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全球经济整体向上趋势明显,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美国的兴起,带动了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的全球性崛起。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轴心作用明显,以德国、英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经济和以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以及苏联的战备思维经济出现了集体井喷。这种带有辐射性的技术溢出和产业接力,带动了科技园区的同步蔓延。
除了美国以硅谷为代表的科技园区继续发展外,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剑桥科技园正在酝酿之中。剑桥大学的出现多少有点不体面。13世纪初,由于牛津大学的学生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为躲避危险,一部分老师和学生来到了剑桥,并得到了英国皇室和教会的保护,继续开堂授课。逐渐地,剑桥大学形成了气候,并逐步“去行政化”,按照“学院制”模式发展。截至目前,剑桥大学有35个学院,其中有三个女子学院和两个研究生院。随着美国硅谷模式的成功,英国政府为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也尝试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科技园区。1968年11月,剑桥大学小组委员会提交了著名的“莫特报告”(《大学和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关系》),提出要以剑桥大学的声望和实力,把那些立足于科学技术研究的企业吸引到剑桥地区来。这个报告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支持及企业界的响应。
事实上,剑桥发展科技园区是有基础的。在20世纪60年代初,伦敦及英国东部的工业及工人已经陆续向剑桥迁移,逐步形成了制造业的集中趋势。另外,剑桥附近也有一些从大学衍生出来的从事电子和科学仪器制造的企业。莫特报告结合剑桥大学的学科设置,提出加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工业、医学和农业。要实现这些想法,就需要在剑桥建立科技园区。1970年,圣三一学院[24]决定建设科技园区,划出了53公顷的土地分期建设。园区的投资基本由圣三一学院承担,其中的大部分地产也是由其开发和经营的。在开始阶段,园区对入园企业的土地使用以出租为主。受硅谷影响,园区内涉及计算机、科学仪器、电子技术以及生物技术领域的公司不断涌现。到1984年,园区内企业数量已经从1974年的100家发展到322家,平均每月增长1.8家。1985年,园区的信息技术企业已经出现集群现象,剑桥高技术企业在舆论宣传下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被称为“剑桥奇迹”。(www.xing528.com)
这一时期,在全球各地陆续出现了一批科技园区。1963年,日本在筑波地区划出约4000公顷土地,开始兴建筑波科学城;1965年,巴西在圣保罗市以北地区,开始建设坎皮纳斯科学城;1966年,苏联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建设规划完成,占地700公顷;1968年,罗马尼亚在首都布加勒斯特北郊划出40多公顷,开工建设皮佩拉电子城;1969年,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协会”成立,开始在法国瓦尔波恩地区筹建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城。此外,美国在硅谷、128公路取得成功后,又在宾夕法尼亚州建立了费城科学中心,占地9.5公顷;在盐湖城地区建立了犹他大学研究区,占地320公顷。
这一时期各地的科技园区,对标美国硅谷的色彩较为浓厚,在园区定位和产业选择上尚未形成个性化发展思路,多以综合性的工业园、科学城、技术城、电子城、研究园、研究区和科学中心等名称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