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社交尴尬者以及他们的约会经历,一些研究提供了一些数据支持。一个直觉性的假设是,社交尴尬者在识别和传递不明显的暧昧信号方面应该都有困难。如果这一假设成立的话,那么尴尬者成功建立浪漫关系的概率就会小得多。
暧昧调情就如同滑雪中级别非常高、难度非常大的双黑道,属于社交技巧中的高难度等级。很难说有某个特定的信号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兴趣,相反,这种兴趣是隐藏在多种信号之中的,接收信息的人也不是凭借一个,而是凭借多个信号的共同作用来破译对方的兴趣密码。举例来说,如果有人将身体朝向你、看着你的眼睛、向你微笑,那么此人很可能是一个社交流畅且喜欢你的人。但如果有人将身体朝向你,向你这边倾斜,忍不住地看你,在你摸到她头发时咯咯地笑,抚摸你的腿……那么很有可能她对你有几分意思,当然这也不是百分百绝对,对男女间事情的判断属于那种只能无限趋近却永远无法完全确定的事情,这意味着你随时都有可能判断出错,而总有一些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犯错。
关于尴尬者浪漫关系建立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来自于一篇硕士毕业论文,其作者是卡尔顿大学的科乔·明塔(Kojo Min-tah)。明塔调查了124名大学生,以考察社交尴尬者会不会更容易误解他人的浪漫兴趣。他发现,社交尴尬者很容易将他人柏拉图式的交往行为误解为调情,一旦有了这种错误的理解,他们就极容易在约会的时候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比如对对方表现出着了魔般的兴趣或是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鉴于社交尴尬者本来在解读通常的社交信号上面就有困难,那他们会在两性关系情境中遇到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你对某个人怀有不一样的感觉而那人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思,这是件让人尴尬的事情,更要命的是,会错了意还会带来严重的机会成本:自以为锁定了这个目标,从而错失了其他更多的潜在可能性。正是这种精确意会别人浪漫信号能力的欠缺,使得他们成功建立浪漫关系的概率要比不尴尬的人少得多。
丽萨·乔布(Lisa Jobe)和苏珊娜·威廉姆斯·怀特(Susan Williams White)在一个97人的大学生样本中进一步检验了上述假设的真伪。他们发现,社交尴尬者更容易报告说自己当前正处于一个浪漫关系之中,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比不尴尬的人拥有更多的约会机会,而是因为平均而言,他们处于一段关系当中的时间(18个月)要比不尴尬的人(11个月)长得多。
对于这一结果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其中一种可能是,因为知道建立一段新的关系相对于他们的社交技能而言是更具挑战的事情,于是他们宁愿在一段既定关系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另外一种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必像不尴尬的人们那样有那么多的约会机会需要处理,所以他们在一开始选择交往对象的时候就比其他人更为谨慎和斟酌,也或者,因为他们对一段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焦虑要远高于常人,这会让人觉得他们对于即将建立的这段关系非常感兴趣,从而促使对方也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一旦社交尴尬者进入一段关系,在令人头晕目眩的热恋期之后,随着激情慢慢消退,他们面对的将是一组定性不同的期望。亲密关系在情感上的特征是,伴侣双方会很快分享个人信息,对对方的自我暴露做出共情回应,对对方的需求做出恰当回应。这种建立亲密关系的一整套流程对于社交尴尬者来说充满了挑战性,因为他们很少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兴趣所在和情感,很容易错会别人传递出来的意思,也很难快速地调整自己的日常节奏去适应另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极容易因为浪漫关系中高强度的情感互动而变得不知所措。
亲密关系中这些固有的障碍对于社交尴尬者来说是无法克服的,但他们还是可以通过把自己敏锐的注意力投放在合适的地方来促进关系的蓬勃发展。维持良好关系的秘诀之一在于人们对伴侣持有合适的期待,而对方愿意为了满足这份期待而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和在任何其他关系中一样,亲密关系中的伴侣需要感受到付出与获得在两人之间是大致平衡的,在幸福的关系中,这一点很重要。
