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传媒类高质量、高层次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前沿性和先进性。各学位点应对每一门课程的定位、作用和主要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并对其适用对象和教学要求作出明确规定。
(1)课程体系要适应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按一级学科口径打基础,按二级学科口径进行培养提高,既要注重课程的学术性和基础性以及在体系上的完整性,同时又要体现本学位点的学科特色。首先,要根据本学科的属性和规范,并结合其发展趋势,分析本学科的特点、优势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科学确定本学科研究生应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二级及以上学科架构设置学位课程和必修的基础和专业课程;其次,要根据“拓宽”的要求,结合主要研究方向及对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科学设置选修课和补修课程;再次,要重视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拓展学生选修的范围和空间;最后,力求使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及相关能力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有所侧重,又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要兼顾硕士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本学科课程与相关学科课程的相互衔接,真正形成科学、规范同时又充满时代色彩的课程体系。
(2)课程设置确定之后,各培养单位应根据要求编写和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大纲,保证教学有章可循。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预修课程、考核方式、教材与参考书目等。(www.xing528.com)
(3)充分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学术群体作用,原则上学位课和基础理论课以一级学科为单位集中开班上课,提倡启发式、研究式和研讨式的授课模式,尽量避免同一门学位课和基础理论课拆分在不同学位点重复开课和相同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开设不同的学位课和基础理论课,以及导师包揽其所指导研究生的专业课程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