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满足人类的归属需求的重要性

满足人类的归属需求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斯洛认为,生理需求诸如吃饭、喝水等是个体最为基本的需求,而其他需求比如社交需求和自尊则处于需求层次的第二位。他们发现,人类对于维持一些使自己感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渴求和吃饭、喝水这类生理需求一样基本而迫切,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不惜以牺牲生理需求为代价来满足归属需求。迪纳还发现,即使在食物充足、人均寿命几乎翻倍的发达地区,归属感依然具有显著的益处。

满足人类的归属需求的重要性

在我的初中时代,让我为之着迷的为数不多的几本书之一便是《蝇王》(Lord of the Flies)。和身边很多同学一样,我被这样的想法给迷住了:如果换作我,像主人公那样,和一群男孩在没有大人监护与照料的情况下在一座荒岛上生存下去,那会怎么样?虽然在书中,紧张感绝大多数时候来自于主人公搜寻食物、饮用水和避难所的紧迫性,最让人屏息的却是主人公拉尔夫(Ralph)为满足必要的生存需求而组建同盟的努力。他日日悬心于其他成员能否坚守本分,恪尽忠诚。

在实际生活中,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都是为了生存而不断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这幅脆弱的生存图景现在看起来似乎已经与现代生活毫不相干了,但是别忘了,就在19世纪,西欧诸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死亡都是饮用水缺乏导致的,而营养不良与饥饿致死则更是屡见不鲜。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世界范围内的人均寿命一直在40岁以下,也就是在过去的200年中,人均寿命才逐渐增长。

在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了人类动机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生理需求诸如吃饭、喝水等是个体最为基本的需求,而其他需求比如社交需求和自尊则处于需求层次的第二位。但是后来的研究结果对这一理论提出了挑战。1995年,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和马克·里亚利(Mark Leary)发表了一篇名为《归属的基本需要》(The Fundamental Need to Belong)的论文,在文中他们对几百篇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以确定社会归属需求会落入哪一个需求层次。他们发现,人类对于维持一些使自己感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渴求和吃饭、喝水这类生理需求一样基本而迫切,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不惜以牺牲生理需求为代价来满足归属需求。

乍看起来,这种认为归属感与饥饿、口渴一类的生理需求一样基本的看法似乎不怎么合乎情理,让人难以置信。但是几千年来,人们以不超过50人的狩猎采集方式聚居在一起,这些人因为关乎生存的共同目标而紧密团结在一起。人类和其他社会性动物所下的进化赌注就是牺牲掉短期的利己与私心,共同协商、相互合作,以完成食物采集、搭建庇护所和相互保护。协作较好的团队会将劳动力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上去,一些人负责农耕,一些人负责狩猎,其他人则专门照顾小孩。遇到收割庄稼或者抵抗外敌入侵一类的事情,则会把全部人力都调配到这些时间敏感型事务中,以最大限度地集聚资源,从而提高所有成员的生存概率。

形成双方都满意的人际关系的心理需要进一步强化了通力协作所固有的生存优势。就像口渴的时候需要喝水,饥饿的时候需要饱餐一样,当我们的归属需要被满足,我们会感到快乐。来自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埃德·迪纳(Ed Diener)在幸福感领域已经进行了30多年的研究。在众多可能影响的因素中,迪纳和其他研究者发现,对幸福感最有预测力度的不是我们的工作、收入、达到理想体重等等,而是令我们满意的人际关系的存在。迪纳还发现,即使在食物充足、人均寿命几乎翻倍的发达地区,归属感依然具有显著的益处。那些拥有满意人际关系的个体,其健康状况更好,寿命更长。

反过来看,极少有哪些东西的心理破坏力会比社交排挤更大。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院长贾尼斯·科克尔特·格雷西(Janice Kiecolt Glaser)对数十年来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长期孤独感是造成人体免疫功能受损、心脏病以及其他多种重大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而这些不断累积的健康风险会造成死亡风险的急剧上升。

