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存在有着深刻的经济和政治根源,它是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和信用发展的产物,是经济、金融领域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早期的中央银行是在大商业银行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的。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
1.货币发行问题。在资本主义银行发展的初期,由于发行银行券利润可观,许多商业银行都发行银行券。但是,由于它们在信用、实力、经营区域等方面存在局限,致使货币流通缺乏统一性,币值难以稳定,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有鉴于此,一些国家以法令的形式,逐步将货币发行特权赋予一家信用卓著、资力雄厚、经营审慎的大商业银行。此即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演化的起点。
2.政府融资问题。国家机器的强化、自然灾害的破坏以及内外战争的频频爆发,加剧了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政府在授权商业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同时,作为交换条件,往往要求它向政府融资或者代为筹资,并提供经理国库等金融服务。
3.票据交换和最后贷款人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银行业务的扩大,银行每天收受票据的数量不断增加,彼此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日趋复杂;同时,银行在经营中会不时出现资金头寸的临时短缺,尤其在金融危机时,更易因存款人挤提而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困难。为了维护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转和金融业的稳定,就需要有这么一个机构,主持全国金融机构之间的清算事宜,并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责任。而此项使命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央银行的身上。
4.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问题。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由于政府改变放任政策,对国民经济积极施加干预;由于金本位制瓦解并为管理纸币制度所取代,货币供应更为灵活、更富有弹性,并因而能更为深刻地影响经济;由于金融事业迅速发展而经济和金融危机却日益深重,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变得异常突出。要实现政府的经济目标,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健,就必须强化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上的职责与权限。
中央银行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①初创时期。1656年由私人创办的瑞典国家银行以及1694年成立的股份制的英格兰银行,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中央银行原型。从1656年瑞典国家银行成立到1913年美国建立联邦储备系统,前后257年,为中央银行的创始时期。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成立的中央银行有29家。②发展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中央银行的发展时期。1920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要求凡未设中央银行的国家应尽快建立中央银行,这为中央银行的迅速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在1921年至1942年期间,世界各国改组或设立的中央银行有43家。③普及和加强时期。二战结束以后,各社会主义国家和新独立国家纷纷建立了中央银行。从1945年起至1971年止,改组、重建和新建的中央银行共计50余家。同一时期,各国政府还加强了对中央银行的控制与利用,如法国和英国先后于1945年和1946年将中央银行收归国有,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倍受重视,在国内和国际经济领域的地位日趋提高。(www.xing528.com)
分析中央银行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早期的中央银行,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及货币信用经济的发展,在大私人商业银行的基础上逐步蜕变而来;而后期的中央银行,则多半是借鉴别国经验,立足本国实际,经立法人工创设。
2.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其职能不断充实与完备的过程。最初是垄断货币发行,服务政府财政;后来发展到主持全国清算系统,承担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责任;最后则直接代表国家调控货币供应,管理金融事业,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
3.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所有权私有为主向以所有权国家公有为主转化的明显趋势。早期的中央银行是在私人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一些国家陆续对中央银行实行了国有化改造;后期建立的中央银行,则多由政府直接投资。目前,绝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的资本全部或部分为国家所有。
4.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放弃自身营利目的、与国家政权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由最初的特权商业银行发展到准国家机关,最终成为国家机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