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理解尴尬的含义及其应对策略?

如何理解尴尬的含义及其应对策略?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访谈都是单独进行的,但是所有人都给出了相同的回答:“泰的妈妈让他专心点儿。”然而,我妈妈总能在我的赫然失误之下巧妙地完美收场,“没关系的,泰,咱们只是需要再练习练习……”

如何理解尴尬的含义及其应对策略?

我读了研究生之后的第一个发现就是,自己并不怎么正常。那是1999年秋天,我刚刚进入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院开始心理学专业的学习学校为新生做了一系列常规心理测试,包括性格、智力和职业兴趣等,并提供反馈报告。测试前,我的心态相当放松,心想这不过是一次好玩儿的自我探索罢了,但是测完之后,我的看法变了,我怀疑此前我对自己可能过于乐观了:眼下这些测试可能表明,在我身上存在着一些异常特质,而我以前从未认真思量过。

两周后,我的信箱里出现了一个用密封条封印并标有“机密报告”字样的黄色信封。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对即将读到的报告内容感到一阵紧张,那感觉就像是将要打开一扇弃置已久的阁楼大门。报告上满是图表,用来描述我的各种特质——内倾性、友善、有序性以及各种认知能力分数落在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每张图表旁边都有一段话,用以解释我在此项特质上是属于“正常范围”还是进入了临床病理范围。

斯宾塞得到的结果一样,我的性格与病理学分数并没有被明确诊断为有问题,但是这些分数显得很不均衡。比如说,我的性格特征分数,友善和好奇远在平均分数之上,但是耐心和有序得分却比平均分要低不少。我很好奇在别人眼中,一个极友善却缺乏耐心、极混乱却充满好奇的人会是什么样的。

总的来说,前面几页描述的还都是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但是当来到中间部分,在被命名为“社会性发展”的地方,一种不同寻常的模式慢慢显现了出来。这一部分包含了一些来自我家庭成员的访谈结果,其中评估专家特地标注了大家对一道特定问题的回答,这个问题是:“在泰12岁之前,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虽然访谈都是单独进行的,但是所有人都给出了相同的回答:“泰的妈妈让他专心点儿。”

一些人列举了一些经常发生的事件来作为例证,比如倒牛奶。他们说这样的事情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发生,而且持续的时间“比你以为的还要久”:我坐在餐桌前,西瓜型发帘下面的棕色眼睛紧紧盯着牛奶盒,我妈妈穿着剪裁得体的套装站在我身后,她的目光也紧紧盯着牛奶盒以及它旁边的空玻璃杯。接下来,我抓起牛奶盒,慢慢地抬起它,与此同时,我妈妈发出清晰无比的指令:“专——心……专——心……”,这指令循环再三,语调镇静悠远,有着禅宗般的韵律,再接下来——

一个突然的颠簸。我所有意愿和努力的全部聚集造就的这个颠簸。就像有人使了个猛劲要把番茄酱从瓶子里磕出去一样。这种过于急切的作用力一下子碰到了杯子的边缘,杯子向前滑去,牛奶顺势就洒了出去。旁观者回忆说,随之而来的会是一阵沉默,在这沉默里大家都心照不宣:泰又有了一次“事故”。

我妈妈那满怀期望的祈祷般的余音在眼前的绝望境地里戛然而止,继而她缓慢地阖上眼睛,停顿一小会儿,极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我妈妈是个优雅而整洁的人,此情此景之下,旁观者会在她的优雅淡定与我的任意散乱的不相匹配之中觉察到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搞笑味道,却苦于这不是一个适合笑出来的时机,于是只好赶紧避开眼去,继续擦拭已经擦好的杯盘,搅拌已经不再需要搅拌的东西。谁都知道,一个已满8岁、10岁甚至12岁的男孩本该有能力为自己倒一杯喝的,就算偶尔失手,成功概率也不该低于50%才对。然而,我妈妈总能在我的赫然失误之下巧妙地完美收场,“没关系的,泰,咱们只是需要再练习练习……”

