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廊位于新加坡岛西南部的海滨地带,距市区约10公里,方圆60平方公里,相当于新加坡全国总面积的1/10。这里原为荒芜之地,大部分地区是沼泽和丘陵。园区于1961年酝酿开工,1968年完成第一阶段14.5平方公里的建设。同年,新加坡政府成立了裕廊镇管理局,负责裕廊工业园及全国其他工业区的开发、运营和管理。工业园的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初步完成。目前,该工业园已经成为新加坡最大的综合工业区和世界第三大石化炼油中心,是一个以工业港为主,并以相应城市功能加以支撑的港区城一体化的综合产业新城。园区主要产业包括石化、船舶制造、机械工程,一般制造业、现代物流等,分布在中心区、新兴工业和无污染工业区、轻工业和一般工业区、港口和重工业区以及石化区五个大区。
图40 裕廊工业园区一览
裕廊具有建设现代化工业区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一是有水深近12米的天然良港;二是临近新加坡到马来西亚的铁路干线和公路干线;三是新加坡西南部最大的河流——裕廊河横贯区内,可以提供工业用水。
图41 裕廊工业园区规划布局
良好的区位、合理的规划是裕廊工业园取得成功的关键。园区的五大分区,功能区分清晰,结构错落有致。园区的发展自大量跨国企业进驻石化区开始,杜邦、克洛达国际、塞拉尼斯、埃克森美孚、三井化学、旭化成、壳牌、美孚等跨国公司的先后入驻,使得石化区在最初成为裕廊工业区最主要的经济效益来源。
园区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已经成为功能齐备的宜居区域。
(一)起步阶段(1961~1968年)
“工业园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新加坡开始的国民经济计划的直接产物。首期经济计划由吴庆瑞(Goh Keng Swee)[136]先生负责,打算把新加坡从一个货物集散地转变为一个集生产、包装和服务于一体的城市。”[137]这一时期,园区主要完成了一期14.5平方公里土地的开发。新加坡政府重点建设了港口、码头、铁路、公路、电力、供水等各项基础设施,兴建了一批标准厂房,为投资者提供低息贷款及享受统一税收的优惠政策。由于当时新加坡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加之政局不稳,园区起步阶段仅有150多家企业入驻,且多为本国资本。
(二)初具规模,石化主导阶段(1968~1990年)(www.xing528.com)
这一时期,新加坡政府成立了裕廊镇管理局(JTC)[138],专门负责园区及新加坡其他工业园区的运营和管理。政府在政策支持上,从进口替代策略全面转向出口加工策略,国外资本开始大量涌入。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裕廊工业区的开发面积已达50平方公里,而到80年代上半期,整个裕廊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已基本完成。随着新加坡国家宏观策略的转变和投资环境的日趋完善,外商纷纷来裕廊工业区投资设厂,多为石化项目,许多国际著名的大公司都把裕廊作为其海外生产基地。截至1990年,裕廊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已超过2000家,就业人员达13万人,约占新加坡全国的一半。
(三)产业和转型阶段(1990~2001年)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园区面临着综合制造成本急剧上升、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和竞争压力日渐增大的困境,其作为海外制造基地的优势逐步削弱。同时,新加坡总体经济开始转型,开始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和高附加值企业。在此背景下,园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设立专门的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商务区。裕廊镇管理局开始将管理重心从对产业的管理转变到客户服务上来,通过降低土地租金、提升配套服务等手段,与投资者和企业共同应对全球经济低迷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为了加强国际招商和品牌建设,园区同步进行国外项目的拓展和合作。1984年,裕廊工业园在中国深圳蛇口参与了港口投资和码头规划,这是裕廊在海外的第一个项目。另外,我国的“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139]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四)创新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图42 新加坡岛内的各类园区分布图
进入21世纪,新加坡政府认识到知识经济的重要性,提出了工业园区的新规划,明确将“建设集工作、学习、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活力社区”作为园区发展理念。2015年,新加坡政府又推出了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总蓝图,明确将研发、创新与创业作为发展的主导模式。裕廊工业园区开始从制造基地、服务基地向创新基地转变,更加强调面向未来的开发,尤其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居住、配套和综合服务提出的更高的工作和生活要求。
经过多年发展,新加坡已经建设了30多个工业园区,共占地80.25平方公里,有7000多家跨国公司和本地的高技术制造业公司入驻,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为25%,雇佣了其全国1/3以上的劳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