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常规性的发展路径导致学科建设先天不足
应用型大学(教学型)以专业建设为主体,特色型大学(教学研究型)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研究生教育是学科建设的要素之一,是对学科建设成果的检验和利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科的建设水平。一般来说,基础好、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校多采取常规性的学科建设路径,即专业的规模化发展促使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进而开展研究生教育。
然而,作为一所围绕出版传媒全产业链办学的行业性院校,学校并没有(客观条件也不允许)走一般高校的发展路径。学校是先通过政策性扶持取得硕士授权资格,以行业为背景开展研究生教育,在开展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学科建设。由于没有学科的积淀,从1998年取得授权资格到2006年之前,基本上都是以专业建设的思路指导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建设过程缺乏规范性。2007年,学校出台了第一个“学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着手学科建设的基础工作。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学科体系,以学科群(替代一级学科)统领6个二级学科及拟申报建设的一级和二级学科。与此同时,加大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也就是说,当多数高校在抓住机遇“增点、扩规模、提层次”的时候,学校却处在学科建设的起步阶段,多数教师对学科建设的内涵及要求尚处在“有新鲜感”的层面。为此,对于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开展了大量的培训工作。按照学科模板分学院进行讲解,分模块进行辅导,使人们在填写材料、整合资源的过程中了解学科建设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的观测点及其要求。这个过程收效明显,各二级学院对学科建设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为2010年学位类型的拓展、数量的增加打下了基础。所以说,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轨迹是:专业建设—硕士学位点建设—学科建设。这是学校跨越式发展必然的历史选择,但也留下了学科基础薄弱、建设层次低、规范性不足等缺陷。
2.行业惯性思维导致学科建设有较大的封闭性
学校长期依托行业发展,为印刷出版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印刷出版领域具有很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部类划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来分析,以印刷出版为主体的传媒业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这种状况导致服务于行业的印刷、出版类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往往被边缘化,而不能纳入与其他学科门类同等重要的层次。反映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就是开放性不够,对外学术交流多局限在行业内部,或者说在二级学科层面,而不是在一级学科层面,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在更宽、更大领域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多在行业内交流,对学位授权情况缺乏了解,在国家重要的学科评审中缺乏话语权,致使学科建设不能说“普通话”,或者很少从其他学科中吸收养分,而多停留在讲“方言”上。另一方面,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印刷包装、出版传播等学科因长期没有在史、论和方法上自成体系,且相对独立于学界公认的知识体系,而被排除在国家学科目录之外而缺失自己的名分。在这种情况下,受行业惯性思维的影响,片面认为只能等待纳入学科目录(哪怕是二级学科)才能进行学科建设,而不寻找其他发展途径,结果错失良机。目前,虽然利用学位政策在一级学科下自设了相关学科,但从学科属性和行业需求上看,还需要适时向专业学位调整。
3.特色方向凝练不足导致人和科研没有形成合力
研究方向的凝练是学科建设永恒的主题,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核心要素。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是以方向组建队伍,确定研究领域,科研的指向性明确。而学科建设层次低的高校都是因人而设置研究方向,忽视了学科的规划性、学理性和行业需求,科研项目及取得的科研成果(论文、著作、教材、获奖等)没有很好地支撑研究方向,致使学科研究方向、队伍建设和科研活动不能很好地对接,学人和学术“两张皮”,形不成合力。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学位点申报、学科评估等政策性申报材料中,往往让专家感觉到在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团队构成和科研成果之间有拼凑的痕迹。这几年利用国家学位结构调整的契机,学校对各学科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充分论证,搭建了支撑研究方向的团队。但是,方向的凝练还很不够,尤其是体现特色和优势的方向还没有凝练到满足国家特殊需求的层次,带头人的学术影响及引领作用还没有得到团队的高度认同,团队成员之间因没有明确的学术规划和分工,合作与协同创新的能力比较弱。目前,一个先进的学科方向,除了有自己的研究主线之外,往往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撑和跨学科组建队伍,以便在交叉的领域形成创新。这方面,学校则更是需要不断加强,要以方向的凝练消除各学科之间的学术壁垒。(www.xing528.com)
4.内涵建设不足导致学科标志性成果短缺