在我们家,“练习”是一个高频词汇,尤其在“生活技能”领域,当然,“生活技能”本身也是个高频词汇。对于我在常规社交情境中的笨拙表现,我的父母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耐心。但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生活技能却落入了“发育迟缓”范围的时候,他们在私下一定忧心如焚。因为他们知道,我一天天在长大,及至进入无情的中学阶段,此前作为一个小孩子所独享的失误豁免权终将消失。

另一方面,我在一些非社会性能力上的发展却超越了年龄。我喜欢做很长的乘除心算,能记住随机的事情——比如全国棒球联赛投手的平均跑赢率——对我来说也轻而易举。然而,虽然我被誉为“一部会走路的棒球统计百科全书”,却常常会忘记在小联盟比赛时带上自己的棒球手套,也想不起来这次轮到我准备点心和饮料了。随着我越来越大,父母已经觉察到我的同龄人在赛后休息的时间里看到我光着一双手站在那里的时候会投来异样的目光。

我的社交失误本就不是出于恶意企图,且又通常无伤大雅,因此也就说不上会带来什么严重影响。到了差不多10岁左右,其他孩子在以下两个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形成了更加复杂的社会预期,也学会了将他人符合该预期的程度作为判断此人社交价值的标准——他们比以前更加在意谁在艺术课上画了怪异的东西,谁衣服上的卡通图案不是五年级学生的通行风格。这个时候,我此前那些不被关注的怪癖现在却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样明显了。我能感觉到别人对我的社交期望一直在变化,却很难完全把握其精髓,这让我无法做出适当的改进,也难以甩掉那如影随形且日益增加的社交尴尬。(www.xing528.com)

我的父母深知要想帮助我这个长期尴尬的孩子完成对社交生活的良好适应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像其他尴尬的孩子一样,我既冷漠又固执,这就意味着他们能从我这里得到的信息少之又少,他们只能打持久战,还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从而让我少感受些尴尬。我的父亲是一名高校教师,母亲经营了一家儿童学习障碍诊所,在工作中,他们看到了太多反面的例子:孩子努力回归常态的热情被家长和老师出于善良的意图无情浇灭。

为帮助我这个尴尬、固执而又孤僻的孩子回归正常生活,我的父母做了许多了不起的工作。现在看来,我明白他们是采用计之长远的方式来引导我的社会化。他们潜移默化地给我灌输了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方式直到现在仍然在指导着我,用一个问题来表述再恰当不过:如何在不失去自我的前提下适应外界?

这是一个由来已久、发人深省的问题,也是我在思索如何才能帮助人们减轻社交尴尬,进而在写就此书的过程中,一直萦绕于心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将对大量来自性格、临床心理学、神经科学领域以及天才儿童的发展性研究进行梳理。无论你是一名自己容易尴尬的人,还是为孩子的尴尬而焦虑的家长,还是一名不知如何才能与潜能突出却极易尴尬的员工打交道的管理者,我都希望接下来的内容能为你提供有用的帮助。为了这个目的,我将本书分成了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尴尬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在社交生活中得到指导。

2.第二部分回顾了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生活是如何让人们变得格外尴尬的,以及我们可以作何适应。

3.第三部分解释了为何那些让人尴尬的特质本身也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非凡成就。

长期处于尴尬中的人会觉得这世上所有其他人仿佛都在一出生就得到了一本名为《拥有天才社交能力》(How to be socially competent)的绝密装备手册,在这本梦幻手册中有通俗易懂、循序渐进的说明,只要照做就能让人体面地掌控社交生活,避免尴尬失态的时刻,摆脱与尴尬如影随形的焦灼。在社交生活中,神奇魔杖当然并不存在,并没有一张清单,上列简单易行的十条方法,只需照葫芦画瓢就可迅速修得正果。不过,终南捷径虽不可得,对于我们这些竭尽全力以适应复杂社交生活的人来说,能提供实在帮助的研究成果却也不在少数。

我们会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违反直觉,有时还会很微妙,但是最后它们会凝聚成同一个故事——那就是如何找到我们都渴望拥有的社交归属感,却不必牺牲掉那些让我们出类拔萃的绝妙怪癖。为开启我们的探索之旅,先来看看社交期望的演变是如何为我们的尴尬时刻打下基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