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一词,是人们对科学领域或知识范围进行分门别类的统称。这种对科学领域或知识范围的分类体现在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就表现为“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这一体系依次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专业方向)。
学科建设是高校中心工作的永恒主题,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处于龙头地位,学科的建设要素包括学科研究方向、队伍建设、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基础条件、学术交流及管理制度。一般来说,建设层次不同,对七大要素的评价标准也有差异。如对于硕士授权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要求就不一样;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的评价标准也有差别。但就每个具体的要素来说,都有一定的、必须满足的条件或者规定。
高校的学科建设渗透在日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其成果最终通过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来体现。学校作为人类社会知识传授体系的社会组织,其教育活动及教学内容需要按学科设置,分专业培养,以课程支撑;而其研究活动则也按学科划分,分专业组织,以方向支撑。由此可见,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给予高度关注且充分理解和明确区分的是学科、专业、课程、研究方向这四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1.学科
学科是知识的分类,理论上注重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自己理论体系的逻辑统一,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继承性和前瞻性;实践中强调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科群的形成,而且要求通过不同学科在建设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和相互支撑来凸显学科优势。学科为专业的设置和发展提供基础。
2.专业(www.xing528.com)
专业是学科的延伸和应用,是高校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组合学科知识而编制的(具体)人才培养计划(或方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专业的形成,首先都是以某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主体来构建的,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选择、组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经济学专业的设置,首先必须考虑经济学门类的系统理论知识,其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遵循国家专业目录基本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考虑组织诸如管理、外语、数学、计算机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专业在理论上注重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的逻辑一致性,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社会对具备系统专门知识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求各教学环节相互衔接,强调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应用性。
3.课程
课程是学科的基本载体,集中反映着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课程建设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课程(教材)往往被看作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课程又是构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元素,或者说,专业教学计划是由课程构成的。按照专业发展需要的科目而设置的课程,贯穿于专业系统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就是说,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配置、时间与进度的安排都与课程有关。与此同时,专业教学计划还要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来实现。课程结构通常是指专业教学计划中各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即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等等。
4.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是学科优势的具体反映,是一所高校在一定的学科门类下通过多年的学术积累逐渐凝练而成的、建立在该学科系统知识之上并区别于其他院校的学科特色的体现,是一所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标志或品牌,也是凝聚队伍、打造学术大家的基本平台。研究方向应相当于本学科领域内的三级学科,对研究内容的覆盖面不宜过宽,也不宜过窄。研究方向既要最大限度地与队伍组成、科研成果等保持一致,又要体现出本方向研究的连续性、继承性,方向与方向之间的连贯性、逻辑性,本方向研究的特色性和前瞻性。同时,还要考虑与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同步性(一致性),和国内外学术、科技发展以及相关组织的兼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