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民间音乐韵味的教学方法

探索民间音乐韵味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民间音乐的约定性,表现在音响上莫过于强调“韵”。中国传统音乐的“韵”为何物?“韵”是乐音最深层次的润饰,是思想感情细微变化的结果,是音乐思维最细腻的表现,强调的是“弦外之音”,“音韵萧然得于声外”。从音乐审美角度看,“韵”味是一种听觉和视觉上的心理感受或审美体验。如加花音、滑音的使用具有表达特定情感,体现风格韵味和体现歌词字调的作用,多属微分音,使音乐产生细微变化,是实际记谱中无法逐一记录的。

探索民间音乐韵味的教学方法

俞人豪先生曾指出:“音乐信息是作曲家力图通过音响形式、音乐媒介将自己的主观体验传递给他人的内容。”[9]作为音乐信息的载体的音响形式有一定的约定性,这种载体必须运用人为的某种音乐体系创造出来。这种体系一般说来与传统有一定联系,听众必须对这种音乐体系及其惯用的技术与手法有一定程度的熟悉,通过有意识地学习或长期积淀才能理解。中国民间音乐的约定性,表现在音响上莫过于强调“韵”。

“韵”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灵魂,是中国人音乐思维升华的结果,它不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中国传统音乐观念和音乐表现成熟的结晶。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谓艺术“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10]。中国古代文学家艺术家无不强调“韵”的意义。东汉蔡邕撰《琴赋》,有“繁弦即仰,雅韵乃扬”之语,左思《魏都赋》有“金石丝竹之恒韵”之句。隋唐以后关于音乐之韵的记载逐渐多起来,如刘禹锡“曲终韵尽意不足”(《伤奏姝行》),白居易“楚丝音韵清”(《夜琴》)。宋代关于音乐之韵的诗文更多,杨守斋《作词五要》强调“第一要择腔,腔不韵则不美”,把韵强调为创作作品、欣赏作品、评价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到明清,对韵的描述和发展都达到更高的高度。

中国传统音乐的“韵”为何物?包括表层与内涵两个方面。在表层上,中国传统音乐是以“音腔”为基础的音乐结构,这种音乐结构与汉语的特点紧密相连。汉语除有声母、韵母相拼的语音特点外,还具有音调的高低变化,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连在一起时,音节的高低升降往往发生变化,因此,汉语音节不仅具有辨义的作用,而且富有音乐性。语言的音调变化对音乐旋律的直接影响是“字领腔走,腔随字行”“依字行腔,以腔传情”,旋律行进多与字调相吻合。沈洽先生在《音腔论》中指出,“音腔”是一种“带腔的音”,“包含有某些音高、力度、音色变化成分的音过程的特定样式”[11]。与欧洲民族传统音乐的单音一样,都是结构音乐活体中的一种最小有机整体。但是与欧洲民族音乐中单音在音乐中是一种直线的音高发展过程,音与音之间构成的跃进关系不同,“带腔的音”的音高变化呈现一种连变、渐变特征,是曲线状的音过程。

在内涵上,“韵”强调润饰。中国传统音乐的乐音,除了有没有任何饰润的平直音外,大量的音本身都会有或多或少、或曲或弯、或“马鞍形”的润饰。这种润饰有的在音前,有的在音后,有的是“去而复返”。其音高有的固定不变,有的处于游移状态或是恍惚状。这种表层结构反映出的内涵要通过演唱(奏)才能表现出来。“韵”是乐音最深层次的润饰,是思想感情细微变化的结果,是音乐思维最细腻的表现,强调的是“弦外之音”,“音韵萧然得于声外”。其魅力在于使人们身心陶醉,超越感官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

从音乐审美角度看,“韵”味是一种听觉和视觉上的心理感受或审美体验。一般来说,民歌旋律与歌词呈现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旋律走向与语言表达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韵(音腔)的形成,一方面与演唱(奏)者的艺术修养有关,一方面与乐器以不同的手段(技法)形成不同的韵味,演唱者以不同的润腔演唱有关。润腔是指声腔的润色和润饰,在吟唱的基础上对某个基本曲调进行装饰性的华彩演出。四川民歌歌唱实践中所使用、增加的润腔旋律源于民族性、地域性语言本身所固有的音调特点,体现了乡土语音、声调的变化。民歌润腔手法很多,润腔效果十分细腻微妙。如加花音、滑音的使用具有表达特定情感,体现风格韵味和体现歌词字调的作用,多属微分音,使音乐产生细微变化,是实际记谱中无法逐一记录的。波音是本音与邻音的连续快速交替形式形成的波颤,颤的幅度、速度多种多样,效果有种种细腻微妙的变化。润腔的方法不同而形成“百花齐放”、韵味各异的风格,因此形成不同的门派,传承不辍。

