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初次创业者会觉得融资很难,无从下手。其实融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你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就能想通很多事情。
投资者也是有压力的,募集来的资金肯定要投出去,还要有收益,而寻求资金的项目那么多,投谁不投谁呢?从浩如烟海的项目中筛选出值得投资的项目,可以说是个苦差事,有点像筛沙子的淘金者。所有投资者都会画几个框框,以便迅速筛掉一大批沙子。这个框框有可能是投资方向,如去年重点看手机游戏,今年重点看二次元项目;更常见的是投资额度和投资阶段,低于多少钱的不投,或者高于多少钱的不投;还有的人只看朋友介绍来的项目,扬言我的朋友遍天下,如果你有能力有人脉,怎么可能连我任意一个朋友都不认识?如果你的项目在框框之外,获得投资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不过没关系,这种框框会不断调整,半年后可以再来试试。
如果你的项目在框框之内,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取得投资人的信任。如何取得投资人的信任呢?
除了团队实力、项目方向等硬指标之外,软实力也很重要。
你首先要看起来像个成功人士。一脸学生气的傻白甜也有拿到投资的案例,但那是小概率事件。看上去像个房地产推销员或保险经纪人,会让人觉得你根本没见过超过一百万的钱,更别说赚大钱了。服饰和气质看上去像个上市公司高管的样子,是个加分项。配上得体的谈吐和自信的眼神,简直就是成功人士的模板。
在这方面,女性创业者无疑是能占到一点小便宜的,正如古龙所说,江湖上有三种人不能惹,和尚、小孩和女人。因为江湖险恶,这三种人在江湖中的比例本来就比较低。正因为如此,这三种人如果敢于闯荡江湖,那一定非等闲之辈,不是背后势力大,就是自身武功高,你很难惹得起。同理,创业者当中,女性还是占少数,这就会让人觉得,只要是敢于创业的女性,一定很有实力,也更有创业决心。这在投资者眼中,无疑又是天生的加分项。
要想取得投资者的信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与之频繁接触。投资方面有所谓“一公里法则”,投资者总会倾向于投资离自己比较近的创业者。地域的接近可以给人以安全感和可控感,同时也为两者频繁接触创造了条件。正所谓日久生情,一个初见时印象平平的团队和项目,多次接触下来,会展现出更多的闪光点,让投资者对其产生感情。这种感情有可能会推动投资决策,反正钱是要投出去的,投给谁不是投呢?就算是这个投资者并没有投资你,你给他留下的美好印象,也能让他乐于把你介绍给其他人。(www.xing528.com)
为进一步与投资者加强联结,可以适当的节奏不断向他通报你项目的进展。譬如产品原型出炉,邀请他进行内部测试;或者召开发布会,邀请他来做嘉宾。这就像是游戏当中的打怪积累经验值,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就会引爆质变。即使他这一次不投,说不定下一轮会投,就算是始终不会投,和一个投资者保持密切联系和亲切友好的气氛,总没有什么坏处。毕竟走上了创业这条路,不可避免要跟各种投资者打交道。
从本质上讲,融资就是一项工程,和盖房子没有什么区别,只要一砖一瓦坚持盖下去,总有一天能够成功。因此,融资有个“100—10—1”法则,也就是你发出100份BP,至少会有10个投资者和你深入接触,最终你至少会获得1个投资意向。当然,这个投资意向也许和你当初期望中的条件有一些差距,或者投资者并不是你理想中的那一类,但毕竟,你找到了投资。这个法则在很多创业者身上都得到过验证,甚至绝大多数有一定竞争力的创业者根本不需要发出100份BP那么多。如果你现在还在为融资苦恼,你可以盘点一下自己在融资方面到底做了什么,做得够不够多,有时候并不是钱不好融,而是你不够努力。
这个“100—10—1”法则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两个要点。首先,发出100份BP并不是让你去网上买一份投资者名录,或者群发一个邮件就可以了。在保证BP质量完美的前提下,你至少要对投资者做一个筛选,比如人家是做PE(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的,不投早期,你要筛掉;人家不投你这个行业领域,你要筛掉。每发出一份BP,至少要用1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去研究这家投资者,这样才能保证你发出的BP是有效果的。
其次,100份BP的分发节奏要控制得十分紧凑,不能一星期发两份,而是至少要保持一天三四份以上的节奏。加上和投资者见面会谈的时间,你要有大约三个月地狱一般的融资节奏。某个游戏行业的创业者,曾经背着双肩背包,带着电脑,一个月不回家,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各种投融资会议之间,和各种投资者面谈。他的产品并不出色,但是他的公司已经坚持了近十年,全靠他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
总之,要想得到投资者的青睐,首先就要获得对方的信任,而信任一方面来自于你有一颗真诚的心,更重要的则是你具备真正的实力和付出了全部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