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为激励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途径,对学生的思维、智力、情感、道德等方面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它必须直面以下问题:
第一,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问题。音乐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教育内容来实现音乐教育目标?什么类型的音乐内容对音乐教育目标的完成起作用?
第二,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问题。音乐教学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教学法基础上?如何保证音乐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音乐教育如何同学生的整体发展结合在一起,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课堂中?
第三,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音乐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什么要求?中小学校和专门教师培训机构应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怎样的机会和服务?中小学音乐教师怎样在岗位上开展工学结合的专业发展学习?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最终指向“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组成部分,其课程价值意义在于“以美育人”。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各学科也纷纷研制新的课程标准,提炼学科核心素养。2017年版《普通高中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将本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被阐述为六个方面,其中“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强调课程地位,“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强调实施原则,“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强调教学要求,“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强调教学内容,“丰富课程选择,满足发展需求”强调提供选择,“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强调学科评价。
从“以美育人”的角度思考,我们发现,前述各种重大问题中,教育目标问题是最上层的问题,后面的问题均从属于这个问题。但这些问题又紧密联系,不可割裂,其内在逻辑联系是:教育目标必须由教育内容来体现,教育内容必须由教师以一定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师必须具备实施教育教学要求的专业素养。从这个逻辑关系来看,教育内容的选择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前人对此深有体会,曾志忞就曾指出“教科书者,教育之命脉也”[27]。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普通高中确定“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义务教育同样确定“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对教学实施,普通高中强调“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义务教育同样强调“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融合”。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面临着如何在民族性与世界性、普及性与提高性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
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时代,互联网把世界连为一体,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同时,又带来如何保持文化特色的问题。许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意识到,应“在与其他国家的对话、交流、互补、互通中,呈现我们民族的特色。全球经济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一体化,每一个民族在全球化中都具有平等性”[28]。中国学者越来越关注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的民族性,认识到只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才能为世界美学构建做出贡献,才能在与世界的对话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高级形式,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例如《我和我的祖国》,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曲,它把人们对祖国的爱用歌声深情地表达出来,这种歌声对情感的调动和表达,是语言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的。
西方近现代音乐教育无不强调民族音乐的作用。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坚持“学校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基础上”的原则;奥尔夫的教学活动多以其家乡的语言、童谣、谚语,民歌和舞蹈为基本材料;卡巴列夫斯基强调学校音乐教育应当以民族音乐教育为主。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我们的音乐教?育也应当强调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并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践行。
民间音乐是每个民族的传统音乐,是一个民族的心声和时代与地域的记录,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千百年来,我国的民间音乐文化与农耕文明相依相存,乡村是传统民间文化的基础,是民间音乐生存的沃壤,在陶渊明的笔下,田园乡村是一个“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世外桃源,弥漫着一种安然恬静缓慢节奏气息,住在农房里,行走在田坎上,看到的、感受到的,是未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纯净,淡然,朴素,安静。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的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化、现代化引起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民族的东西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不得不发生变化,面对强势文化流水式的侵蚀,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民族,将越来越难以抵挡,越来越难以保持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电子音像制品的涌现和网络空间扩展,民众的音乐视听变得无限广阔,不再像过去那样只依赖于简单、直观、本地的民间音乐满足精神生活。尽管民间音乐还在静静地流传,然而它的重要性和社会作用在一些层面已经开始慢慢被淡忘忽视,各地方、各民族淳朴的民间音乐越来越少在新生代歌手的传唱中出现,甚至只有在穷乡僻壤才能听到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歌。
在这种趋势下,村庄仍一成不变是不可能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村庄和农民的数量会不断减少。如何尽可能保护和传承那些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遗产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这种文化传承的问题,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也没有形成 共识。
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说,中国对文物破坏最严重的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此起彼伏,到现在都没有结束。[29]我国的自然村落正以加速度锐减,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至100个。[30]太多的城市失去灵气,没有灵魂,历史文化记忆和传统面临丢失、断裂的危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各地独特的人文风貌也就不复存在。民间音乐是一定区域内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满足生活与精神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特定的“物化”成果。全球化背景下,通俗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如一首流行歌曲极短时间内便可以风靡全球。面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社会经济急剧变迁,过去依存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民间音乐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被挤占,民间音乐越来越边缘化,大量民间艺术后继乏人。尽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抢救措施,但杯水车薪,缺乏社会基础。而一些地方政府、群众尚未认识到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文化价值所在,保护和传承的意识不强。文化的脉络一旦割断,就不能再生和复制,就等于割断了维系乡愁的根脉,加强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
