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年,在取得对南宋的绝对优势后,忽必烈颁布《建国号诏》,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定国名为“元”,蒙古人开始了对中华大地的统治。
此时,成吉思汗的诸多子孙也在横跨欧亚大陆的广袤土地上,建立起了诸多国家,虽然名义上他们都以黄金家族为核心,但实际上这些国家早已彼此独立,其间也不乏征战。忽必烈更改国号,是在寻求入主中原的正统性,也是在寻求自身的独立性。
蒙古政权统治华夏的时间并不长,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这个王朝带给中国历史的影响却非常深远。元朝带来的影响不是汉唐那样开天辟地的变革,也不是宋代那样的精致转换,而是交织着各种冲突,带有强烈民间朴茂气息的,对文化深层基因渐次的更替。
在正统的历史教科书中,从元到明清,被释读为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但以客观来说,这一阶段的历史,在文化上是衰落的,不再拥有鲜明的富于时代特色的文化表征,没有再超越前代的文化高度。同时,中央集权进一步扩大,文明在日趋精致的同时也逐渐腐朽。
对比元朝和宋朝,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宋朝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文官阶级,行政体系精致到甚至可以说有些复杂。无疑这是在唐代行政机制上的进化,但是到了元代,其行政机制又逐渐向唐朝靠近,依旧是三省六部的底子,只是多了一些行政机构而已。这一现象的产生,便是因为入主中原的蒙古人根本没有能力运转宋朝复杂的行政机制;同时蒙古内部也在进化,迫切需要从简单的部落制向国家化转变,两者的结合才产生出了元朝这样的行政机制。
在元朝的统治下,各种起义此起彼伏,贯穿整个王朝的始终,即便在元朝初期也是如此。这充分说明元朝的统治是极不成功的,民间包括部分士大夫阶层,对这种统治都有强烈的反抗。元朝宫廷内部也非常混乱,权利斗争异常激烈,入主中原短短九十余年间,共有14任皇帝,算上北元的三十余年,在位的帝王数量更是多达21位。这种频繁更迭帝王的现象,足以说明政治斗争之残酷。
马上得天下的蒙古人,并没能在马上治天下。终元一朝,始终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社会思想,也没能形成稳固的行政制度。元朝的统治者从未认识到思想对社会的作用,他们对各种思想兼收并用,对各种思想也几乎一视同仁,为了更好的入主中原,他们对儒家思想全盘接纳,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理学在元代的融合。(www.xing528.com)
元代理学的发展,也为明朝朱学与阳明心学的崛起提供某些思想的开端。同时,在汉族知识分子中,也同样有不少反对派的存在,他们要么避世乡间,要么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思想。虽然未在实质上影响元朝的统治,但各种思想的交融,依旧对元代的社会文化有很深影响。
同时,元代实行的四等人制度,将各个民族对立,也是社会思想割裂的根源之一,在机器大生产到来之前,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存在诸多矛盾。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有很多相冲突的地方。
看似宏伟的大元,实际上不过是筑在沙堆之上的城堡,一旦失去武力的优势,各种被压制的社会矛盾便会在短时间内爆发,最终摧毁帝国的统治,元末到明初的历史也正是如此。
政府行政机制的不固定,社会思潮的纷繁复杂,都让元代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控制力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元代的社会生活变得更为多样。这种多样不在于社会活力,而在于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
元代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宋代的商业行为,在同等社会条件下,商业持续处于比较发达的时期,也促使着社会基础朝着这些方面演变。因为蒙古人建立起了横跨欧亚大陆帝国的原因,元代的海外贸易也有一定程度的扩大,这种扩大并非单指意识或行为,而是在一个“同宗”的政权下,确实会带来很多便利,至少阻碍会降低很多。
元朝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是这一时期所有社会活动的根源与注脚,印学在元朝的发展与演变,同样服从于这一时期大环境的变化与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