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音乐,如同黄河长江一样,虽流淌数千载,尽管沿途纳入众多川流,但始终保持了民族的气魄和个性。民间音乐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民间音乐是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结合,是民众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和精神食粮。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中有很多品种是雅、俗两种文化相互渗透的产物。它们既不同于创作技术比较成熟的专业音乐,又不同于接近自然状态或单纯民俗性的民间音乐,而是有着悠久历史、深厚积淀的,在艺术上发展得相当成熟的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一般具有“原生型艺术内质”和“成熟型艺术内质”两种内质。“原生型艺术内质”又称为“自然性的艺术内质”,是指民间音乐在其初始阶段所带来的自然形态的、自发的民俗文化的艺术特征。“成熟型艺术内质”又称“本体性的艺术内质”,是指民间音乐由于其音乐艺术本体的规律得到了独立发展并取得相对成熟程度时的艺术特征。这两种内质密不可分。成熟型艺术内质是从原生型艺术内质中脱胎出来的,是原生型艺术内质的直接发展。这两种内质共存于一个民族艺术的族类之中。
民间音乐的形成受到自然和社会的影响。自然方面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创作人群所处的地理因素上,如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是山地还是平原,是水乡还是大漠,是温暖湿润还是炎热干燥,是丘陵还是高原,这些不同的地理因素,决定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行为的差异。地理因素制约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影响着人们对历史的创造,影响着人们的心态和交流的语言,也影响着他们的审美意识。因此,不同地域的民间音乐总是带着明显的地域特征。
刘正雄先生曾指出,中国民间音乐的地理性板块分布有三条明显分界线[23]:
南北分界线:西起秦岭,经淮河到洪泽湖,线北七声音调多,跳进多,腔少字多,旋律简洁,节奏多变,朴实粗犷。线南五声音调多,级进多,字少腔多,旋律华彩,结构平洁,曲折委婉,细腻缠柔。
北方的东西分界线:即南北向的太行山,西部为黄土高原,东部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部音域更宽,跳进更大,旋律更为简洁,更为高亢粗犷。东部音域较窄,跳进没有西部大,旋律较西部华彩,较为活泼欢快。
民族分界线:自东北经长城南折,到陕甘川湘桂,形成一条弧线形半圆线。
研究者发现,在民族五声调式中,按五度相生律,大体有以徵为中心音的do、sol、re与以羽为中心音的re、la、mi两组音级,汉族地区的徵终止群体音乐几乎是汪洋大海,徵终止式构成的调式比较明朗健劲。羽终止式群体在少数民族音乐中具有突出特色。音程特色方面,北方民间音乐的音程以sol、do、re、sol为主干音的四度跳进居多,南方以sol、la、do、re为主干音的级进普遍。而结构方面,南方多起承转合的(ABCB’)多曲牌连缀体,北方多上下句的(AB)两句体,多散慢中快散的“一泻式”板式变化体。腔式[24]形态,北方讲究节奏的戏剧性变化,眼起两腔式多;南方则追求旋律的华彩性与歌唱性,顶板腔式(大多为单腔式)多。音阶调式方面,北方以七声调式居多,南方以五声调式居多。在南北方交界之地,民间音乐存在交融特色。[25]
按照王耀华先生的研究,中国音乐体系有十二个支脉,巴蜀支脉是其中一支。[26]四川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战国策·秦策一》说:“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27]山川富丽,人民勤劳,民族众多,使其成为民间音乐的富集之地。
四川民歌数量巨大,流传面广。悠久的历史、优越的自然条件、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本土文化积淀和大量的移民迁徙带来的多元因素,使四川民歌在中国众多民歌中独树一帜,形成独特的区域色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性特征,具有一种山野风味,自然坦率且色彩丰富,不像西北民歌那样苍凉、粗犷和苦涩,更多地透露出南国农家闲适细巧的情思。
