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中央政府审时度势,结合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国内科技园区发展的现实情况,要求中关村要走出去,辐射引领带动全国的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中关村的对外辐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自发性的产业转移和扩张。2017年,中关村各企业、机构与外省市签订的技术合同达56522项,成交额3549亿元,占北京市交易额的79.1%。2016年中关村企业设立京外分支机构达12068家,较上年增加805家;中关村企业并购京外企业的案例256起。[96]
一是政府引导和扶持。中关村与全国21个省的54个地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及重点援建区域。此外,产业技术联盟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显现。由中关村企业发起或主导的产业联盟达近200家,其中一半左右的联盟吸纳了京外地区成员。(www.xing528.com)
二是海外拓展和布局。截至2016年底,中关村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535家,发起并购案例52起。[97]中关村企业立足全球前沿技术创新,纷纷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如“滴滴”成立加州人工智能实验室,吸引硅谷无人驾驶的人才,研发无人驾驶汽车。中关村企业纷纷与全球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研发合作,加快技术创新,如:紫光集团旗下展讯通信与英国Dialog半导体公司共同开发LTE芯片平台;百济神州与全球性制药企业新基共同开展实体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加快在实体肿瘤治疗领域的研发步伐。
随着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开始,全球科技呈现多点突破、交叉融合态势。中关村的未来发展,应在四个方面发力。一是要打造全球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国家科技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在中关村试点,强化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实现由科技体制改革到科技创新综合改革的新跨越,营造全球一流的科技创新环境。二是要围绕实现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产业升级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重点在产业腾退和业态调整、科技成果运用和转化、新兴产业培育以及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不断开拓新路径,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三是在推动和引领区域协同创新、产业合作方面发力。与各地共同构建大区域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的作用,通过功能布局引领差异化分工合作,探索市场化的合作方式和利益共享机制。四是进一步集聚国际高端要素、配置全球创新功能。中关村的发展已经到了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新阶段,未来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发力,同时服务和推进企业参与全球功能分工,全面提升企业参与全球科技与产业资源配置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