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深静
我与启焰兄同为南大校友,虽然我们没有在南京有过交集,但我在读硕士时已经学习了他的著作《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是中国较早的专门论述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著作,对我的研究颇有启发。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英国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当时,启焰到卡迪夫参加一个关于中国城市研究的国际会议。他为人亲和,温文尔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年后,我因为到昆明调研,又得到了启焰兄的热情帮助和款待,调研因此得以顺利开展,我一直心存感谢。
此后经年,虽然我们接触不多,但我一直关注启焰的研究动向。2017年前后,因为对教育导向的绅士化(education-led gentrification)的共同研究兴趣,我们在英国伦敦、曼彻斯特和美国新奥尔良等地共同参加和组织了一些学术活动,我对启焰的为人和研究志趣有了进一步了解。在英国开会期间,我和启焰一家四口在伦敦和曼城有了深入接触,感慨于他为了兼顾家庭和事业所做的巨大付出。他常年奔波往返于太平洋两岸,在丈夫、父亲、研究者、教师等多个角色中频频切换,且事事亲力亲为、力求完美,当中的艰辛非常人所能承受。在从伦敦前往曼城的路上,启焰跟我谈到了他的信仰和学术追求,我了解到了支撑他长期两地奔波、兢兢业业的精神力量。
女儿跟他感情特别好。因为参加完英国的会后他就要回西安,女儿一直黏着他,恋恋不舍。在曼城期间,他对儿子的谆谆教导、对女儿的细心嘱咐令人动容。他还细心跟我分享了自己教导儿女的心得,我至今记忆犹新。启焰还是一位极其关心学生的导师。在伦敦和曼城期间,他都时时不忘关心后辈的成长,利用会议间隙与学生会面,指导他们,热心引荐。(www.xing528.com)
2017年8月25日在索尔福德市MediaCityUK(左起:王磊、吴启焰、何深静、程建权、David Zhang)
2018年,我们在AAG(美国地理学家学会)年会共同组织了几场以“全球背景下教育导向的绅士化”(education-led gentrification in global context)为主题的研讨会,并和英国拉夫堡大学的Darren Smith共同商定在会后组织一期学术特刊(special issue)。但因会后大家都很忙,这件事情被暂时搁置。不久,我惊闻启焰罹患绝症的消息,十分难过。因他远在温哥华,我们只能通过微信和邮件联系。在偶尔短暂的交流中,我随时能感受到启焰的达观与坚强,颇感欣慰,以为他的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直到前不久,忽闻启焰辞世的噩耗,我于悲痛中翻看我们的聊天记录,才发现这一两年来,竟是我疏于问候,十分愧疚。但回想起在英国时启焰跟我谈到的他的信仰,我又颇感欣慰。他这样的善良诚朴之人,想必是去了没有病痛的天堂,继续追求着自己的学术理想吧!
我通过电邮告知我们共同的同事和朋友Darren Smith和Chris Hamnett启焰逝世的消息。他们都对启焰的英年早逝感到震惊,也为失去一位好学者和好朋友而感到惋惜,同时表示愿意一起组织学术特刊,完成启焰未竟的愿望。我今年有幸得到一项研究基金资助,即将开展教育地产与住房分异的研究,这也为重启之前和启焰兄商定好的特刊计划提供了契机。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希望这一特刊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世,以慰藉启焰的在天之灵。
2020年7月写于香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