我们不单是愿意归属到社会团体中,我们更需要归属。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候,归属都还算容易。为了生存下来而苦苦挣扎的人们别无选择,只能把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儿童都集合起来。人们需要团体,团体当然也需要每一个个体为了共同目标而做出其独特的贡献。

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类学家,她在其1966年出版的《洁净与危险》(Purityand Danger)一书中指出,狩猎-采集群体需要找到一种机制以方便考量其成员是否忠于组织,以及是否为了团队的共同目标而竭尽其能。无论是贪婪者鼠盗狗窃以致其他人白白饿死,还是刁滑之徒趁乱倒戈以致团队崩溃瓦解,其结果都是团队无力承担的。因此,那些无法与团队愿景一致的成员的存在,对于团队整体的福祉安康来说是极大的威胁。(www.xing528.com)

为了防范背弃团队目标付出的巨大代价,人类社会在日常互动中发展出了复杂的社交期望,以便成员之间对彼此的忠诚度进行经常性的评估。当个体遵循这些社交期望,如互致友好问候、由衷地致歉、轮换交流等等,他对团队共同目标的认同就经由这些细微之处传达了出来。相反,当团队成员看到有人偏离了这些期望时,就会产生警惕,怀疑此人有背叛团队利益的可能性。恰如一台过于敏感的烟雾探测器,稍有烟味就会发出警报一样,团队成员也会将那些轻微背离常规社交期望的蛛丝马迹视作可疑线索进行预警。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仍然会把微小的社交期望当作判断他人社交价值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因为需要经常与并不熟悉的人打交道,那些微小社交期望的评估价值可能变得比之前更为重要了。在美国这样的国家,超过80%的人和其他成百上千万的人一起在大都市比邻而居,要对每一个人此前的人品声誉逐一了解简直没有可能。于是,现代都市人就只好时时刻刻地对身边随时出现的陌生人进行价值评估,无论是在工作中、公共交通上还是在交友软件上都是如此。

上千份来自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表明,人们会通过对他人衣着风格、个人卫生、眼神接触以及无数其他细微线索的瞬间观察来形成对此人是否应包含或排除在自己所属团体的判断。

如此多的期望以及与此相关的衍生物听起来让人无所适从,然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满足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社交期望。比方说,如果你两天内洗过澡,天天都刷牙,穿着一件没有难闻气味的衬衫,那你就100%地达到了人们对你个人卫生的日常期望。即使有社交尴尬的人也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社交期望,只是那些已经符合标准的上百个期望所受到的关注远不及某一两个不达标的多。当我们确实偏离了社交期望,或者怀疑自己可能会偏离时,就会体验到那种清晰无误的尴尬感。

虽然人们都说第一印象很重要,但大都是凭直觉说话,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家则通过上百项研究,向人们揭示了社交互动中的前5分钟是多么关键。对于一个人是否讨喜的判断会在互动的10秒钟之内就迅速得出,判断依据包括此人的卫生、姿态、眼神、语调等等。人们当然也会修正自己的判断,但第一印象已基本确立了人们认为他人是可爱的还是不可爱的、可信的还是不可信的偏好。

因此,偏离日常交往中固有的社交期望对于个体的归属感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尴尬言行通常是无害的——衣品掉线或者拉链不拉伤不着任何人——但是这些细微的偏离拉响了原始警报:尴尬言行可能暗示此人不是“自己人”。基于几分钟的互动就骤然做出的判断听起来未必公平理智,但是上千年来,人们正是借助于这些蛛丝马迹来适应社会生活,这就使得这种评判依据很难在短期内消失。

以上种种对于我们这些饱受尴尬之苦的人来说都实在叫人沮丧,但事情未必不可转圜。我们的招数就是,尴尬者别再就“为什么我会尴尬”这样的宽泛问题穷追不舍了,更有价值的,且与他们剖析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加匹配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我有些时候会尴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