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许多大专院校在对国外科技园区进行大量考察调研后,开始筹划和尝试建立科技园。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苏联教育委员会于1990年出台并开始实施《建立和发展科技园纲要》,该《纲要》成为指导各高校建立和发展科技园的法律文件,也成为国家对建立科技园给予财政支持的依据。
1990年,托木斯克大学在美丽的托木河畔建立了全俄首家科技园,成为俄罗斯兴办科技园的发端。同年,全俄科技园协会在莫斯科成立,这是俄罗斯建设科技园进程中的大事。俄罗斯建立该协会是为了能够派代表参加国际科技园协会,使俄罗斯能够及时了解国际社会,按照国际惯例和经验去发展科技园事业。因此,该协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国外经验,制定俄罗斯发展科技园的构想,帮助各地设计和建设科技园。该协会成立后,为各地培养了大批科技园管理人才。
在该协会的推动下,俄罗斯加快了建立科技园的速度。1990年建立的科技园只有两个,但到了1993年,园区数量已经达到43个,发展极为迅速。俄罗斯科技园数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一)主办单位有积极性
20世纪末,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俄罗斯的院所高校和科研师资队伍遇到了发展瓶颈。科研成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成为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薄弱而关键的环节,科技园的优势恰恰能够综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它能为科研人员和教授们提供兼职岗位,增加他们的收入,以此留住宝贵的科技人才;其次是它的科研成果孵化器功能能够把高新科技成果迅速推向市场,从而提高科研人员从事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为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增加收入,帮助它们渡过危机。因此,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对建立科技园有非常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www.xing528.com)
(二)科技园有市场需求
俄罗斯私有化之后,为克服危机,提高居民就业率,俄联邦政府出台了鼓励小企业活动的政策,使得小企业纷纷发展、遍地开花。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一度达到4万家,占到小企业总数的3%。这些从事科技产品研发的小企业虽然有一流的专家,但普遍缺少资金、场地、设备和市场开发人员。而只要这些企业入驻园区,就可以一揽子解决场地、设施、广告宣传、市场开拓等问题,同时可以得到相关基金的资金支持。因此,众多小科技企业对入驻科技园空前积极,甚至出现了排长队等待入驻科技园的现象。[190]
在巨大的市场推动下,各大专院校纷纷做出创建科技园的尝试。有的院校甚至在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设施的条件下就匆匆挂出科技园的牌子。有的把科技园办走了样,变成自己的一个独立的院或系,一度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不过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起,在俄罗斯的100多家科技园中发生了沉淀和分化的过程。那些因缺少资金和基础设施而徒有其名的科技园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只能自生自灭了。到2000年末,俄罗斯能够正常运行的科技园只剩下约60家。目前俄罗斯有实力办得好并得到国际认可的科技园有国立莫斯科大学科技园、托木斯克科技园、乌法巴什基尔科技园、泽列诺格勒科技园、萨拉托夫伏尔加科技园、莫斯科郊外科技园、伏尔加河沿岸科技园、国立圣彼得堡技术大学科技园、新西伯利亚科技园等近20家,约占科技园总数的30%左右。
应该指出的是,虽然像国立莫斯科大学科技园这样的一批科技园区,已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它们的数量相对整个俄罗斯经济的发展需求来说实在是太少了。俄罗斯在兴办科技园的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除了资金不足之外,还有观念上的误区。由于科技园并不是能够快速盈利的企业,它的投入较多,只依靠租金很难维持运营。而它所扶植的小科技企业往往要在3~4年之后才能给它带来可观的回报,因此许多人在建立和支持科技园问题上有畏难情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