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快学校传媒教育国际化进程,努力抓住机遇

加快学校传媒教育国际化进程,努力抓住机遇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合学校转型实际,科学制订国际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组织保证、体制机制和制度保证,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这些问题的厘清和解决,无疑将有利于推进学校国际化的进程,提升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水平,赋予“国际知名”的办学目标实实在在的内涵。

加快学校传媒教育国际化进程,努力抓住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国际化办学的起步阶段,在教师和学生双向短期培训、合作办学、落实“外培计划”、中外人文科技学术交流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十三五”期间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化新格局打下了初步基础。为了加快推进我校传媒教育国际化进程,必须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开放的视野创新办学理念,树立体现当代传媒需求特征、反映传媒人才成长规律、具有我校学科专业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必须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扩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适应,教师国际化素质提升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相并重,集聚校内外、业内外、国内外传媒教育要素与资源,营造有利于协同育人的国际人才成长环境。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

1.拓宽视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系统研究媒体融合现状与传媒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对我校实现“国际知名”目标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将推进国际化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结合学校转型实际,科学制订国际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组织保证、体制机制和制度保证,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认真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对学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国际化格局进行反思和重构。尤其是要通过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在接受留学生方面寻求重大突破;积极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国际性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优化课程体系和学生知识结构,注重学生国际意识的养成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重视研发国际化课程,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内涵建设,促进体现办学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双向流动

加强内涵建设,把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和服务行业的品牌效应,转化成体现办学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应用于国际化人才培养之中。首先,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将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充分利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机会,结合行业需求和学校实际,科学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国外优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课件、教学实验和现代教学方法,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搭建能够规模化接纳留学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机制。

其次,围绕“传媒技术、传媒文化、传媒艺术、传媒管理”学科群和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群,依照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的模式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体现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通过联合培养项目输出合作院校,促进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国际流动。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的基础上,探索在境外开展合作办学项目或举办合作办学机构。如孔子学院的落地并运转、共建研究院所、启动网络课程、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等。

3.创造条件,促进人力资源双向流动(www.xing528.com)

夯实开展国际教育与合作的基础工作,吸引外国学生、学者到学校留学或工作。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要创造条件开设双语或全外语的课程或专业,加快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建立留学生教育质量评估制度,保证留学生教育质量。在扩大留学生规模的同时,逐步优化留学生结构,提高长期留学生的比例,尤其是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比例;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实现专业通识教育、中国印刷文化传播与办学特色相结合。在留学生管理方面,要改革管理机制,建立留学生电子注册制度,增加奖学金额度,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努力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要借鉴国外经验,减少“特殊照顾”,为留学生尽快融入中国文化和校园“大家庭”创造条件。在吸引海外智力资源方面,要完善荣誉博士、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制度,安排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各种海外人才计划和北京市的相关政策,面向世界招聘国际知名学者、专家和教师到我国高校长期任教或短期工作。

鼓励我校师生的国际流动。通过多种方式,如学生联合培养、学者合作研究、师生讲学游学、参加国际会议和政府合作项目、参与区域性或全球性教育学术组织等,引导和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推动校际学位互认、学分转移和互认,以及提供出国信息咨询、服务等举措和措施,为师生的国际流动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有力的保障。

4.研究问题,积极探索国际化的新领域和新方式

传媒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包含了跨国家、跨地区、跨文化、跨媒体、全球化、数字化等因素在内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在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学校优势的同时,要重视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方式,不断丰富我校国际化的内涵,加快推进国际化的步伐。

比如,如何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更好地彰显学校特色和优势,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利益,避免出现不正当竞争和过分追逐国际排名等现象,更好地提升学校学术实力、实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初衷和核心价值;如何与各国、各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特色紧密相连,将国际化、本土化与行业化相融合,探索多样化的推进国际化的路径及方法;如何在师生交流、学位互认、学分互转等合作模式实现良性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者间的科研合作,更加关注“十三五”期间需要内涵拓展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使国际化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加速推进国际化并赋予其新的内涵等。这些问题的厘清和解决,无疑将有利于推进学校国际化的进程,提升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水平,赋予“国际知名”的办学目标实实在在的内涵。

【注释】

[1]此文撰写于2015年11月,是为学校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会召开进行的前期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