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州广西的客家围屋:客家民居经典建筑特色

贺州广西的客家围屋:客家民居经典建筑特色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客家围屋又称客家围龙屋、转龙屋等,是汉族客家人的特色民居建筑,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之一。广西的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贺州。贺州客家围屋前半部为半月形的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最小的围屋建筑面积也有上千平方米,大的则有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

贺州广西的客家围屋:客家民居经典建筑特色

客家围屋又称客家围龙屋、转龙屋等,是汉族客家人的特色民居建筑,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之一。客家围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其结合了汉族古朴遗风以及南部山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之一。广西的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贺州

各地围屋有不同特色,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贺州客家围屋前半部为半月形的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块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石块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净化池。

围屋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屋建筑面积也有上千平方米,大的则有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围屋多为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个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厅堂左右有南北厅、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和排污。

横屋外层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是二围层。围屋层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便于抗击来犯之敌。围屋的建筑设计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过去,客家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经常有盗匪侵扰,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聚族而居,建造具有防御功能的住宅。围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抵御盗匪。(www.xing528.com)

●贺州客家围屋

围屋在贺州一带有很多,如白花村的陈家围屋、寨脚围屋等,以莲塘镇仁冲村江氏围屋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江氏围屋建于清乾隆末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围屋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分南、北两座,相距300米,呈掎角之势。南座三横六纵,有厅堂8个、天井18处、厢房94间;北座四横六纵,有厅堂9个、天井19处、厢房132间。整座围屋建筑为方形对称结构,四周有高墙与外界相隔,屋宇、厅堂、房井布局合理,形成一体,厅与廊通,廊与房接,迂回折转,错落有致,上下相通,屋檐、回廊、屏风、梁、柱雕龙画凤,富丽堂皇。

客家围屋不仅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的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它全面地展示了客家人的人文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