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能力对中产阶层化社会回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导致资本转化能力出现差异、推动阶层意识同化并影响代际传递,以及催生社会排斥现象等三个方面。
4.1.1 导致不同社会阶层资本转化能力出现差异
文化能力的差异是在鲜活生命的活动中体现的。因此,文化资本的积累及生产、再生产过程都与行动者的具体活动密切相关。Florida针对中产阶层与创新阶层的研究指出,文化能力的差异导致了资本转化能力的差异。[20]创新阶层最鲜明的社会特征是其成员在文化能力转化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他们能迅速将文化能力转化为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并在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积累与相互转化环节中选择性地传承与强化自身的文化能力。
4.1.2 推动不同社会阶层的意识同化,使不同阶层的差异通过代际传递得到强化
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在社会分层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在其中扮演了一种所谓的“看门人”角色(door-keeper),有选择地控制阶层之间的流动。对某一社会阶层的界定,不仅要看他们占有多少社会财富,而且要看他们在消费文化、价值观和政治理念等方面是否有共鸣。文化能力与个人及其社会特性之间存在多种联系方式,文化能力可以通过暗示的方式横向或纵向地传递给社会阶层的其他成员或下一代。当文化能力在社会个体之间横向传递时,会影响到同一社会阶层中的其他人,并推动整个社会阶层主流意识的不断流动、更新与同化;而在时间维度上,文化能力的代际传递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以家长为传递主体的,它可以影响到下一代甚至更多代的价值取向,从而使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异变得更加显著。[9](www.xing528.com)
这样,文化能力的同化作用与传递作用,最终明确并强化了基于经济能力差异的社会分化格局。例如,当“gonn”[1]式样的美国黑人腔调连词或英国绅士化的言语被使用时,话语者的社会身份便已昭然若揭。
4.1.3 催生社会排斥现象
文化能力的差异使社会群体再次分化,并结成各自的亚阶层。一方面,中产阶层通过主导话语权与和自己有共同想法、品位、志趣的人建立联系,宣扬自身阶层的所谓个性、格调和潮流,设立其成员普遍认同的言行举止规范[21];另一方面,他们排斥,甚至鄙夷属于其他群体的文化能力和文化形态,借此转换和强化其社会地位,获得既得体又合法的身份标志,并将外围者屏蔽在这种联系之外[22]。
最终,中产阶层通过促进自身文化的创新,以及为此制定相应策略和进行制度性安排,使文化能力的社会排斥性长期化、稳固化。例如,中国的“新白领亚群体”特别是部分边缘化的白领群体,因文化能力的差异,一直坚持和强调对所谓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并排斥和远离他们认为粗俗的社会环境,这使得他们在社会空间中与普通技术工人特别是农民工显得泾渭分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