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民间音乐采风活动,从科学性角度看,应该遵从田野调查的要求,不仅要掌握音乐作品自身表象的内容,还要尽可能地丰富其作品的演唱、演奏背景,使获取的资料具有相应的科学性和价值性。
但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由于有与专业音乐研究人员、专业音乐演艺人员在研究方向上的区别,因而其采风又和专业人员的田野调查有所区别。
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采风除了要回应采风的目的、意义外,还面临着“非遗”保护工作、旅游文化生态建设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关系着“非遗”保护的价值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承载者的活态传承,是人民大众传承至今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这些特征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显著区别于历史文物、古迹遗址、文献记录等其他各类文化遗产。非遗文化与民族的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息息相关。传承者作为价值主体,随着认知的深化和理性的开拓,价值标准会发生变化,价值判断处于动态过程。人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必然受到外部价值观念的影响,引起价值判断的变化。价值判断的变化会影响审美观的变化,审美是按照文化生成规律进行精神牵引,不是生拉硬拽,审美标准、审美理想具有渗透力和扩张力,容易形成社会跟随,影响整个社会的审美取向。
当下许多地方一方面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崭新规划,一方面为加强乡村吸引力,开展旅游生态文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地方重视与经济发展直接联系的文化项目,地方政府喜欢“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热衷于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文化项目。一些民间古朴归真、勤劳节俭、呵护自然的风俗习惯,处于被漠视状态。民间音乐往往被改编而与原貌相去甚远,有时给人以好心办不了好事的感觉,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受到强力干扰。
如果脱离民众守护传承的社会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失去生命力。当今世界,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许多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传承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模式,通过传统方式培养新一代传承人面临许多困难,许多遗产存在断档乃至消失的危险。特别是民间音乐,它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更依赖于环境,它是一个地区、一个群落大众性的文化,其生存和发展,不是几个传承人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www.xing528.com)
教育具有审美的渗透性和扩展力。正是基于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课程,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开发地方特色的美育课程,必然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走向民间,深入民间,吸取民间音乐艺术丰厚的营养。这个工作的第一步就是采风。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目的出发,采风不是从传统中寻找灵感,收集素材,更不是将传统当作“文物”,它是美育课程开发的准备。
由此我们可以定义中小学音乐教师采风与一般田野工作的区别:田野工作是从发掘保存的角度出发,通过采访、录音录像、笔记等方式,将音乐记录下来收藏,重在保存音乐资料的原始状态。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采风既不同于田野工作纯粹的资料保存,又不同于古代采风“以观民风”的目的,也区别于创作音乐家“为翻新曲”而深入民间收集歌曲、曲调以激发创作灵感,它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文化传统收集、整理、保存、发展系列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是学校进行民间音乐传承教育的课程开发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通过采风,不仅要知道采风对象“是什么样子”的问题,还要回答它“为什么是这样子”的问题,并且为回答“将来可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奠定基础。正如项阳所指出的:“采风观念需要转变,其目的性就是为了更好地深入认识、了解传统,在把握其精髓的基础上吸取多种文化的养分,才能够产生出无愧于时代的、又有民族文化独立性的、风格浓郁的优秀作品。……采风就是要真诚地以传统为师,使得文化的血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衍。”[34]
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职责首先是教学,因此开展民间音乐的采风活动,与专业音乐研究者和音乐创作者具有很大的不同。其一,其工作时间和场所主要在课堂,采风时空受到限制,即绝大多数时候只能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限于本地区。其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国家课程规定的内容,区域性民间音乐文化主要是作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服从和服务于国家课程的完成,采风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很强,而系统性和规范性稍弱。其三,由于中小学音乐教师深入民间采风,从目标指向来说是配合国家课程的实施,其最终目标不仅仅是保存而是教学生体验、感悟、鉴赏和评价,因此采风之后还面临一个如何传承的问题。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民间音乐采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调查属于微型音乐调查,主要针对小型社区或少数音乐事象进行,涉及的范围小、数量少,调查主要目标不是系统梳理音乐材料,而是从音乐材料中得到传统的熏陶;调查材料的时间分布,主要考察音乐的现时构成,包括它的具体形式、音乐结构、风格特征和产生它的文化环境,音乐的历时性材料主要是从受访者的访谈中获取和记录;对民间音乐的空间环境,主要是了解它的分布地域、传播途径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