民间音乐文化是一种非物质性的文化,它的传承和保护依托于人而存在,是一种动态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间音乐文化主要是靠口传心记进行保护和传承,然后发展为用文字和纸张记录。在过往岁月中,民间音乐文化植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为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所独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文化迫在眉睫。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共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2003年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有效保护。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我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和目标。为加强对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部还加强了对文化和生态保护区和民间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但是,文化的传承如果仅仅依靠传承人,有可能陷入为保护而保护的困境,出现投入大而收效微的窘况,因此必须扩大文化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所幸,我们生活在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71号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201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开宗明义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要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民间音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传承最主要的阵地和最有效的工作就是进入中小学校,从小抓起,让中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熟悉家乡的民间音乐文化,理解家乡的民间音乐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壮大民族民间音乐的欣赏群体和创作群体,才能使民族民间音乐有发展壮大的空间。
民间音乐文化与民俗文化息息相通。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一直以师徒传承、家族相传、口传心授等形式进行。在社会化大生产日益发达、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音乐已经成为一种产业,音乐作品成为商品,流行音乐、通俗音乐凭借便捷的传播方式迅速占领校园,学校音乐教育与民间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传承断裂现象,需要重新树立民族民间音乐教育观,将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确立学校教育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主体地位。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地区认识到这点,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四川泸州市非遗工作的重心已转移到加强非遗项目管理、传承基地建设、传承人保护、传承活动开展上,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首开“泸州市川剧艺术”娃娃班教学。这些工作都推动了对非遗的保护,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就事论事,就点抓点,没有形成合力和工作体系,尤其是没有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因而教育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鉴于此,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2015年起组织力量开展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研究。这项研究从调查现状入手,先后进行了民间音乐采风、民间音乐二度创作作品展示、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教育征文、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教学课堂教学展示等项研究活动,在地方美育课程资源开发、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培训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丰富的物化成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我们能够迈向胜利彼岸的思想保证。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它植根于广大民众之中,自信的力量来源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是我们历史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肩负起挖掘创造和发扬光大这个优秀传统的历史使命。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是什么?乡愁就是故乡的歌。唱着故乡的歌,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心中都会涌出故乡的面貌。
那歌声是多么美妙,清纯而圣洁!让我们乘着这歌声的翅膀,飞向故乡这美丽的好地方,我们徜徉在民间音乐开满红花的花园里,那乡愁就融汇于故乡人民的呢喃歌声中。我们迷恋民间音乐,并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在学习中学会审美,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从这个意义上讲,祖国的山山水水,家乡的一草一木,村野的鸡鸣犬吠,民众的举手投足,都在民间音乐这歌声的翅膀上得到升华,进入更高的纯洁境界。
[2]《礼记·乐记》,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424页。(www.xing528.com)
[3]《礼记·乐记》,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429页。
[4]《荀子·乐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1页。
[5]《书经·舜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6]《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66页。
[7]?《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大司乐”,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61页。
[8]《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大司乐”,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62页。
[9]《论语·阳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130页。
[10]《论语·述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46页。
[11]《论语·述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47页。
[12]《清史稿卷一百七志八十二选举二学校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36-3137页。
[13]《学务纲要》,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202页。
[14]竹庄《论音乐之关系》,俞玉姿、张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
[15]匪石《中国音乐改良说》,俞玉姿、张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16]黄子绳《教育唱歌·叙言》,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17]竹庄《论音乐之关系》,俞玉姿、张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18]曾志忞:《乐典教科书(自序)》,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19]王国维:《论小学校长歌之材料》,俞玉姿、张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06页。
[20]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1840—1919)》,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21]《清史稿 卷一百七志八十二·选举二·学校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45页。
[22]曾志忞:《教授音乐之初步》,俞玉兹、张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48页。
[23]陈懋治:《小学唱歌教授法序》,张静蔚《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24]沈心工:《重编学校唱歌集编辑大意》,俞玉兹、张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08页。
[25]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860—861页。
[26]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音乐、美术、劳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页。
[27]曾志忞:《音乐教育论》,俞玉兹、张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28]李姝:《新世纪以来音乐美学研究述评》,《音乐研究》,2010年第4期。
[29]文化中国_中国青年网,http://wenhua.youth.cn/whpl/201310/t20131023 _4070651_1.htm。
[30]央广网2017年12月11日,http://news.cri.cn/20171211/bcabf8c3-5c0c- 5683-2aa0-1a9255a16d07.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