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吾丘衍与汉印标杆的创作方式

吾丘衍与汉印标杆的创作方式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根据现有的研究发现,这并不符合实际状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在创作上,以汉印为标杆,并非肇始于吾丘衍,但是吾丘衍因为自己政治思想的投射,赋予了这种以汉印为标杆的创作方式精神内核,将其定义为正统。而囿于各种观念,对于隋唐以来的朱文官印,至少在篆刻史上是被忽略的,但殊不知这也是当今篆刻艺术的重要营养。

吾丘衍与汉印标杆的创作方式

赵孟頫、吾丘衍之后,普遍认为,直到元末才由王冕、朱珪开启了文人治印的先河。但根据现有的研究发现,这并不符合实际状况。根据孙向群的研究,在宋代人们用石头刻印并不罕见,文人用石头刻印也不是从王冕开始。[8]文人篆刻,用石材作为主要材料,只能说是因王冕而得以普及。

宋代是我国金石学的第一个高峰,诞生了许多金石学家,在史料中也不乏宋代关于古印的著述。文人收集这些古印,除了考据,还将其作为学习的范本。南宋著名金石学家王厚之(1131—1204,字顺伯,号复斋。南宋著名金石学家、语文学家、理学家和藏书家。)在其《汉晋印章图谱》第一部分的“官印篆式”后就有注曰:“可见古人官印制度之式,又可见汉人篆法敦古,可为模范,识者自有精鉴。”按罗福颐(1905年—1981年,古文字学家,字子期,罗振玉之子。)的说法“考中虽有宋临川王氏汉晋印章图谱,然仅见木刻本,疑出后人伪托也。”但宋代金石学很繁盛,出现这样的印谱版本是在情理之中,且还有证据表明宋代已经有文人从事了篆刻实践,故本文不采信罗福颐观点。

从“汉人篆法敦古,可为模范。”一句可知,在宋代印谱已成为人们刻制印章的范本了,今天在零星的史料中,也可以看到宋代有文人亲自镌刻印章,[9]只是这些文人大多名不见经传,且作品没有流传下来,所以不为人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宗秦汉”的实践,最迟在宋代已经开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在创作上,以汉印为标杆,并非肇始于吾丘衍,但是吾丘衍因为自己政治思想的投射,赋予了这种以汉印为标杆的创作方式精神内核,将其定义为正统。同时,这种正统的思想也与元代在文人士大夫之间风行的“复古”思想吻合,由此汉印成为篆刻标准的源头。从篆刻产生的初期来看,在艺术上,无论何种取法,并没有高下之分。但正因为这种“正统”的论述,让后世的篆刻家都以此为圭臬,并且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不断丰富这种创作形式,遂促成了后来汉印在艺术史中的崇高地位。

因此,篆刻实际上是一门被“制造”出来的艺术,只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被不断地进行优化,最终成为了今天的面貌。

虽然篆刻界都认为“汉印”是篆刻的源头,但在实际创作中,还是可以看到汉印之后的诸多印章形式对篆刻的影响。今天的工稳一路印风,除却鸟虫篆等出自汉玉印外,实际就是隋唐开始的朱文印章的遗风。

南北朝之后,因为纸张的广泛使用,印章的钤盖对象变化,白文印章已经不适用,为使字迹更清晰,朱文印章开始成为主流。不管是铸造制成也好,用金属丝盘曲也好,为使得印面字迹清晰,线条都是偏细的,这与汉印有了明显区分。同时为了使印面平衡,结字上有了更多盘曲,增加了部分线条排布的密度。

遍观明代开始的诸多篆刻家的作品,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们的朱文印,就是在同时期的官印上的变化,两者可以找到很多共同点。可以明确地说,朱文篆刻作品就是对当时官印的模仿变化。在篆刻史上,白文朱文是齐头并进,同步发展的,因此并不能单纯的将篆刻源头全部归于汉印,篆刻朱文的源头也绝不是汉印。而囿于各种观念,对于隋唐以来的朱文官印,至少在篆刻史上是被忽略的,但殊不知这也是当今篆刻艺术的重要营养。

【注释】

[1]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www.xing528.com)

[2][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会出版社,2003.

[4]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会出版社,2003.

[5]徐邦达.略论唐宋书画上所钤的公私印记[J].印学论丛,1987.

[6][元]陶宗仪.书史会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7][明]王祎.王忠文集·卷二十一[M].吾丘子行传,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8]孙向群.对宋代文人从事篆刻实践的进一步考察[J]印说,2004.

[9]孙向群.对宋代文人从事篆刻实践的进一步考察[J]印说,江苏:苏州,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