民间音乐的很多乐句都需要以润腔形式表现,而润腔又是实际记谱无法逐一记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和学唱。

案例:《石工恋歌》教学片段

《石工恋歌》是泸县一中音乐教师田间在采风基础上写的“一个既兼顾借鉴原有的石工号子,又能塑造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有真情实感、有曲式结构层次的作品”,表现石工在打石、抬石的劳动过程中,遇上一个洗衣姑娘,双方发生的情感交流的故事。在上述乐句中,“幺妹”是四川方言对年轻姑娘的统称,“妹”在人们日常说话中也通常儿化,因此演唱时“3”这个音就不能简单地唱为单音,而应处理为下滑音,“妹”这个词也应发为“mèr”。

案例:《二妹养猪办法多》教学片段

1.师出示图片,学生理解歌曲表达内容

今天老师要教大家唱一首江阳区的民歌,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猜猜这首歌曲主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生:赶猪。)

2.乡下唤猪是怎么唤的?(生:“啰……”)

解决节奏难点“啰”的演唱。

3.师范唱,生感受内容和情绪——质朴自然、自豪积极

4.朗读歌词,找出最具泸州方言的句子或词语

5.第一乐段的学习(强调歌唱状态:坐直,面带微笑)(www.xing528.com)

(1)师范唱,生仔细聆听“啰”的地方。

(2)师范唱,“猪儿啰”的地方生唱。

(3)生学唱完整乐段。

6.第二乐段的学习(强调歌唱状态:坐直、面带微笑)

(1)师范唱,“啰”的地方生唱。

(2)生学唱完整乐段。

7.完整演唱歌曲,并处理情绪

8.欣赏合唱版《赶猪调》

9.体验合唱

(1)生唱主旋律,师在“猪儿啰”的地方加入二声部。

(2)生学唱二声部。

(执教者:泸州市梓潼路小学郑皓月

《二妹养猪办法多》是江阳区音乐教师们采风之后创编的民歌,表现一个村姑在太阳下山之际呼唤放养的猪归圈的情景。这首歌在演唱时要注意音色的变化,音量的洪细强弱,语音、语气、表情等的变化等。如“赶着肥猪吆猪啰长声吆吆”“唏啰嗬猪儿啰”两个乐句中都有“啰”,“吆猪啰”的“啰”音短促而细弱,表现养猪人吆喝猪儿回家的急迫心情,“猪儿啰”的“啰”则必须洪亮、悠长,表现养猪人大声呼唤跑在远处的猪,希望它们听到吆喝声赶快回到主人身边的心情。

教学结束之际,教师有着这样一段话:

由于民歌的传承大多是口传心授,随着一批批老人们相继去世,不少优美动听的民歌也将随之失去。现今大量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而且年轻人更热衷于流行音乐,所以如果我们忽视它、不去传承和发展它,那么它就将面临失传的危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缺乏民族精神和民族魂,那么我们的民族会是怎样的。就像之前我们的传统节日被其他国家“抢走”这种事,相信大家都会很愤怒,但是愤怒的同时我们也要反思,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真正做到保护、传承和发扬了吗?自己珍贵的东西是不是应该牢牢攥在手里呢?

这段话很好地诠释了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责。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文艺都是通过感性方式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指的就是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包括了创作、表演、欣赏三个环节,依托于“演”的技能和实践而存在。创作、表演都不是人的本能,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获得。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在于气韵的传承。这种气韵存在于民间音乐自身,不经过一定的训练,缺乏一定的民间音乐文化修养,是不可能真正懂得民间音乐文化的。因此,中小学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教育,不能单纯地进行欣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将中国传统音乐关于音腔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一方面提高学生民间音乐“演”的技能,一方面在“演”的技能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