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不是一种课程类型,它属于课程管理的一个范畴。在我国,校本课程指的是由学校生成的,既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又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学校资源优势的课程。按这个定义,校本课程有两重意思:一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一是学校设计开发的新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其特点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其开发主体是教师。我国地域辽阔,风土人情多姿多彩,校本课程开发前景广阔。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作为地方性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资源,自然被各地区和有关学校纳入视野。
案例:一个学校地方民间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8]
为了更好地让娄方田锣鼓在校园中传承与发展,音乐组教师成立了专项课题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发展娄方田锣鼓艺术教育的三年规划,保证了一定的活动资金,确保各项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并加强常规管理,做到活动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大落实。
音乐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娄方田村,走访民间老艺人,收集相关的民间音乐音像,曲牌、文字等原始资料。在“走出去”的同时,把优秀民间艺人请进学校,组织并定期开展娄方田锣鼓艺术创作活动。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音乐组教师轮流参加各级各类民间音乐活动,以开阔视野,提高娄方田锣鼓的教学水平。
在学校的支持下,音乐组购买了4套娄方田锣鼓乐器,在全校选拔出器乐特长生,组建成学校第一支娄方田锣鼓校队,利用每周五下午社团活动时间开展训练。除了由学校专业特长的老师教学外,还邀请了娄方田锣鼓传人定期走进课堂,通过直观的口耳相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娄方田锣鼓表演方式多为坐堂,且曲牌记载不易读懂。在社团教学中,我们首先简化节奏谱,将民间艺人随手记录的节奏谱规范到教材上的节奏写法。其次,创新表演方式,根据演奏曲牌所表现的意境和气氛,加入简单生动的情景表演,穿插歌唱与舞蹈,让学生爱上娄方田锣鼓,乐于去表演。并注意打造保留其中的优秀作品,做好传承与发展。
娄方田锣鼓文化课程的开设,初衷是想让娄方田锣鼓这一濒临失传的艺术得以在学生中广泛推广宣传,培养一批娄方田锣鼓的爱好者,使娄方田锣鼓得以传承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编写中,坚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学生可接受为原则,一是要求学生能看懂娄方田锣鼓,并能认读基本曲谱;二是能了解娄方田锣鼓中锣和鼓基本节奏,并能合奏上简单的一段;三是让学生认识到传承娄方田锣鼓文化的重要性,了解娄方田锣鼓民间艺术的起源、发展历程、表演形式。课堂中可综合以上三点,给予学生适当的合格、良好、优秀等学习评价。
我们把娄方田锣鼓文化作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全面引进课堂,意在把娄方田锣鼓文化通过学校的层面进行推广和普及。课堂中通过听、唱、奏、演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能力,增进他们的家乡情,让他们能够带着喜爱去了解、去学习,甚至成为娄方田锣鼓的优秀继承人。
娄方田锣鼓经过改进后,节奏变得更清晰、明快,加上音乐、舞蹈、情景表演等,开始成为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符合他们口味的课程。
这个案例比较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学校基于地方民间音乐资源而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www.xing528.com)
课程目标——推广宣传,培养爱好者,传承和发展。
课程开发——三年规划,活动资金,常规管理,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大落实。
课程内容——收集整理,识读鼓谱,锣鼓校队,听、唱、奏、演结合。
课程运行——专业特长老师教学,邀请传人定期走进课堂,社团教学。
课程评价——适当的合格、良好、优秀等学习评价。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进校园。非遗文化涉及民族的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其多样性功能决定了其具有历史、文化、精神、科学、审美、和谐、教育和经济等多方面价值,价值累积形成文脉。以艺术方式表达,从精神层面影响民族的审美,对个体表现为情趣和格调,对公众则集中表现风尚和风貌。审美引领要按照文化生成规律,进行有历史久远性眼光的精神牵引,一旦审美标准、审美偏好和审美理想形成,便会形成社会跟随,影响整个社会的审美取向。因此,非遗进校园一要选好项目,二要进行课程化管理。
案例:泸师附小的本土艺术课程
2012年,经泸州市委宣传部批准,泸师附小成为泸州首个小学“泸州河”川剧传习基地。从此,泸师附小的学子们开始接触川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非遗传习所的老师们,利用社团课的时间向孩子们介绍“泸州河”这一剧种,教会孩子们唱、练、做、打。学校尝试将川剧融入学校的音乐课程,让更多的孩子从西区的一板一眼中领略川剧的神韵。音乐组老师们也将川剧作为学校特色课堂在全校教师面前展示,获得认可。
这是个川剧(戏曲音乐)进校园的典型案例。师资来源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传习方式包括“非遗传习所的老师”来校教学和本校教师将川剧融入音乐课程,开发川剧特色课堂等。获得效果一是得到学校和全校教师认可,二是学生们在获得本土艺术熏陶的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传承。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校教育更显出其保存和发扬民族民间歌舞的重要意义。比如,叙永县有个学校地处苗族聚居区。苗族聚居地区有着丰富的苗族文化宝藏,这里的苗族同胞能歌善舞。但苗族有传统的语言,却无传统的文字。由于与汉族广泛杂处,用汉语言文字的情况日益频繁,学汉语言文字、效仿汉文化渐成“时尚”,川南苗族普遍使用汉姓起名,以使用汉语文为荣。汉苗之间呈现出了强势和弱势民族的区分。历史上“制度性不平等导致的观念上的偏见和行为上的歧视,自然也就更多地施加在苗族身上”[9]。处于弱势的苗族“耻于说苗语”,往往不愿将这些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教给自己的子女。挖掘和开发这些本土文化宝藏,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学校教师深入苗族村寨,进行民间采风,将他们口头传唱的歌曲和苗族的本土舞蹈记录下来,再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校本教材,为学校校本课程所用。[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