学校学科建设的政策依存度很高,每一个提升影响的学科资源的获得,都需要层层审批,都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从二级学科到一级学科,再到建立学科体系,是一种跨越式发展。应该说,经过上级部门批准取得授权资格,一定程度上,是对学校学科建设成果的认可。但是,实际上在申报硕士点和重点学科的过程中,往往是采取“举全校之力申报,分学科单独建设”的针对性措施,申报与建设分步实施,并没有达到完全的统一。从2008年开始,学校在加强学科规范建设的同时(对学科基础组织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依据报告出台文件),把学科建设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位点申请上,开展设立专业学位的论证和申报一级学科的准备。通过系统设计,学校把学科资源配置成7个一级学科和2个专业学位。申报成功后,随即论证并设置了二级学科。这一时期学科建设的状况是“重申报,轻建设”,内涵建设不足,标志性成果积累欠缺。去年,之所以组织新闻传播学、设计学、美术学参加全国学科评估,是因为这三个学科相对于工科几个一级学科而言,标志性成果的积累还比较丰富,各指标结构相对合理。通过参加评估,反映出学科建设在提升层次方面的结构性问题。从评估的一级指标层面看,以专家主观印象评判的学科声誉位次低于以客观数据为主计算产生的学科声誉位次。从评估二级指标层面看,三个学科虽然有差异,但位次高于学科整体水平的多体现为“出版专著”“学位论文质量”“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等指标,而位次低于学科整体水平的有“学术队伍结构与层次”“科研项目情况”“科研获奖”“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学生国际交流情况”“授予学位数”“优秀学生”“教学与教材质量”等指标。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的学科建设层次不高,仍然没有把行业特色真正转变为学科特色,引领学科发展的带头人缺乏,学科的标志性成果积累不够,尤其是科研成果的层次和质量不高。
5.“重工轻文”导致学科资源配置不均
基于学校50多年的办学历史、从工科起家的专业背景、从专业到学科的发展路径,学校长期被定位为工科类高校。随着新闻出版业发展从设备短缺到技术短缺再到内容短缺的转变,学校的专业设置也逐渐从单一工科转变为工、文、艺、管的多科性布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由于工科专业的特殊属性,既需要专业教学的基本要素,同时也需要实验教学的支撑,学校在资源配置方面总是优先工科的投入。但是这种发展思路随着形势的变化并未及时给予调整,客观上仍然存在“重工轻文”的现象。前面讲过,学校长期走专业办学之路,硬件环境和实验平台建设都是根据专业建设和本科教学的需要进行的,并没有从学科层面去设计和建设,致使硬件环境和试验平台分散在与教研室相适应的一个个小房间里,不成体系,不成规模,不能开放,公共平台变成了个人私品(我想这一点大家都会有同感)。办学体制调整、学校划转北京市管理后,投入明显增加,学校迎来了改善办学条件和实验环境的“春天”,但遗憾的是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延续原来的理念,在原有基础上修补和调整,并没有站在学科建设高度系统规划和按照研究方向去梳理。应该说,工科投入大,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学校这样做也属正常。但是,从效率方面分析,事实情况是“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硬件平台使用率低,对研究方向、队伍建设没有形成很好的支撑;二是高质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少,不成体系,结构不合理。我们知道,印刷工程大体由四部分构成,即印刷工艺、印刷技术、印刷材料、印刷机械。由于印刷工程整体未能进入学科目录,学校是利用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将印刷包装材料相关内容纳入学科给予充分研究,也积累了有分量的学术成果,而像印刷工艺、印刷技术等印刷工程的核心内容却搁置在专业层面建设,低层次发展。当将其纳入学科层面去筹划建设时,发现其队伍构成、实验平台条件却不能体现出特色和优势来。这方面积累的学术成果几乎仅限于高职高专的技术培训手册,本科层面不成体系的少量教材,而有影响的竞争性科研项目很是稀缺。整体上看,目前的整个工科科研成果除了项目和获奖少之外,严重的不足还有:①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没有在学理上诠释自己学科特色的学术成果;②在学科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方向课程上没有系列教材(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面)。学校在印刷包装领域具有综合优势,但如果在以上两个方面积累不够,在学术界就没有话语权,就无法引领学科的发展而处于领先地位。近几年来,学校高度重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按照学科设置学院,在保持工科持续发展的同时,加大文科和艺术学科的投入力度,工、文、艺、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6.研究生规模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研究生规模小已成为影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严重问题。从1998年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一直在二级学科上徘徊。目前的招生人数也仅以6个二级学科为基数来增加。学校错过了2002年、2005年两次“增点、扩规模”的大好时机,与大众化教育时期的“研究生教育大发展”阶段擦肩而过,着实让人遗憾。当大多数高校利用2009年的学位点申请优化学科结构的时候,我们却在“增点、布局、调结构、提层次”。正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转型面临市场转轨(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发展经济双重任务一样,我们也需要承担学位结构调整和扩大研究生规模两大任务。第一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第二项并没有因学位点的增加、学位类型的拓展而得到改善。自2009年以来,在政策允许的规模扩张,但空间极其狭小的情况下,北京市教委给予了学校最大限度的支持,但因基数小而不能扩大规模的瓶颈依然存在。常言道,质量的提升是建立在一定规模之上的,没有规模就没有质量。在国家将研究生教育完全转向内涵建设、提升质量的新形势下,靠规模扩张提升质量的办法难以为继。为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需要,学位结构的调整已刻不容缓,做好专业学位文章将有利于质量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