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遇到你》:职业生涯中最有价值的礼物

《我遇到你》:职业生涯中最有价值的礼物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说《我遇到你》这个书名有点像爱情小说,有这种感觉的人可能都是女性。我写《我遇到你》,就是想把我职业生涯中做得最有价值的东西留在这本书里,作为我告别职业生涯献给读者最好的礼物。《我遇到你》这本书里写了很多草根,包括至今还留在大山角落里的老师,他们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

《我遇到你》:职业生涯中最有价值的礼物

郑路:我上网看了您在很多城市参加活动时,都被问到同一个问题,我本来不想问,但还是很好奇,为什么您将《我遇到你》作为新书的名字?

敬一丹:在我退休倒计时才开始动笔,一方面,想回望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给自己退休一个小结;另一方面,希望用这种方式延续自己和观众的交流。动笔之初,我并没有想好书名,后来写着、写着,就觉得笔下的那些人、那些事是我命中注定要遇到的,如果我没有遇到采访中的那些个人,没有遇到那些观众,没有遇到那些同事,没有遇到剧变的时代,没有遇到电视媒体的上升期……我就不是今天的样子。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际遇,我才成为了我。

“遇”就是有一些不可知的、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在里面。当我遇到一个采访对象时,我经常想,茫茫人海,生活在不同轨迹上的人或事怎么就遇到了,这得有多少偶然?我认为,每一次遇到就是一种缘分。这个“遇”既可以理解成“人”,也可以理解成“事”,也可以理解成“时代”和“我的职业”。

有人说《我遇到你》这个书名有点像爱情小说,有这种感觉的人可能都是女性。翻开目录,有一个小标题——“长长短短20年”,还真有点像爱情小说。这篇文章是写我在《焦点访谈》待了20年的一些事情,也特别像一个挺长的恋爱故事。还有一个标题——《春天的约会》,也挺像爱情小说,这篇文章写的是每年早春的时候,我主持《感动中国》这个节目的事情。

郑路:刚才,敬老师提到《感动中国》这个节目,这个节目从2002年开始一直到今天整整13年,我想好奇地问一下,明年还是您和白岩松老师主持吗?

敬一丹:其实,我希望岩松找一个新搭档。我曾跟制片人说,我俩在一起主持这个节目已经13年了,我现在都退休了,我的主持水平也不会比过去更好,赶紧找一个新搭档。可岩松说,如果敬大姐不主持《感动中国》的话,他也不主持。我觉得他有半开玩笑半当真的意思,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一些人,包括我们的制片人都希望我有一些节目延续。比如,《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扬善”类的节目。作为我个人来说,“扬善”类节目延续一下也好,这是与好人的约会。这么多年来,假如不是因为《感动中国》《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中那些好人的熏染,我可能支撑不住,没有力量面对《焦点访谈》中那些阴影,那些丑恶。跟好人在一起的时候,让我更有信心,让我更有力量。

郑路:敬老师在《焦点访谈》20年,在中国舆论监督最前沿阵地上揭露了很多黑暗的东西,但看完《我遇到你》,感觉您一直保持一种很温暖、很向善的心态,能否请您谈谈写作《我遇到你》时的一些感悟?

敬一丹:我写这本书的时候,《焦点访谈》和《感动中国》这两个栏目是最难下笔的。因为这两个栏目分别与我相伴20年和13年,要写的东西太多。后来,我想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其最有价值的一面,一生可能因为一事来。我这一生为哪件事来?或者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忙忙碌碌哪些事是最有价值呢?我在央视27年,如果把以前在广播电台和中国传媒大学的时间都算上的话40年。回数自己脚印,从自发到自觉,我认为做得最有价值的一件事就是在《焦点访谈》放大了弱者的声音,在《感动中国》弘扬了善者,这种价值哪怕是我80岁的时候再回想,我也是感到欣慰和心安的。

