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探究拾骨再葬的孝道文化

深入探究拾骨再葬的孝道文化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拾骨葬也称“二次葬”或“捡骨葬”。壮族先民认为,亲人离世,待其筋肉腐化之后,再拾其骨入土埋葬,只有这样做才能称得上是尽了孝道。壮族长期居住和生活在岭南炎热的地带,拾骨葬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是,根据田野调查,拾骨葬更多的是蕴含着壮族浓厚的孝道文化。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认为,死者出殡不逢吉时,则须将灵柩架于在墓地临时搭建的棚内,几年后拾骨择吉地再葬。

深入探究拾骨再葬的孝道文化

壮族有一种历史悠久、神秘而奇特的丧葬习俗——拾骨葬。拾骨葬也称“二次葬”或“捡骨葬”。有关学者研究认为,这种丧葬习俗在新石器时代壮族先民骆越人中已有,至今在壮族民间中仍很流行。壮族先民认为,亲人离世,待其筋肉腐化之后,再拾其骨入土埋葬,只有这样做才能称得上是尽了孝道

以前,壮族对待亲人离世,若非吉日,又没有选好安葬地,则会“寄葬”,也就是暂时将死者埋在某个地方。有的将棺材“寄葬”在干燥的岩洞和崖壁下,三五年待其筋肉腐化、骨节脱落之后,再开棺拾骨。

拾骨多在清明或者秋冬季节由道公择吉日进行,由死者子孙和其他亲属一起参与。他们先到坟前摆鸡、猪肉、酒等祭品,然后点香、烧烛、烧纸钱,跪拜死者,随后便破坟开棺,将死者遗骨拾起、擦干净。从破坟开棺到拾骨,全程要以阳伞遮挡,避免死者遗骨见天。一般情况下,拾起的遗骨当天要背回家过一晚,但是不能带进家里,只能将之放在屋外檐下用竹篾席围成的一个阴暗狭窄空间里。当晚,死者子孙一边清洁死者遗骨,一边追忆与死者的往事。如死者遗骨受潮,则会用炭火将其烘干,然后按从脚到头的顺序,将遗骨盛入一个高2尺(约67厘米)、直径1尺(约33厘米)的陶罐里,这个陶罐俗称“金坛”,之后再将陶罐埋入事先找好的安葬地。如暂时还没找到安葬地,陶罐则会被“寄存”在有台地的坡洞或崖洞里,直到找到安葬地方才下葬。(www.xing528.com)

关于这种奇特的拾骨葬的起源,民间传说是骆越先人的男子入赘到女方家,并在女方家死亡,由于男方家离女方家远,男子遗体只能暂时“寄葬”于女方家附近的墓地,待其遗体筋肉腐化、骨节脱落,家人再拾骨带回男方家举行葬礼。壮族长期居住和生活在岭南炎热的地带,拾骨葬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是,根据田野调查,拾骨葬更多的是蕴含着壮族浓厚的孝道文化。壮族人民认为,父母离世,丧事匆忙办理,没能给父母找到埋葬的吉地就草草埋葬,再加上气候炎热多雨,棺木易腐,没过几年遗骨和泥土便混为一体,如果不将父母的遗骨拾起擦净、烘干,是对父母不孝。因此,必须将父母的遗骨拾起擦净,重新安置在干燥之地。

由于广西多民族交错杂居,受到壮族风俗的影响,侗族仫佬族京族和部分汉族也有拾骨葬的习俗。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认为,死者出殡不逢吉时,则须将灵柩架于在墓地临时搭建的棚内,几年后拾骨择吉地再葬。京族首次葬棺材,坟为椭圆形,不设墓碑,俗称“大葬”。一般满三年后进行二次葬,但要在重阳节那天才能开坟拾骨,并用骨盒将死者的骸骨装好,择吉日再葬。再葬时,坟墓堆成圆形,并用方形的石头立碑,在碑上刻上死者名讳和死亡的年月日。京族将这一礼俗称为“圆坟”,认为圆坟地点的好坏与子孙生活和境遇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二次葬的地点十分讲究。平果市汉族在人死三年后,同样也开棺捡骨,择吉地再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