニュー《市場と劇場:資本主義、文化、表象の危機1550-1750年》中里寿明译,平凡社1995年)。有关ジャン-クリストフ·アグニュー的市场和剧场的研究成果,参照末广干《市場と表象の危機——アグニューをめぐって》(《現代思想》1993年第4号)。

〔17〕这两张图表是根据J.A.Bondy&U.S.R.Murty著,立花俊一、奈良知惠、田泽新成译《グラフ理論への入門》(共立出版株式会社1991年)、秋山仁《グラフ理論最前線》(朝仓书店1998年)作成的。

〔18〕参照G.W.スキナー(施坚雅):《中国王朝末期の都市》,今井清一译,晃洋书房1989年版,第5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