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有征南越的想法,那么,到正式攻打南越,这中间有四、五年的准备。再加上秦统一六国后,秦与南越的力量过于悬殊。秦国有强大的战争机器,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灵渠。此外,秦国有很好的粮草供应,秦国的郑国渠使八百里秦川粮食丰产。秦国靠这些工程逐渐国富兵强。所以,秦循水路进攻南越,一年平定。
反观当时的南越,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不如当时的秦国。对于“越”的得名,较常见的说法是“越”源于“钺”(或写作“戉”),是一种扁平穿孔石斧,开始是生产工具和武器,后来逐渐演变成很薄的象征权力的礼器。根据罗香林《百越源流与文化》记载,越族之“越”,甲骨文作“戉”,像斧戉之形。其后以文字之辗转假借,乃加走旁为度越之“越”,并为越族之“越”。
在古文献里,也有很多百越社会情况的记载。例如:《吕氏春秋·恃君览》: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凯诸、夫风、余靡之地,缚娄、阳禺、欢兜之国,多无君。意思是说,扬州,汉水以南,百越人住的地方,敝凯诸、夫风、余靡等部族那里,缚娄、阳禺、欢兜等国家,大多没有君主。但同时代的中原,已有诸侯国,有君王了。《汉书·地理志》也记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不得尽云少康之后也。”意思是说:从交趾到会稽有七、八千里,百越各族杂居在一起,各有各的姓氏,大多都认为是少康的后代。又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渔,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意思就是说,楚越地区,地广人稀,以稻米为饭,以鱼类为菜,刀耕火种,水耨除草,瓜果螺蛤,不须从外地购买,便能自给自足。地形有利,食物丰足,没有饥馑之患,因此人们苟且偷生,没有积蓄,多为贫穷人家。所以,江淮以南既无挨饿受冻之人,也无千金富户。
现代民族学也有对百越的描述。蒙文通《越史丛考》中的百越包括:吴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罗香林《百越源流与文化》中的百越包括:於越、瓯越、闽越、东鲲、扬越、山越、南越、西瓯、骆越、掸国、腾越、滇越、越雋、僰国、夜郎、蘷越、賨民;陈国强等《百越民族史》中的百越:包括:百吴越、於越、闽越、东瓯、南越、骆越、苍梧、西瓯。
岭南考古也发现,墓葬有贫乏、丰裕之分,社会初步分化。氏族共用墓地。到目前为止,至今未发现都城、宫殿、庙宇建筑。一般社会演变经历聚落(band)、部落(tribe)、酋邦(chiefdom)和国家(state)四个阶段。南越从父系聚落的社会形式逐渐发展成为部落形态,后来社会发展停留在部落和酋邦之间。(www.xing528.com)
贾谊《过秦论》记载:“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意思是说,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贾谊《过秦论》的记载,粗略地还原了当时秦平定南越时的情景。
为了建设岭南的需要,秦曾强令3批中原人南迁岭南。第一批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第二批是公元前213年,“谪治狱吏不殖者,筑长城及南越地”。第三批,“始皇使尉佗逾五岭攻百越。尉佗知中国劳极,止王不来,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3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移往岭南的不仅有军队,而且还有与越杂处的中原移民。另外,一部分士卒和这些“为士卒衣补”的中原女子婚配,还有大量不能和中原女子婚配的秦军士卒只能和越族女子通婚。随着中原移民与越人互通婚姻,友好相处,中原移民不仅增加了岭南的劳动力,同时也带去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为岭南社会的进步起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约前208年,南征百越的将军任嚣临终嘱咐赵佗:“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意思是说:番禺这个地方北方有五岭,南边有海,土地数千里,还有中原人相辅助,可以立国。公元前196年,《汉书·陆贾传》记载:“高祖使贾赐佗印,为南越王。贾至,尉佗魋结箕踞见贾。”《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于汉?意思是说:汉高祖派陆贾赐给赵佗印玺,任命为南越王。陆贾到后,赵佗很没有礼貌地见陆贾。陆贾见状对赵佗说,你的人不过数十万,而且都是野蛮之人,地理位置又在五岭和大海之间,就好比是汉朝的一个郡,你若称王,不就跟大汉相提并论了吗,小心大汉派兵过来攻打你。赵佗听后,自称“夷蛮大君长”,因“久居夷蛮,殊失礼仪”。为什么中原人将南越人称为蛮夷?在当时,汉人的装束都是“束发戴冠”,讲究谈笑坐姿与儒雅。而南越人则是断发文身,左臂左衽,看起来好像挺野蛮,没教化。
在早期的岭南开发中,赵佗功不可没,可谓中原移民中的杰出代表。他在岭南担任地方官,治理岭南期间,一直努力协调汉人和越人的关系,致力于民族团结,使中原移民和当地人和睦相处,大力发展岭南经济,稳定社会秩序,同时吸收中原地区的文化,汉高祖刘邦高度肯定赵佗的功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