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园区的起源: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奇迹

科技园区的起源: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奇迹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科技园区的发展史上,第一个留名的,应是美国的阿马萨·利兰·斯坦福[5]。1891年,斯坦福大学开门授课。1927年,痊愈后的特尔曼正式受聘于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该公司创立的地点在帕罗奥多市367号的一间车库里,与斯坦福大学近在咫尺。结果,园区内的公司常常请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担任顾问,并聘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为雇员。这些公司也会参与一些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斯坦福大学的科研项目。

科技园区的起源: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奇迹

科技园区的发展史上,第一个留名的,应是美国的阿马萨·利兰·斯坦福[5]。具有政治家、实业家和教育家等多重身份的斯坦福中年得子,却在自己60岁时失去了只有15岁大的儿子。憧憬着日后能让小斯坦福就读哈佛大学的老斯坦福,为了纪念爱子,决心在自己发家的美国西部旧金山附近,建造一所与哈佛齐名的大学。为此,他捐出了自己在圣塔克勒拉山谷[6]面积约3310万平方米准备用来培训优种赛马农场作为学校校园(斯坦福大学),并规定学校土地不得出售。这面积大约3310万平方米的土地,就是后来硅谷的发祥地。1891年,斯坦福大学开门授课。

在最初的30年,斯坦福大学发展并不好,甚至被戏称为“乡村大学”[7]。让这种情况得以改变的,是弗雷德里克·特尔曼。1916年,幼时就在斯坦福生活的特尔曼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化学电子工程学双学士学位。之后,特尔曼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因身患肺结核,让原本想留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的特尔曼不得不回家养病。1927年,痊愈后的特尔曼正式受聘于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此后数年,特尔曼致力于“要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创建一个崭新的无线电工程技术行业,建立一个西部电子工业集群[8]”。

其实,在特尔曼之前,斯坦福大学支持技术转化和产业发展的作用已经有所显现。阎光才在《斯坦福的硅谷与硅谷中的斯坦福》[9]一文中对此有较为详细的阐述。概括起来,主要是:在1909年,斯坦福大学毕业生艾沃尔(Ewell)在校方支持下,在校园内创办了鲍尔森无线电话电报公司,即后来的联邦电报公司(FTC);随后,电子管之父德福雷斯特(Lee De Forst)怀揣电子管专利也在此创办公司;在这段时间,又有一些同类公司出现。虽然当时的公司发展并不好,但是却在校企合作、技术转化和产业化方面开了先河。因此,我们在研究硅谷起源时,时间上应从20世纪初开始。

特尔曼在斯坦福大学供职期间,一直倡导“学术尖端构想”[10]。1938年,在他的鼓励帮助下,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比尔·惠利特(Bill Hewlett)和大卫·普卡德(David Packard),成立了Hewlett Packard Company,即后来著名的HP公司。该公司创立的地点在帕罗奥多市367号的一间车库里(目前被比较公认的“车库创业”始源地),与斯坦福大学近在咫尺。

1951年,已经担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的特尔曼倡导建立了斯坦福工业园。该园区占地约3980英亩,位于大学校园内,根据老斯坦福的建校要求,土地只租不售。(从现在看,该科技园区土地只租不售的做法,对于后续园区的开发管理有着很多经验可供借鉴。)创办园区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通过出租土地获得租金,以吸引优秀人才来此发展。从此,围绕着科技园区的产业聚集、要素聚集直至创新聚集等理论纷至沓来。园区建立当年,从斯坦福大学分离出来的瓦里安公司(Varian)[11]第一个与园区签订租地合同,在艾尔卡米诺大街租了4英亩(约为24亩)土地,为期99年,每英亩租价4000美元[12]。1955年,“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13]受特尔曼邀请,离开供职的贝尔实验室,来到斯坦福工业园,创办了名为“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的公司,试图将其晶体管专利进行商用化生产。“八叛逆[14]的出现,既是肖克利对自己门徒的嘲讽,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自此,无论是对于硅谷还是全球IT产业发展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仙童公司[15]闪亮登场。之后,通用电气公司、柯达公司、旗舰公司(Admiral Corporation)、沃金斯·庄臣公司(Watkms Johnson)等一批知名公司也接踵而至。斯坦福工业园区离斯坦福大学的教室只有几步路的距离,而只有那些符合斯坦福大学专业发展的高科技公司才能得到园区的租地合同。结果,园区内的公司常常请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担任顾问,并聘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为雇员。这些公司也会参与一些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斯坦福大学的科研项目。公司与学校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新的技术和成果也层出不穷。(www.xing528.com)

从现在的硅谷地图看,无论是早期成立的HP公司、肖克利实验室公司,还是后期出现的仙童公司,在地理位置上都非常接近。在斯坦福工业园出现以后,以它为中心,教育、技术、人才、资本及中介服务等要素开始聚集,并依托圣塔克勒拉山谷,沿着101公路,从门罗公园、帕拉托经山景城、桑尼维尔、圣克拉拉,再经坎贝尔直达圣何赛这条狭长地带,围绕旧金山湾区逐步延伸辐射。

然而,“硅谷”(Silicon Valley)这个名字的真正出现,却是在1971年。当时,众多科技企业围绕的旧金山湾区,还是以高科技公司集群地的名义出现。从1971年开始,财经记者、编辑及媒体发行人豪夫勒(Don Hoefler),在专门报道湾区电子行业公司发展的《电子新闻》中介绍半导体企业时,首次使用了“硅谷”一词。之所以名字当中有一个“硅”字,是因为当地的企业多数是与由高纯度的硅制造的半导体相关的,而“谷”字则是缘于圣塔克勒拉山谷。10年之后,豪夫勒在1981年1月28日写给《圣荷西水星报》的一封信中指出,他不是“硅谷”这个词的发明者,他最先是听东海岸企业界人士将北加州高科技公司比较集中的地区称为“美国硅谷”的。豪夫勒坦承,他当时感觉“硅谷”这个词很有意思就使用了,根本没有料到这个词竟然很快被美国工业界人士普遍接受,更没有想到“硅谷”一词能够成为一个全世界通用的标志性的地域名称。[16]

在硅谷的发展史上,产业变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从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侧重集成电路的科研导向开始,到60、70年代的半导体、电子元器件产业,再到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产业,以及20世纪末的互联网产业到现在正在兴起的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以及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产业。正是这种不断改变技术重心的能力,才使硅谷在创新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掌控了引领全球技术变革的风向标[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