来自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莫妮克·普曼(Monique Pollman)和同事在一个195对已婚夫妇的样本中考察了尴尬特质与婚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她们发现,尴尬特质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影响关系:个体的尴尬水平会影响他对婚姻满意度的感知,同时他的婚姻满意度也会受到配偶尴尬水平的影响。(www.xing528.com)
普曼发现,对于女性来说,配偶是否是社交尴尬者并不影响她们的婚姻满意度,此外,自己是否是尴尬的人,也不影响她们的婚姻满意度。也就是说,无论自己是否是社交尴尬者,也无论是作为尴尬者的妻子还是不尴尬者的妻子,她们都具有相似水平的婚姻满意度。一句话,女性的婚姻满意度与尴尬特质无关。
对于男性来说,情况则要复杂得多。普曼发现,丈夫的婚姻满意度不受妻子是否尴尬的影响,但是受自己是否尴尬的影响。与不尴尬的丈夫相比,社交尴尬的丈夫报告了更低的婚姻满意度。普曼发现,他们的低满意度主要是因为自己不容易信任别人,以及不容易获得亲密感。这一结果非常直观地展示了尴尬男性的关系图景:他们非常努力地维持着关系的正常,他们不相信事情可以顺利解决,他们过于拘谨和防卫的姿态使自己难以与他人形成更为深入的情感联结。
这一结果囊括了一幅广阔的关系图景,无论这种关系是浪漫关系、家庭关系还是朋友关系,人们通常会认为,时间越久,一份感情会越亲密,但对于社交尴尬者来说,这份期待可能很难得到满足。不像在最初的人际互动中,基本的社交礼仪和脚本都是程式化的,满足这些社交期待也都有章可循,建立亲密关系的社交期待要更加不可预期,也更加难以满足。如果一段关系的长期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归属感,也就是满意和稳定的感觉,那么社交尴尬者可以通过两套独立的社交技能来实现这一目标。第一个就是弄清楚如何满足微小的社交期待,像是会见新朋友、参加聚会或召开一个工作会议等。一旦他们建立了一个更为深入的关系或者完成了约会的初始阶段,开始建立亲密感时,另一套技能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心理学家称之为在两人之间建立更深的情感联结和相互依恋。
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布鲁克·菲尼(Brooke Feeney)是一位研究人际关系领域的泰斗。他提出了浪漫关系中的“依赖悖论”。建立亲密感的最关键要素之一就是自我暴露和提供支持,这始于关系中的一方分享一些个人化的想法或经历,从而暴露自己的脆弱无助,如果另一方能够给以共情和支持性的回应,那么在双方之间就建立起了一定程度的信任与亲密。但是自我暴露是一把双刃剑,它需要主动分享,也需要掌握分寸。暴露过多或过快可能把对方吓走,一点都不暴露则会让人产生距离感。
当亲密关系中的双方开始相互依恋对方、寻求情感支持时,他们同时也会对自己能保持独立充满了信心。这不是说一个人完全依赖于对方,离开了对方自己什么也做不了,而是说,他们相信在不确定和重大挫折面前,对方能够提供支持和保持忠诚。当一方在另一方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支持性的回应,那么被支持一方则不仅在当前关系中会感到满足且表现出色,在其他情境如学习和工作场合中也往往能做到最好。
社交尴尬者常常会显得过于独立,这可能部分源自于他们的疏离态度、内向性格和小众化的兴趣点。对他们来说,克服缺乏亲密感困难的重要法宝就是主动向伴侣寻求支持,从而在两人之间形成一种联结感,以此为基础,双方才能在给对方留出充分空间让其自主发展兴趣方面拥有基本而必要的信心。但正是因其过分独立,让他们相信依赖伴侣不但不会受到伤害反而会更有利于形成真正独立感,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的。
“依赖悖论”很难处理,因为自我暴露本身带有一定的风险,对方未必愿意很好地给予回应,甚至最终会放弃这段关系。浪漫关系始终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在你第一次牵起对方的手说“我爱你”的时候,在你把自己最隐秘的想法和感受讲给对方听的时候,都是风险猛涨的时候。正是这样,不少人会在一段关系正常向前的过程中忽然急流勇退,给双方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因为在内心深处,他们担心自己在这场情感赌博中输得一败涂地。但在爱情这个赌桌上,讲求的是全或无的参与,揣着50%的心思来赌局,恐怕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当社交尴尬者决定要做某件事情,就总想把它做到100%。而生命中如果说有那么一件事情必须要付出100%的努力才可能获得成功,那无疑就是浪漫关系。如果社交尴尬者的伴侣愿意再多付出一些耐心,而尴尬者发自内心地愿意将自己的精力投向建立亲密感,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自己舒服就行的话,那么他将和其他任何人一样有可能成为一个贴心而忠诚的伴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