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整体,音乐教育属于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的发展问题上,西方音乐教育体制的植入,不仅构成一些发展中国家音乐教育和音乐价值标准的依附性,也使它们在音乐发展观念和形态上依附于西方。这种现象在中国也同样存在,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曾尖锐地指出,近些年来,中国的音乐“发展有极大的进步,可惜大部分成就只能看作是殖民文化的结果”[2],“殖民时代西方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侵略,也带来了学术上的渗透。而一个弱文化的可悲常常即是接纳了强文化的观点还自以为进步。殊不知,反而加速了自己文化特质的消失”[3]。因此民间音乐传承教育首先要使学生了解自己民族民间音乐到底是什么,而这方面恰恰是现行教材较为欠缺之处。
基层教学中,民间音乐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推广,多数学生对民间音乐缺乏了解,不熟悉、不喜欢、不热爱民间音乐是较普遍的现象。有教师感叹,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就开始聆听各种音乐,就是没有机会听到本土民歌。他们思考,自己是不是在文化宣传方面可以多多普及。有位教师写道:“初中音乐教材内容设计板块比较固定,每一册教材都会对一个少数民族或者一些地区的民歌、音乐进行介绍,但这些音乐里却很少出现本地方特色的音乐。一旦加入本土音乐,教材内容将会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学生们也将会更加关注,更加认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那样音乐课堂将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4]有教师指出,进入课堂的民间音乐通过二度创作后,形成了较完整的音乐歌谱,学生们也更容易学习和演唱,但是教师在示范时,也可以把二度创作前的素材演唱给学生们听,让学生们体会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
案例:《两姑嫂过河》关于民间音乐原貌的教学片段
一、教学导入《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欢迎来到杨老师的音乐课堂,杨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猜歌名的游戏?聪明的孩子还会知道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生:《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
师:四川民歌,你们对民歌有什么了解?
生:(回答略)
二、新歌教学
初听歌曲,感受山歌。
师:民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创作的歌曲,民歌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山歌,小调,号子。
师:有这么一段音乐,你们听听看,是什么种类?(播放山歌音频)
生:山歌。
师:说得真好!这是一首山歌,“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创作的歌曲。山歌它具有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等特点。
师:这是一首望龙当地劳动人民创作的歌曲。望龙镇位于长江上游北岸,隶属四川省合江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码头。关于这首歌曲有这么一个故事,话说合江望龙镇住着一户魏姓人家,家里只有姑嫂两人,姑嫂两人辛勤劳作,为了生活而奔波,每日外出做工均要渡过一条小河。一日小河涨水,姑嫂两人傍晚劳作归来,面对滔滔急水不知所措,四周暮色已沉,想起家里的孩子还在盼着她们归家,姑嫂两人便勇敢地下水过河。正当她们为渡过河道而开心时,突然发现刚刚过河时钥匙掉在了河里,姑嫂两人面面相觑,虽觉得无法顺利进家门,但是终究是克服了涨水的危险平安抵达了岸边。合江劳动人民的质朴、勤劳、单纯、乐观和对生活的知足感恩在这首民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www.xing528.com)
(执教者:合江县白米中学杨季莉)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增长,学生对民间音乐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先播放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四川民歌《太阳都出来喜洋洋》,引入到四川合江当地民歌,活跃课堂气氛。然后采取提问方式,直接明了地进入“民歌—山歌”主题,通过聆听原版歌曲,介绍故事,让学生了解歌曲产生的地理环境和故事背景,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案例:《一个麻雀》关于采风作品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泸州还有一样非常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传统的地方民歌,今天,黄老师就要当导游,带领大家一起去到我的家乡进行音乐采风。
(出示采风记录表)师:出发前黄老师要先要求,这次采风活动我们除了要学习有趣的民歌,还要由大家来共同来成这张采风记录表。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就出发吧……(播放视频)
(观看视频一)
解说:沿着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在离泸州最近的一个出口下道,我们就来到了本次采风的地点——泸州市胡市镇,这是一个被沱江、濑溪河环抱着的小镇,有着千百年的码头文化,小镇物产丰富,民风淳朴,这儿的民歌更是具有特色,今天我们就要去泸州民歌传承人刘奶奶的家中,进行音乐采风,我们先向这位阿姨问问路吧!
接下来我们继续采风,听一听歌曲的由来。
(观看视频二)
孩子们,你们看完视频之后了解到歌曲的由来了吗?那你们觉得农民伯伯对贪吃的小麻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生:又爱又恨,喜欢它可爱的模样,但又讨厌它偷吃本来就收获不多的粮食。)那农民伯伯们为了保护粮食用了一些什么样的方法来驱赶小麻雀呢?(生:吆喝、跺脚。)
(执教者:龙马潭区胡市镇中心校黄岚岚)
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教师在教学引入环节播放了音乐组教师采风的两段视频,一段是教师行进在采风路途的所见所闻,一段是受访者演唱民间音乐作品《一个麻雀》,激发了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好奇心。
以上两个案例都以民间音乐原生态演唱为教学起点,特别是《一个麻雀》,以教师采风中记录到的农民奶奶现场演唱引入教学,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民间音乐,了解到原来民间音乐就存在于我们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爷爷奶奶口中,他们平日哼哼的小调虽然那么不起眼,却是悠久历史的积淀。这样,一层神秘面纱被揭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