四川民歌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调式以徵调式、羽调式为主,其次是商调式,音节多为四声、五声,少有fa、si。如果出现fa、si则多属清角为宫、变宫为角的调式转换。第二,旋律级进居多,旋法是纯四度与小三度交替的音调结构,旋律线多呈波浪形和坡度较缓的峰。第三,旋律字少腔多。第四,曲调或曲词多板起板落,形成顶板腔式,音高装饰、音色、速度、音量、发音吐字都具有独特的润腔色彩。(www.xing528.com)
四川地形多样,地貌丰富,因此民歌的小区域性特征也很鲜明。相对来讲,平原或平坝地区,文化传播较为便利,民间歌曲的共性方面较为突出,盛产小调;山区交通相对不便,民间歌曲的个性更突出,山歌丰富多样。四川民歌,按照区域地形,可分为平地民歌、江河民歌;从体裁划分,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下面依体裁对四川民歌作简要分述。
1.号子
四川号子可分为川江号子、搬运号子、工程号子、渔船号子、农事号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川江号子。川江号子又分成平水号子、下水号子、过滩、见滩、下滩、拼命、龙船等,都是根据水势情形、劳动方式的要求而约定俗成的一种口传心授的口头音乐,歌词随心、随景而成,信手拈来,生动有趣;搬运号子包括装卸、扛拾、抬担、推车等劳动时唱的号子;工程号子是伐木、采石等劳动时唱的号子;农事号子是车水、打麦时歌唱的号子;渔船号子是划船、撑蒿等劳动时歌唱的号子。四川号子大多采用“一唱众和”的方式,这是基于集体劳动的需要。
2.山歌
四川盆地四面环山,山地民歌也因此而丰富多彩。山歌、薅秧歌、薅草号子、薅秧锣鼓、盘歌、神歌以及翻杈号子等是山地民歌的主要演唱形式。四川民歌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歌词大多为即兴创作,具有纯朴充沛的情感、大胆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四川山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歌曲的一开头就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表达强烈。这是由于山歌产生于野外劳动中,并传播于山乡和田野之间,是劳动者在空旷的山野间的亲眼所见,心有所动、触景生情而即兴编唱的,不受劳动节奏的制约和影响,因而曲调高亢奔放、音调悠长、节奏自由,具有直畅性和自由性的艺术特征。所谓的直畅性,是在抒发情感上质朴爽快,不迂回曲折、委婉隐晦。所谓的自由性指山歌从歌曲到唱词均有很大的即兴编创部分,在音乐的形式、旋律、节奏、速度等方面都比较自由,在演唱润腔上,运用也自由多样。
3.小调
小调又叫“小曲”“小令”“俚曲”“时调”等。四川民歌中的小调以农村小调为主,内容主要表现人民的日常生活、男女感情、婚姻家庭等。它长于抒情、叙事,曲调流畅,音域不宽,结构短小,在民间流传较广,形式比山歌规整。小调常常在劳动空闲时或风俗性的节日、集会时演唱,表现手法曲折、细致,旋律性强,易于流传。四川小调的基本曲体是四句型结构。首句是全曲的陈述部分,具有开启音乐基本情绪的作用;第二句是对首句的回应,起到巩固的作用、强调前面的乐思意义;第三句常常引入新材料,以便有意造成对比、反差的效果;第四句是前三句的总结,起到收拢、结束的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基本关系是“起、承、转、合”,是一种具体的曲式结构关系。
四川民歌是在四川地区生活的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创作、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其创作的前提是本地的音乐传统,与地方性歌舞音乐、曲艺、戏曲、器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川剧高腔的因素渗透在内。与大多数民间音乐一样,四川民歌的记谱用文本呈现出来只有一个基本框架,只有其中一些骨干音,大多采用以歌词为基础的吟唱方式,表演时有很多即兴成分,其内在韵律视演唱者的情感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首民歌,不同演唱者的感情性质与感情色彩有细微差异,记录者很难将这类精神创作表现出来。
四川民歌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在演唱的时候需要用四川方言表现才有韵味。“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方言对民间音乐的声腔音调具有重要影响,所谓“腔随字走”指的就是在演唱地方色彩较重的民歌时,在服从于整体音乐旋律的同时,要根据方言语调的变化,保持音调与字调的大体一致。由于声韵调因素对民歌风格的形成有着一定作用,因此四川民歌在主旋律线条基础上需增加一些装饰音,如滑音、颤音、倚音等,有时还需兼说兼唱,这才能表现四川特有的民俗、民风、民情,找到其中所具有的特定的审美情趣和有地域特色的韵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