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传统上以歌唱为主,其歌词,不管是有意义的实词还是仅仅是朗朗上口的拟声词,都是当地民众直接或间接用于表达情感、讲述历史或抒发己见的工具。其旋律,无论音阶形式、音型走向,还是装饰风格、节奏模式、歌唱音色技巧、复音类型,都包含着强烈的民族和区域特征。
川南民歌一般来说大都短小,旋律结构简单。对于这些传统性的歌谣,在教学中,或者整首应用传统旋律音调,或者片断旋律呈现,对旋律结构本身可以分为几个段落的,应让学生完整感受,使学生体验旋律演进的变化。
案例:《两姑嫂过河》教学片段
师范唱,初步试听歌曲。
师:杨老师自己根据对这首山歌的理解,进行了新的改编,你们听听有几个乐句,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
师唱。
师:你们能听出有几个乐句吗?
生:4个。
师:这就是典型的一段体结构。一段体结构是由一个或几个乐句组成,是音乐曲式中最小的结构,可以表达一种相对完整的乐思。(www.xing528.com)
一段体结构相对完整,但比较单调,因此教师在学生已经感受到旋律相对单调的基础上,对歌曲做了一些完善,使其具有演唱的表现性。
师:杨老师又想来考考你们了,请看,从谱面上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了高声部,低声部。
师:是的,我把主题改编成了两个声部,以轮唱的形式来演唱。什么是轮唱呢?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声部演唱同一旋律,但不是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又同时结束。这样的演唱方式就叫“轮唱”。
师:我请左边的同学来演唱第一声部,右边的同学来演唱第二声部。
(执教者:合江县白米中学杨季莉)
教师采用轮唱方式,向学生展示了如何用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对话,一方面使学生通过练习理解了如何丰富音乐表现力,提高作品感染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明白了在民间音乐基础上再创作并不是太复杂的事,一些简单的处理就可以丰富音乐表现力。
教学中改造传统民歌的方法、形式很多,需要教师根据民歌的地域特征和旋律特征下功夫,如思考怎样加入伴奏。民歌少有乐器伴奏,因此教师可以思考将乐器伴奏加入传统民歌古调,多种音色的伴奏可能成为学生喜爱传统民间音乐的一个原因。再如和声的应用,将原始民歌单旋律加工为多声部,便于学习和演出。又如规整拍子,将一些传统民歌较为自由的拍子规整为较为固定的拍子,便于学生律动等,都是教师们可以努力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