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印章的变迁与审美需求的演变

宋代印章的变迁与审美需求的演变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刻只在皇室所用“宝”以及部分民间私印中存在。米芾“祝融之后”米芾“楚国米芾”宋代印章基本上是一次铸造成形,对比前代印章,可以看到其边框开始变细,渐与印文笔画粗细相同,总体形成“细朱文”的样式,印文也较之唐代官印趋于规整精致。除了前文所言因为皇权的加强,印章在宋代逐渐更具有威严感外,这也与宋代整体审美需求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宋代印章的变迁与审美需求的演变

宋代印章主体也是铸、刻两种制造方式,其中铸是最主要的制作方式。刻只在皇室所用“宝”以及部分民间私印中存在。宋代铸造印章都是一次成型,只在铸成后经过一定的打磨工艺。唐朝时期的“蟠条印”在官印中已经不见踪迹,在民间因为禁止私铸印章,因此也不复存在。

米芾祝融之后”

米芾“楚国米芾”(www.xing528.com)

宋代印章基本上是一次铸造成形,对比前代印章,可以看到其边框开始变细,渐与印文笔画粗细相同,总体形成“细朱文”的样式,印文也较之唐代官印趋于规整精致。除了前文所言因为皇权的加强,印章在宋代逐渐更具有威严感外,这也与宋代整体审美需求的变化有一定关系。这种审美取向,最开始只是在内府之中应用,而后又逐渐影响到了这一时期的文人,如米芾的“祝融之后”“米芾之印”“楚国米芾”等印,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这也成为元代文人直接取法的对象。元代赵孟頫的诸多印章,都有这种痕迹,甚至其“天水郡图书印”“赵氏书印”中的“书”字与高宗“御书之宝”“内图书印”中的“书”字的篆法都是几乎完全相同的。

文人的介入,开始将印章纳入审美范畴,或者说文人开始注意到印章可以作为艺术的构成之一。这在前代从未有过,米芾就曾评价当时的印章说:“印文须细,圈须与文等……我祖秘阁图书之印,不满二寸,圈文皆细,上阁图书字印亦然。仁宗后,印经院赐经用上阁图书字,大印粗文,若施于书画,占纸素字画多,有损于书帖,近三馆秘阁之印文虽细,圈乃粗如半指,亦印损书画也。王诜见余家印记与唐印相似,始尽换了作细圈,仍皆求余作篆。”[29]他也已经开始书写篆书,参与到印章的设计之中,将其看作篆刻的肇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