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法就有办法,有思路就会有出路。针对前面提出的深层次问题,沿袭“双轨制”解决问题的思考路径,确定“分层建设”的工作思路。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内涵建设,另一类是提升层次。
1.内涵建设
所谓内涵建设,就是避免学科建设受专业思维定式影响,说好学科建设的“普通话”,做好学科建设要求的8个方面“规定动作”,符合国家的一般性建设标准。即重视学科的规划性和对相关工作的统领;加强学科研究方向的凝练,提高方向的先进性、需求性和学理性;队伍建设和基础学科组织建设尽可能与研究方向相适应;加强科研项目的方向指导性和科研成果的前期论证和规划设计,使其结构相对合理,能够支撑学科研究方向;不断深化“传媒类、应用型、行业性”的研究生培养定位,提高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加强各培养环节的有效衔接,学术学位强调科教结合,专业学位突出与职业需求的对接;按照国家《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定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系列文件,以制度保障对学科建设成果的“消化”,提高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提高学科的开放程度,充分利用行业和优质国际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合作和学术交流,不断改善学科声誉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做好学位结构调整工作,利用国家下一轮学位点申报机会,加大专业学位调整力度,使工科类学科有自己的专业学位类型,即积极申请工程硕士授权资格;强化品牌意识和经营,加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形成招生—培养—需求相呼应的联动机制。
2.提升层次
所谓提升层次,就是做好“学科与学位点层次提升工程”。前面讲过,这项工程需要在学校现有制度外,通过“超常规的发展理念”,运用“学校主导型”发展模式,提高到“校长工程”的高度来完成。
说到“内涵建设”和“提升层次”的逻辑关系,前者只是支撑后者的坚实基础,是后者得以“成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目前主客观环境来看,这项工程只能“定格”在授予博士学位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的建设上。鉴于此,必须建立项目建设的有效推动机制,即形成校长负责、副校长主抓业务、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联动、少数学术精英参与、分工明确、任务具体、定期检查、有操作和实施手段的专门工作机构(非常设机构)。
特殊需求项目的重点是标志性成果建设。围绕特殊需求项目建设,在标志性成果上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使项目尽可能与需求项目研究方向相对接,并有行业需求的阶段性验证,产生实际效果。具体来说,标志性成果的建设除了带头人和硬件条件平台外,单就学术成果和行业需求而言,应该重视以下四种类型。(www.xing528.com)
(1)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体现特殊需求项目的深厚学科基础和理论积淀、在学术界的声誉及影响。如竞争性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学术获奖,代表性的学术专著研究论文等。
(2)能够满足行业重大需求的应用型学术成果。或者来自政府指令,或者来自企业委托面向需求的产业化项目。
(3)体现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性学术成果。如围绕特色研究领域形成的精品教材(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特色学科方向),对同类硕士学位点或本科教学产生影响,因多数学校采用而具有引领性;教学成果及其获奖;案例库建设及案例教学效果。
(4)人才满足行业需求的状况和行业评价。
以上是从学科建设视角进行的系统性思考,也是对近几年工作中遇到或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的学理性反思。因仅从学校办学的一个点进行思考,存在学术视野狭窄、认识不到位的缺陷,一些观点还不成熟,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从推动工作的实践层面看,具有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注释】
[1]本文写于2013年8月,是“学科建设工作会”主题报告的前期研究成果,属于学理性思考。此文对出版传媒学科建设存在问题的梳理,在会议讨论中产生共鸣,普遍认为针对性强,分析有深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