20多岁到60岁,应该是一个人生命的华彩乐章。我写《我遇到你》,就是想把我职业生涯中做得最有价值的东西留在这本书里,作为我告别职业生涯献给读者最好的礼物。

郑路:敬老师在书中写道:“能听到的形形色色的声音,是因为您从事这样一个职业,而传播有价值的声音不赋予这个职业。”我觉得敬老师为我们留下了非常有价值的文字。

敬一丹:谢谢。我这样写的时候,我认为每一个身后都有一个自己的背景。比如,你们的来路,你们的家人,你们的家乡,你们的长辈……等等,我希望这本书里面说到的一些东西能和你们产生共鸣。在《我遇到你》这本书最初动笔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要写一群孩子,但写着写着,就好像有很多孩子的小模样在我脑海里晃动,然后就写了我到老少边穷等地区做节目或公益行动时遇到的那些孩子。写了贵州花秋的女孩杨芳;四川邛崃的留守儿童;北京郊区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云南盈江贺勐吸毒村的孤儿;江西抚州受重男轻女思想伤害无钱上学的兰兰和娜娜;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湖北麻城大山里的孩子;四川凉山麻风村的孩子,这一章我起了一个标题——《草样年华》。

我书中当年的这群孩子已经长大,也许现在正在东莞打工,贵州花秋的杨芳今年应该20岁左右。我经常想,我应该回访一下她,回访我曾经遇到的那些孩子,看看他们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当时,杨芳画的所有画都是蓝色的,熊猫是蓝的,竹子也是蓝的,因为她只有一支圆珠笔。《东方时空》把她的故事告诉大家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将彩笔寄给她和她的同学。后来她画了一副彩色的画寄给我,绿色的竹子、黄色的鸟、粉色的蝴蝶黄绿色云彩、黑绿相间的熊猫。我看了,又想笑又想哭,这孩子,终于有彩笔了,连熊猫都画成彩色的了,她恨不得把眼前后的世界都涂成彩色。

《我遇到你》这本书里写了很多草根,包括至今还留在大山角落里的老师,他们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我希望在我告别职业生涯的时候,将他们的故事和我们的共同经历留在书中,引起读者共鸣,希望读者在其中找到熟悉和相似的味道,引导更多的人关注、走近杨芳他们。

郑路:敬老师在书中花了很多篇幅描写弱者,但对自己职业生涯中一些高大上的事情一笔带过。比如《焦点访谈》栏目被三任总理视察,其中,朱镕基和温家宝总理与敬老师直接对话,能否请敬老师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情况?

敬一丹:《焦点访谈》所经历的那些,也是我特别珍惜的。这个栏目在90年代中后期所起的作用,超出了一个电视栏目,成为了当时一种特殊的沟通渠道。大家有不平的事情,都找《焦点访谈》,《焦点访谈》在那个时候变成了包青天。(www.xing528.com)

朱镕基总理特别善于运用媒体,这体现了他非常高超领导艺术。朱镕基总理去中央电视台视察时,我接受了一项我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领导要求我在他来的时候请他题词,我当时对领导说:总理曾约法三章,不题词、不收礼、不剪彩。我很尊重总理,咱们怎么能让总理破例呢。哪知我们领导说,你见机行事,争取一下。接到任务后,我忐忑不安。虽然也特别想要这个题词,但是又不好让总理破例。于是,我就一直等待机会。过了一会,朱镕基总理走进了我们演播室,就坐在我每天主持节目的位子上。他环视一圈之后,没人说话。我想,这也许是我说话的时候。于是,我就说,总理,您现在面前的这些人是我们《焦点访谈》的1/10。总理说,有这么多人啊。我说是啊,我们《焦点访谈》有60多人,好多记者都在外面,他们知道您来,特别想和您交流,可他们有工作,您能不能给他们留句话。这时,我的同事也把留言簿拿了过来。尽管我说的是“留句话”,没说题词,但中宣部领导非常敏感,说不要请总理题词。我说不是题词,就是给我们那些还在外面采访的同事留句话。其实,总理很多次都在镜头上看到我们同事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开展工作,那是一寸一寸地开拓舆论监督啊。我当时猜想总理不会拒绝我的同事。果不其然,总理笑着拿起一支硬笔,因为我们粗心没有准备试笔纸,他就在我们每天工作的桌面上试了一下笔,画了一个半圆。然后就在留言薄上写下了“舆论监督,群众喉舌”,他写完这句话之后,白岩松就在后面鼓掌。总理说,我还没写完呢。接着,总理又写下了“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政府镜鉴”这句话是写给官员看的,朱镕基总理那个时候是在努力营造一种运用监督、适应监督的氛围,使舆论监督真正成为促进国务院工作的一种方法。

