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中产阶层化研究的客体或对象主要是中产阶层。但是,划分中产阶层或中间阶层的方法、标准和对其定义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目前社会地理学界能够认同的界定方式源于经济学的划分,也就是通过中间群体在整个社会群体结构中的社会收入或财富所处的结构或位置来确定。诚然,仅依赖经济标准并不足以准确地勾勒出中产阶层的轮廓,因此,研究者做了多种尝试,比如用韦伯的社会分层构架(Weberian stratification),即社会财富、权威和权力三个维度来界定中间群体。不论基于何种标准,白领群体通常被认为是中产阶层的中坚群体,白领群体及其再生产的空间向心集聚过程以及伴随该过程产生的内城低收入群体被替代等社会空间效应成为中产阶层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一中坚群体的来源和他们空间再生产的形式,D.史密斯(Darren Smith)等将学生这个潜在的中产群体(potential groupings of gentrifiers)纳入了中产阶层化研究的范围中。[18-19]
基于N.史密斯的地理非均衡性(unevenness geography)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解,我们应认识到资本主义将借助经济危机的地理转移和社会转移这两种整合形式获得自身的延续。[20]借此,中产阶层和无产者均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之类的资本主义危机的替罪羔羊,中产阶层的边缘化亦不可避免,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而言,这一边缘化问题值得引起关注。为此,本文将边缘化新白领群体界定为离校未满三年的大学生(专、本和研究生)群体。一方面,他们通过高等教育获得了一定的文化资本,这有助于他们在未来取得社会地位[21],在受国内文化断层影响和外来文化冲击的背景下,他们扮演着流行文化消费者和创造者的角色,对转型期的城市社会空间重构影响深远;另一方面,他们三年内大多能受雇于全职工作,收入水平达到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2.5倍,符合“收入中产”的标准。研究此群体的中产阶层化过程,可以丰富传统的中产阶层化研究的内容,推进对学生化(studentification)机理的解析,并使中产阶层化这一分支研究回归到城市社会变迁这一多学科研究主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