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在2001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上讲话时指出,企业信用和社会责任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识。注重信用是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需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和成功的核心战略。
完善的市场经济,必须由良好的企业信用和社会公德来支撑。企业信用是各国公司刻意塑造的文化形象,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文明成果。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舞台上长盛不衰,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恪守商业信用和公认的道德规范,讲究维护本企业的良好形象,并把它看成是企业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全世界正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联合国机构、国际劳工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正在结成合作伙伴,制定共同的价值观和原则,目的是促成世界级公司对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担负起责任。过去,企业成功的惟一标准是利润,今天的成功标准则是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责任。
因此今天的企业需要大力塑造企业诚信精神,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识,是企业信用和社会责任。注重信用是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需素质,增强社会责任,也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和成功的核心战略。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竞争的、法制的经济,它的主导方面是能够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开拓意识和效率意识。同时它又伴有趋利性的弱点,容易一切向钱看、见利忘义,出现与社会道德相背离的行为,严重的还可能损害公众利益,导致经济秩序混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包括它的法制规则,还包括它必需的道德伦理体系。离开了相应的道德规范,行为自律,市场经济就会无法正常运行。正像江泽民主席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必须由良好的企业信用和社会公德来支撑。
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朱镕基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进步的内在要求”,“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加快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要切实加强德治的全面教育,大力提高全社会的商业道德水平,增强全民信用理念”。会议的部署同广大企业有着广泛的直接关系,企业要积极行动起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强企业的道德建设。(www.xing528.com)
开放带来的机遇,国际上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和道德理念,应当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学习运用,以指导市场主体的行为,使企业拥有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要通过制定先进的企业文化,树立正确的经营道德和经营理念。企业行为的出发点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社会的需要,要见利思义,取财有道。企业只有造福社会、造福用户,才能久盛不衰。要坚决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坚决反对欺诈行为,用良好的信用树立中国产品的全新形象,提高中国产品和中国企业的国际知名度。企业的道德水准与职工队伍素质、职工文明程度、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紧密联系的。加强企业道德建设重要的是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进取精神和甘于奉献的职工队伍。
加强企业道德建设,企业家起着关键的作用。成功的企业无不表现为企业的领导班子素质高、作风好,有奉献精神。企业的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道德表率起着极为重要的示范作用。企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更要有扎扎实实的措施。不要刮风,不要搞形式主义。抓班子,抓队伍,抓经营行为,都要有的放矢,针对问题进行教育、整改、建设。中国优良的道德传统,历来都倡导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企业与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企业的道德建设,就是要处理好这些关系,把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以德治企”,将企业的道德建设作为企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