这件事情过了很久,我们每天工作的时候,一看到朱镕基总理留下的那个半圆形的笔迹,我就在想,最支持我们的朱镕基总理现在也在看《焦点访谈》。用朱总理自己的话说,他就是我们的后台,他就是《焦点访谈》的尚方宝剑。

在《焦点访谈》之前,“舆论监督”这个词是生词,好多事情是不能监督的。比如,权利的象征——“大盖帽”是不能出现在镜头里面的,“大盖帽”一出现在镜头里,大家都认为:警察叔叔也可以监督吗?法官也能监督吗?《焦点访谈》一点点努力告诉大家,监督是自己的权利。所以,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年来,就做了这样一件自己职业满足的事,把“舆论监督”这个生词变成了熟词,而这正是中国需要的。

郑路:我们衷心感谢敬老师、白岩松、崔永元他们这一代人,是他们开启了中国舆论监督的时代。能否请敬老师与我们谈谈您的同事?

敬一丹:大家一提到我的同事崔永元,就马上非常的亲和,就像是自己邻家的二哥似的;一说到敬一丹和白岩松,就马上感觉出事了。在《我遇到你》中,也写了一些我的同事,我没有写他们在镜头前的事,写了白岩松在新闻私塾学校当校长的状态,崔永元作为一个口述历史研究者的状态。我觉得和有意思的人一起做有意义的事,就是一种幸福。

【互动问答】

听众:刚才敬老师说遇到特别多的人,特别多的事,我想代表草根的中国市民说,特别高兴遇到您,特别高兴遇到《焦点访谈》。因为《焦点访谈》关注的是我们这些底层人关心的问题。今天,我想请请教一下敬老师,您作为一名资深的媒体人,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甄别媒体信息?

敬一丹:谢谢这位母亲和老师。我觉得对于幼儿和小学生,可以引导。但对于中学生,我觉得自己没有这种引导的能力。孩子到了青春期,也就是叛逆期,你怎么引导?我觉得问题不是怎么去约束孩子,而是我们大人自己怎样让自己有这样的约束力量。

听众:请问敬老师,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如何坚持下来,而且把工作做得非常好?

敬一丹:我觉得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承受和忍受,不是全部都是享受。比如说,我们带着新闻理想,经过深入调查,精心做出一个节目不能播出,你怎么办?我们的工作手册以这样的方式提醒我们:当你的节目被枪毙的时候,第一,放弃自杀的念头;第二,洗一个热水澡;第三,问问头儿还有没有别的选题。

“放弃自杀的念头”是说你不要放弃你的新闻理想,不是指你真的要放弃生命自杀。如果你这个人比较有激情,但是不够有韧性的话,就可能被连续枪毙了几个节目之后拂袖而去。理想破灭,这不相当于职业自杀吗。“洗个热水澡”是说让自己独处一会,调整自己的思绪。“问问头儿有别的选题吗”是说当你的节目连续被枪毙以后,头儿这个时候可能会给一个比较容易通过的节目做,让你有这个月的饭碗。

听众:敬老师作为职场女性,请问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

敬一丹:平衡是一种能力,就像人需要吃饭,需要睡觉一样,没有谁说自己这两个平衡把握得不好。同样,家庭和事业也需要平衡的能力,而且家庭和事业也不一定要有冲突,主要看哪件事情更重要。当我得知女儿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就请假。《焦点访谈》可以轮流主持,这个节目不是“非我不可”,而开家长会这件事“非我不可”,所以我就会跟同事说,你能替我主持《焦点访谈》吗,我开家长会?然后我同事都欣然为我主持,所以说家庭和事业不冲突。当然,《感动中国》这个节目极其重要,一年就一次,而且早有约定,那么这一天我就不去开家长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