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生活信息量是文学的血肉,那么,深刻的思想信息量则是文学的灵魂。古往今来,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例外都是富含正能量的。例如,反对战争,反对集权,反对专制,追求自由,讴歌爱情,颂扬人道主义等,如果你看到一篇东西在讴歌集权、专制、独裁等负能量的元素,则肯定不是好作品。
张艺谋的电影素来为我所喜欢,尤其喜欢他那些故事源自生活底层,张扬人物个性,洋溢着生命活力的电影。如,《秋菊打官司》《父亲母亲》《一个也不能少》。我认为,以上这些片子,能代表张艺谋的本色。然而,张艺谋拍的《英雄》虽然起用了陈道明、巩俐、梁朝伟、甄子丹、张曼玉等知名演员,但其主题则犯了一个不能容忍的错误,闹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影片把秦始皇与刺客说成是俞伯牙与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把秦始皇美化成灭六国、平天下是害怕天下战争纷纭、百姓生灵涂炭,以及说他是“护国护民”之君云云,完全是牵强附会,强作解人,是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秦始皇在世之时,征战列国,刀剑挥处,割头如草,血流成河。他当政之后,又是怎样“护国护民”的呢?秦时全中国约两千万人,被征造宫修坟的竟多达150万人之多,加之守岭筑城及其他杂役,总数不下3百万人。连曾给他较高评价的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感慨:“秦始皇末年,农民起义已经接近爆发点。”秦朝首尾仅15年,始皇帝在位12年,二世而亡。一个在《英雄》中感慨自己不被百姓以及满朝文武理解的“护国护民”之君,真正是视百姓为草芥,视威权为生命,这才是苛政专制,民怨沸腾,“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英雄》刀光剑影的画面和声响确实能够迷醉一批崇拜“大侠与土匪飙飞,英雄与大盗偕行”的人们,但其思想一味颂扬强权与专制,我个人认为,这种影片还不如百千年前的民间文艺水准,如《孟姜女哭长城》之类,最起码《孟姜女哭长城》还蕴含有朴素的人道主义。
与《英雄》相反,《生死朗读》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女主角是《泰坦尼克号》的主角温斯莱特。该剧的主要内容是: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处在盟军和苏军的管制中,万事萧条,百废待兴。生活在柏林的15岁少年米夏·伯格患上了猩红热,但他仍然时不时坐车到很远的图书馆找寻自己爱看的书籍,对于这位身处战后管制区的少年而言,这是他仅有的娱乐。米夏有一次在路上猩红热病发,公交车检票员汉娜将他送回家,两人开始交往,后随着交往的深入,两人的矛盾也渐渐爆发,这段男女相差21岁的无果之恋走到了尽头。
米夏大学毕业之前,作为实习生前往法庭旁听。他看到坐在战犯席上的竟然是汉娜。原来,汉娜曾经做过纳粹集中营的看守。一次纳粹飞机轰炸,汉娜没有打开集中营的大门,致使集中营300多人全部遇乱。或许是出于自责,或许是对法律的无知,汉娜对指控供认不讳,并因为不愿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识字的事实,认下本不属于自己的重责。此时,米夏本来有能力帮助汉娜澄清事实,但出于对汉娜罪行的谴责,以及不愿暴露自己与汉娜的关系,他选择了沉默,最终汉娜被判终身监禁。(www.xing528.com)
米夏在很多年后,开始给狱中的汉娜寄自己朗读的磁带,这让汉娜重新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和勇气,并且汉娜通过磁带和书逐字对比,学会了阅读和书写,开始给米夏写信,尽管米夏从来没有回过。汉娜出狱的时间到了,米夏来到狱中看见已经白发苍苍的汉娜,虽然承诺给汉娜提供出狱后物质上的援助,却拒绝了心灵沟通,汉娜绝望自杀。米夏帮助汉娜处理遗愿,并不能使自己逃出自责,他最后选择在汉娜墓前倾诉来宣泄内心的痛楚。
这部影片通过特殊背景下的爱情关系,引导人们对二战进行反思,引导对人性与伦理进行讨论,具有很强的正能量,它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聚焦施害方的二战题材电影。主角汉娜虽然是一个极其普通的集中营女看守,无意识地参与到这场惨绝人寰的暴行中,但是,正是大量像汉娜这样普通人的无意加入,让善良的普通公民成了屠夫,才加速了希特勒邪恶的蔓延。在看似“温情的外衣”下,战争中的屠杀、人性的扭曲、被害者的痛苦在影片中一展无遗,这也许是这部影片获得奥斯卡青睐也博得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推崇的重要原因。
《生死朗读》也深刻地挖掘了男主角米夏的人性的弱点和德国战后一代人的心理。在法庭审判时饱受内心折磨的米夏究竟为何没有向法官揭示汉娜不会写字的事实?米夏又为何在此后的20年内忍受内心极度不安与愧疚的煎熬?为何米夏既然花了大量精力去弥补之前对汉娜的亏欠,坚持为汉娜寄朗诵磁带,为何又不回信?为何在汉娜出狱前两人相见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冷漠?这些问题都引起人们深思。
影片在塑造汉娜的人格时,完全没有把她视作十恶不赦的屠夫,而是把她视作德国的普通公民。她诚实,以至于在法庭上为自己招来横祸,被其他被告集体陷害;她刚毅,以至于两次断然代替懦弱的男主角做出选择结束自己的恋情;她忠于职守,无论是在集中营中当看守,还是在公交车上当检票员。也许她唯一的缺陷只是不会写字,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她两次做出了放弃更好工作机会的决定,甚至不惜以终身监禁为代价。而她身边的一些人却在自觉不自觉地与她形成对比。例如,法官的冷酷,其他被告所代表的怯懦与龌龊、群众的盲从,以及学生们的偏激与武断,这些恰恰与汉娜的诚实与坚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最终被判以终身监禁的却是汉娜。影片真正想表达的就是对于这样一种生存形式的不满,这种不满写在影片每一个温情与冷漠交织的场景中,贯穿于影片始终。
我列举了以上两个例子,就是希望在座的各位记住,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有丰富的生活信息量,还要有深刻的、深厚的思想信息量。人性、良知等普世价值观,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被全人类所认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